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1 复习笔记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城市与建筑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

1.工业城市的恶性发展造成了城市的混乱状态
(1)工业生产的过渡集中引起人口的恶性膨胀;
(2)因土地私有制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了交通堵塞、环境恶化。

2.广大普通民众面临严重的房荒威胁
为了谋取经济或政治利益,资产阶级不断地建造房屋,但广大的民众仍只能居住在简陋的贫民窟中。

(1)工人住宅区的恶劣卫生条件使得流行病大量发生;
(2)居住区与工作地点距离过远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

3.社会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需要和新要求
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要求。

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

(1)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
(2)探求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二、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它们的出现是适应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

1.古典复兴
(1)内涵
古典复兴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2)流行的原因
18世纪古典复兴建筑的流行,一方面主要是政治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3)实现手段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用简洁明快的处理手段来代替巴洛克与洛可可式建筑中繁琐与陈旧的东西。

因而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遗产成了当时创作的源泉。

①希腊、罗马建筑的考古发现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大批考古学家先后到希腊、罗马的废墟上进行实地发掘,使现代人类了解了古希腊艺术的优美典雅,古罗马艺术的雄伟壮丽;
②古典复兴建筑的发展
a.法国以罗马式样为主,而英国、德国则希腊式样较多;
b.采用古典复兴的建筑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政权与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建筑及纪念性的建筑,对一般市民住宅、教堂、学校等建筑类型影响较小。

(3)古典复兴的代表性建筑
①法国
法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据点,也是古典复兴运动的中心。

a.巴黎万神庙;
b.法国建筑师部雷1783年设计的伟人博物馆方案与1784年设计的牛顿纪念碑方案;
c.法国建筑师勒杜设计的例子如巴黎维莱特关卡,勒·桑戴关卡等。

d.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凯旋门、马德莱娜教堂等建筑。

在这类建筑中,它们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因此形成“帝国式”风格。

②英国
a.英国的罗马复兴并不活跃,表现得也不像法国那样彻底,代表作为英格兰银行等;
b.希腊复兴的建筑在英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典型例子如爱丁堡中学、不列颠博物馆等。

③德国
德国的古典复兴以希腊复兴为主:
a.柏林勃兰登堡门;
b.著名建筑师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及柏林老博物馆。

④美国
古典复兴在美国盛极一时,尤其是以罗马复兴为主。

希腊复兴的建筑在美国也很流行,特别是在公共建筑中颇受欢迎。

a.罗马复兴的代表建筑是1793~1867年建的美国国会大厦;
b.希腊复兴建筑的代表是1798年在费城建造的宾夕法尼亚银行。

2.浪漫主义
(1)内涵
浪漫主义是指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
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

浪漫主义既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又夹杂有消极的虚无主义色彩。

它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以前者来和古典艺术抗衡。

最早出现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

(2)发展阶段
①先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
a.建筑特点
第一,在建筑上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
第二,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b.代表建筑
第一,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
第二,威尔特郡的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
第三,英国布莱顿的皇家别墅。

②第二阶段(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
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浪漫主义的第二个阶段,是浪漫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创作潮流的时期。

当时大量出现的关于中世纪建筑样式的分析与研究报告为它准备了条件。

a.建筑特点
这时期的浪漫主义建筑以哥特风格为主,故又称哥特复兴。

b.代表建筑
哥特复兴式不仅用于教堂,并出现在学校与其他世俗性建筑中。

它反映了当时西欧一些人对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恋慕,认为哥特风格是最有画意和诗意的,并尝试以哥特建筑结构的有机性来解决古典建筑所遇到的建筑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矛盾。

第一,最著名的作品是英国国会大厦;
第二,英国斯塔夫斯的圣吉尔斯教堂、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以及曼彻斯特市政厅。

3.折衷主义
(1)具体内涵
折衷主义,又称“集仿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

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主张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

(2)形成的原因
①生产的商品化促使建筑产生多种式样以满足商标的需求与供资产阶级个人玩赏和猎奇的嗜好;
②交通便利,考古、出版事业大为发达,摄影技术的发明,便于人们认识与掌握古代建筑各种遗产,以致可能对古代各种式样进行选择模仿和拼凑;
③新旧建筑类型和建筑材料的矛盾造成19世纪下半叶建筑艺术观点的混乱,同时成为折衷主义形成的基础。

(3)建筑特点
折衷主义建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它语言混杂,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注重对于“纯形式”美的追求。

(4)代表性建筑
折衷主义在欧美的影响非常深刻,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

①巴黎歌剧院,是折衷主义的代表作,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

它的立面是意大
利晚期的巴罗克风格,并掺杂了烦琐的洛可可雕饰;
②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建筑形式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廓和类似希腊古典晚期的宙斯神坛那样的造型;
③巴黎的圣心教堂。

该教堂是拜占廷和罗马风建筑风格混合的例子。

三、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1.建筑的新材料
(1)铁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
铁作为房屋的主要材料,最初应用于屋顶上,后来铁构件在工业建筑上逐步得到推广。

(2)铁和玻璃的配合
铁和玻璃两种建筑材料的配合应用在19世纪建筑中获得了新的成就。

①作用
满足建筑物采光的需要。

②代表建筑
a.巴黎老王宫的奥尔良廊;
b.巴黎植物园的温室。

(3)框架结构
向框架结构过渡框架结构最初在美国得到发展。

①特点
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

②代表建筑
a.纽约的哈珀兄弟大厦,是初期生铁框架建筑的例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