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笔书法教案(图片格式)

软笔书法教案(图片格式)

永字八法(唐代僧智永提出)侧点为侧,如鸟翩然侧下勒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努竖为努,用力也趯趯为跃,貌与跳跃同策左上为策如策马之用鞭掠左下为掠如篦之掠发啄右上为啄如鸟之啄物磔右下为磔裂牲谓之磔笔锋开张也一、横的写法⏹1、逆锋起笔⏹2、向下顿笔⏹3、提笔右上行⏹4、中锋行笔⏹5、稍向上提笔⏹6、顿笔向右下回锋1、长横⏹运笔方法如前述2、短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右⏹4、蓄势后向右行笔⏹5、提笔向右下顿笔⏹6、提笔回锋收笔3、凸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4、细腰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5、左尖横⏹1、顺锋起笔⏹2、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中锋行笔⏹4、末端提笔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6、右尖横⏹1、逆锋向左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提边行笔7、横钩⏹1、向左逆锋起笔⏹2、折锋右下顿笔⏹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二、竖1、垂露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6、回锋向上收笔2、悬针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3、右弧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4、左弧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5、细腰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要捉笔敛锋⏹5、向右下稍顿笔⏹6、回锋向上收笔6、粗腰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5、向右下顿笔⏹6、回锋向上收笔7、上尖竖⏹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5、向右下轻顿⏹6、回锋向上收笔8、竖弯⏹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5、底端处向右圆转⏹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三、点1、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稍顿⏹3、转笔向左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2、下点(杏仁点)⏹1、逆锋向上起笔⏹2、折笔向左下稍顿⏹3、转笔向右下稍驻⏹4、提笔向上回锋收笔3、左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3、微提笔向右上回笔⏹4、回锋至中部后稍驻⏹5、向右上出锋4、右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3、转笔向右下行笔⏹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5、右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6、左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3、转笔向右下行稍驻⏹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7、左下点⏹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2、折笔向左下顿笔⏹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8、右下点⏹1、顺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4四、撇1、竖弧撇⏹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弧状的撇,力至笔端。

2、细腰撇⏹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3、兰叶撇⏹1、自上方向左下顺锋起笔⏹2、边行笔边按笔⏹3、至中部后边行笔边提笔至左下出锋,力至笔端。

4、弯头撇⏹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向右上方转笔作围后折笔向右下方顿笔⏹3、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5、弧钩撇⏹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写弧⏹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6、长曲撇⏹1、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书写⏹2、起笔写横⏹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4、然后行笔写长斜撇7、短曲撇⏹1、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2、起笔写短横⏹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4、然后行笔写撇柳公权的笔法五、捺欧阳询的笔法1、直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2、弧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3、方头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4、长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5、尖头捺⏹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6、短捺⏹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7、反捺⏹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2、起笔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3、捺脚处向右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8、曲反捺⏹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连接而成⏹2、先逆锋写撇⏹3、撇的末端处驻笔后写反捺⏹4、角度应大于90度六、钩1、竖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行笔⏹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

转笔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2、弯弧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写弯弧⏹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

转笔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3、横折钩⏹1、横折钩是由横和竖钩组成⏹2、先逆锋写横⏹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写竖钩⏹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4、横折弯钩⏹1、横折弯钩是由横和弯钩组成⏹2、先逆锋写横⏹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写弯钩⏹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5、横折斜钩⏹1、横折钩是由横和斜钩组成⏹2、先逆锋写横⏹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4、再转锋写斜,再写钩6、竖钩(向右)⏹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后中锋行笔写竖⏹4、提笔转锋再向右下挫笔⏹5、提笔转锋挫笔蓄势向右上挑笔出锋7、弧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右下写弯弧⏹4、末端处向右下挫笔后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8、浮鹅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下偏左中锋行笔⏹4、转笔写弯弧,出锋处挫笔转笔蓄势向上出锋9、卧钩⏹1、自左上方顺锋起笔⏹2、顺势向右下中锋行笔,边行边按写弧⏹3、末端处向挫笔转锋后,蓄势向左上出锋10、右弯弧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后中锋向右偏上行笔⏹4、再提笔、顿笔,蓄势写弧弯钩1、右向挑⏹1、左下方逆锋起笔⏹2、右下顿笔⏹3、稍提折锋后向右上挫笔⏹4、蓄势向右上边提边行出锋,力至笔端七、挑2、上向挑⏹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折笔向下偏右顿笔⏹3、转笔回锋后扭锋挫笔,蓄势后向右上方挑出,力至笔端八、折⏹横折时,竖画粗重有力,折部形方,大而外突。

