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高一期中检测地理试题(五)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熏烟驱霜是指霜冻来临前点火生烟,以减轻霜冻冻害。
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A.①逐渐减弱B.②逐渐减弱C.③逐渐减弱D.④增强2.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1~8千米,温度在150℃以上。
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
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
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干热岩位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4.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四周放射能量的B.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为色球、光球、日冕层C.太阳辐射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D.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区5.下列有关岩石圈与地壳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圈位于古登堡面之上B.地壳位于岩石圈之上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D.岩石圈就是地壳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6.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条件最优和最差的城市分别()A.成都、乌鲁木齐B.拉萨、重庆C.石家庄、西安D.包头、杭州7.图中甲乙两地都是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区,其共同的原因是()A.气候湿润B.大气透明度差C.海拔很高,空气稀薄D.晴天多,日照时间长8.下列发电方式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有()①燃煤发电②地热发电③水力发电④风力发电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代表的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B.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大气对a代表的辐射吸收增加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10.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11.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b辐射的主要是A.水汽和氧气B.氮气和水汽C.二氧化碳和水汽D.氧气和氮气12.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A.a增强,c减弱B.a减弱,c增强C.b增强,c减弱D.b减弱,c增强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层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
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
据此并结合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3.据“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14.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A.英国、墨西哥B.加拿大、挪威C.意大利、西班牙D.印度、巴基斯坦15.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示意图,分析到达该地区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A.红外线波段B.紫外线波段C.可见光波段D.χ射线波段读我国某地的城市热岛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6.“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A.东南风B.东风C.西风D.西北风17.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A.B.C.D.18.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②改变世界气候分布③挪威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19.与地球相比,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与太阳距离太远B.宇宙环境不安全C.没有昼夜更替现象D.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下图1表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据科学家预测,2036年4月13日一颗小行星将撞向地球,这颗小行星可能来自A.①和②之间B.②和③之间C.⑧和④之间D.④和⑤之间21.2016年5月9日,水星与太阳上演了一场罕见的“水星凌日”。
水星凌日是水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
图2中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A.A B.B C.C D.2016年5月24日,日本在种子岛宇宙航天基地发射了先进陆地观测卫星-2号卫星,运行周期是14天。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该卫星无法完成的任务是( )A.观测洪涝受灾范围B.对陆地表面进行研究,进而调查环境灾害诱因C.监测太阳活动,预测太阳风暴的发生D.可以收集地壳变形的数据23.据图分析,下列不属于日本选择种子岛建设宇宙航天基地原因的是( )A.地处热带,多晴朗天气B.纬度较低,节省燃料,提高载重C.远离大城市,人烟稀少D.海洋运输便利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东向西逐渐增大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西向东逐渐增大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25.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B.莫霍界面C.岩石圈底部D.软流层下部下图为山东省某中学地理教师在春节期间,于公园内拍摄的一张园林工人为保护花木越冬采取防护措施的照片。
照片中的草苫和塑料膜可以为棚内的花木挡风保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为更好的对图中棚内花木保温,最合理有效的措施是()A.将棚子开口用塑料膜封闭B.将棚子开口用草苫封闭C.用水浇透灌木下的土壤D.大量追加施用有机肥料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下图为玻璃温室生产蔬菜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光照太强B.日温差较小C.热量不足D.年温差较小28.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A.增大大气逆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C.增强大气辐射D.增强太阳辐射29.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预计在2019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下图所示),完成问题。
按天体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下图为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该时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向东移动,低气压中心增强B.乙点风向的变化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C.10日06时城市丙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1012~1020百帕之间D.10日06时城市丙附近的气流水平方向上顺时针方向辐散31.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甲地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A.B.C.D.下图所示地区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
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等因素有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在①②③④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②地发电效率最高的原因是( ) A.降水最少B.海拔最高C.纬度最低D.地处阳坡33.与青藏高原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A.太阳辐射强B.离电力消费市场近C.用地成本低D.年日照时数长34.下列关于臭氧层所在的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B.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C.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D.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呈电离状态35.下列表述中,正确反应大气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是A.平流层中臭氧吸收长波辐射,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B.对流层中二氧化碳吸收短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C.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密切D.位于平流层中部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至关重要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小题。
36.a、b、c、d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A.a B.b C.c D.d37.乙地比甲地A.气压低B.湿度小C.气温低D.风力小38.下列关于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丙地大于丁地B.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C.丙地,天气晴朗D.丁地,阴雨绵绵读某地等压线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39.下列关于图中四点气压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M> N> P> Q B.M> Q> P> NC.N> Q> M> P D.N>M>Q>P40.下列关于图中四点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N点温度较高,大气由N点向M点运动B.由于N点温度较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C.由于Q点气压高于P点,大气由Q点向P点运动D.四点之间大气运动方向为逆时针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图中两侧为陆地,中间为湖泊。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此时A.湖泊为低压B.陆地为高压C.可能为白天D.湖泊气温高42.此时甲处的风向可能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
请回答问题。
43.读下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B.C.D.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地壳、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六个圈层。
读下图“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4.地球内部圈层包括A.地核、地幔、地壳B.大气圈、水圈、地壳C.生物圈、地幔、水圈D.地壳、大气圈、生物圈45.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A.地核B.下地幔C.地壳D.软流层46.以莫霍面为分界面的圈层是A.地幔与地核B.地壳与地幔C.内核与外核D.地壳与水圈47.关于岩石圈的正确说法是A.岩石圈指由岩石组成的地壳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全部C.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岩石圈包括地壳以及软流层48.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各地区之间的()A.气压差异B.地形差异C.温度差异D.人类活动差异据科学日报报道,根据最新研究结果,美国宇航局旅行者1号宇宙飞船于今年早期在太空中经历的“海啸波”仍在向外传播。
“这样的海啸波会导致周围存在的电离气体发生振荡,就像钟一样振动发声。
” 旅行者号项目科学家、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的埃德·斯通(Ed Stone)这样说道。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49.该“海啸波”可能是A.大气运动B.水运动C.太阳活动D.流星雨50.该“海啸波”对旅行者1号的影响是A.降低其速度B.影响其和外界通讯C.腐蚀其零部件D.看到极光质检五答案1.D 2.A1.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熏烟能增加大中的杂质和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了④大气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