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环境学》教学大纲

《农业环境学》教学大纲

《农业环境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英文译名: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课内总学时:72 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课
开课对象:07级三年制高职农产品质量检验专业
执笔人:姚会敏编写日期:2008.4
审核人:批准人: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农业环境学是农产品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业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地,是食品(农产品)安全的保障。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农业环境中水、大气、土壤、农用化学物质、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对农业的影响及防治方法,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环境学的基础理论,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自身对农业环境和农业生物的危害,以及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等农业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使学生对农村环境规划和农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程序有所了解,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环境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分析和研究农业环境问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实际的农业环境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
(1)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严谨求学,务实创新的精神。

(3)具有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1、绪论
教学内容
1.1环境和农业环境的概念
1.2环境问题
1.3全球环境问题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4环境科学和农业环境科学
教学要求
1)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2)掌握农业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农业环境、农业环境科学)。

2、生态学基本原理及其在农业环境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2.1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2.2生态农业
2.3生物多样性保护
教学要求
1)掌握生态学基本知识
2)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
3、大气污染与农业
教学内容
3.1大气污染概述
3.2大气污染物对植物影响的一般规律
3.3大气硫氧化物对植物的影响与危害
3.4大气氟化物对农业生物的危害及防治
3.5其它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
3.6大气复合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
3.7大气污染危害农业生物的调查鉴定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大气污染概况及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对农业的危害。

2)掌握大气污染物对植物影响的一般规律。

4、水污染与农业
教学内容
4.1水资源
4.2水体污染概述
4.3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危害
4.4水体污染物对农作物的危害及调查
教学要求
1)了解水资源及水体污染状况。

2)掌握水体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基本概念。

3)掌握水污染对农业的危害。

5、土壤污染及对农作物的危害
教学内容
5.1土壤污染概述
5.2污染物土壤环境行为的制约因素
5.3土壤主要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和污染危害
5.4其它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
教学要求
1)了解土壤污染状况。

2)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3)重点掌握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转化的影响因素。

6、农用化学物质与环境
教学内容
6.1 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6.2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要求
1)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农业环境的影响。

2)掌握农药、化肥污染的防治措施。

7、固体废弃物的农业利用及污染防治
教学内容
7.1 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危害
7.2固体废弃物的农业利用
7.3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学要求
1)了解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的危害。

2)掌握固体废弃物的农业利用及其污染防治措施。

8、农村环境规划
教学内容
8.1 农村环境规划概述
8.2 农村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8.3 农村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教学要求
1)了解农村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2)掌握农村环境规划基本概念。

9、农业环境保护法与环境管理
教学内容
9.1 农业环境保护法的概念、任务和作用
9.2 农业环境保护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
9.3 农业环境管理
9.4 农业环境标准
教学要求
1)了解农业环境保护法体系、农业环境管理。

2)掌握农业环境保护法的概念、任务、作用及基本原则。

(四)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建议教学方案
2. 教学要求
(1)本课程的重点应放在环境污染物对农业的影响及防治上,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生态学基础知识。

(2)建议在实验中以实际常见的农作物为实验内容,并与相关课程相结合。

3. 考核方法
基本考核方法:通过考勤、课堂提问和学生作业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占20%);通过实验课情况及实验报告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占10%);通过理论考试评定学生理论成绩(占70%)。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生态学》,学生在完成先修课的基础上,能够有一定的生态学学基础后才能继续本课程的学习。

(六)建议的教材及参考教材
教材:傅柳松主编,《农业环境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参考书:1、陈维新主编,《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出版社,1999
2、何强,井文涌,王翊宇编著,《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4、邵孝侯主编,《农业环境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5、林肇信等.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国家环境保护局编.中国的生态农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