⏹竖折时,竖画宜轻,折部较小,可方可圆。

“日”字外形方正,右竖微弯,短横粗壮。

“自”字,窄长,两竖微弯成“()”形。

1、横折斜⏹1、横折斜是由横和斜组成⏹2、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3、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斜,力至笔端2、横折折撇⏹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2、提笔轻顿,转笔写小撇,⏹3、再折锋边行边按,后转锋写撇3、横折撇弯钩⏹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上挑横⏹2、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撇⏹3、提笔折锋顺势写弯钩4、撇折提⏹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左下写撇⏹4、提笔向下顿笔转锋后,挫笔蓄势向右下写提,力至笔端笔画的应用⏹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笔画组成。

在字中,由于笔画之间相互搭配的需要,尤其是在字中所处的位置和主次的不同,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一字之中,不同的笔画其轻重、长短不同,同一笔画在字中所处位置不同,其轻重也不一样。

同时,笔画在搭配时,应分清主次,有长短、有伸缩。

⏹若是相同的笔画在字中同时出现时,就更应该强调其变化,有的甚至其形状也会发生改变,以避免重复而显得呆板。

当然,这些变化,以突出主笔为原则。

⏹笔画在应用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轻重搭配;主次分明。

以下分别说明。

⏹若是相同的笔画在字中同时出现时,就更应该强调其变化,有的甚至其形状也会发生改变,以避免重复而显得呆板。

当然,这些变化,以突出主笔为原则。

⏹笔画在应用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轻重搭配;主次分明。

以下分别说明。

⏹1、横轻竖重⏹一字之中,横画一般较轻,尤其是长横和被包围部分的横画宜轻。

⏹竖画(包括竖钩)要重,尤其是中竖及横折中的竖画要重。

如“寸”、“寺”。

一、轻重搭配⏹2、撇轻捺重⏹一字之中,如果撇捺左右相对,或相交,应该使其撇画轻,捺画重,这一般是指长撇与长捺而言的。

如“来”、“史”。

⏹3、短重长轻⏹一字之中,长笔画宜轻,短笔画宜重,不论笔画是否同一类型,都如此。

“土”、“者”二字中,长横、长撇都轻,短横、短撇都重。

⏹4、左轻右重⏹左轻右重是指在同一字中,左右相对的两竖,左边的竖要轻,有边的竖要重,以分清主次。

如“田”、“甫”二字它们各自左右两竖在写的时候,就有轻重之分。

⏹5、内轻外重⏹一字之中,处于字的中间部分的笔画,因其多而密集,宜轻。

处于字的四周,特别是上下两端的笔画,因其空疏,则宜重。

如“尊”、“尘”。

⏹6、多轻少重⏹合体字中,字中各部分的笔画多少不等时,笔画多的部分,笔画宜轻;笔画少的部分,笔画宜重。

如“且”、“殿”。

⏹1、主笔宜长⏹一字之中,笔画因其位置以及在整个字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有主次之分。

对字的结构形态有重大影响的笔画为主笔。

如“”重、“年”的主笔为长横、中竖。

二、主次分明⏹“丈”字的主笔是撇、捺⏹“或”字的主笔是斜钩⏹“为”字三个横折,上面两折,形方外突,竖部内斜,下折外形圆转,竖部正而微曲。

⏹“承”字三撇则曲直、长短、轻重各不一样。

⏹2、同画求变⏹一字之中,连续出现同一笔画时,其笔画应该有长短、轻重、正斜、曲斜、方圆等的不同变化。

“事”字六横,“而”字四竖则各不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