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张衡传造机巧,浑天望万里;著文章,二京名千秋。
他是科学家,在科学上成就非凡,有地动仪、浑天仪,研究过阴阳历算;他是文学家,在文学上著作等身,有《西京赋》《东京赋》等二十余部作品;他是政治家,在政治上令行禁止,很有建树。
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课内素材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名人——张衡张衡是东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研究过地理学,计算过圆周率,是写赋名手,也是有影响的画家。
他制造的浑天仪,打破了传统天体说;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张衡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施政有方的政治家。
永和初年,张衡曾经出任过河间相,历经三年,为百姓所称道。
他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他常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耻智之不博。
”为此,他多次婉拒朝廷征召。
安帝慕名求贤,由公车特征张衡,授命他为郎中,又迁官太史令。
张衡在朝廷供职期间潜心研究天文、阴阳、历算,制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他做官期间,不趋附权贵,所任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也不在意。
同时,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写作上“精思傅会”,科学上“致思”且有毅力,孜孜不倦,贡献卓越。
[运用角度]“品格”“毅力”“理想”等。
⊙运用示例没有掌声,没有喝彩,生活在风雨中,生活在挫折里。
这,就是成功了的英雄;在逆境中走过的人,才经受得住挫折的考验,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才懂得去奉献,他们是伟大的。
张衡的背后是什么?成功!只要说起张衡,人们就会想起他发明的比欧洲早1 700多年的地动仪。
可你是否知道,张衡是天文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位文学家、画家,真可谓是饱学多识,才华横溢。
那么张衡成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逆境,就没有成功!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这固然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
但最主要的是他具有严谨的学习方法和顽强的毅力。
他呕心沥血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也表现在他以后的科学研究上。
在他开始制作候风地动仪时,曾遭到一些人的讽刺,但他毫不动摇,终于制成了地动仪。
其实,纵观古今中外,诸多成功,哪一项不是在逆境中奋发,哪一项不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奋斗的结晶呢?且从容且淡静——读《张衡传》有感范晔的《后汉书·张衡传》中,谈到张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好个“从容淡静”,这是一种理想的心态,天下举凡成就卓越者,莫脱得了这四个字所蕴含的大境界。
何谓从容的心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是一种从容;“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一种从容;“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是一种从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从容;“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一种从容……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
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只有从容,才能举止若定;只有从容,才能化险为夷;只有从容,才能宠辱不惊;只有从容,才能风云在握……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需要“从容淡静”的心境。
唯有从容淡静,才能活出潇洒、活出自由、活出旷达。
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终生仕途黯淡,但他以从容的心态,“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令万世敬仰,成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
“狂歌五柳前”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决然归隐田园,“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诗意地栖居在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里的一片净土上,淡泊宁静,其从容风度冠绝古今。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身贬荒凉瘴疠之地,过着囚徒般的生涯,仍能孤身一人泛舟畅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从自己的灵魂里分化出一个客人,与自己畅谈人生哲学,留下了前后《赤壁赋》这样的千古华章。
……他们是生活的成功者,因为他们拥有了一份且从容且淡静的心境。
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疾恶:痛恨坏人B.衡乃诡对..而出诡对:不用实话对答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无征:没有应验D.视事..三年视事:官员到职工作解析:A项,疾恶:痛恨。
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解析:B项,均为介词,都为“用”之意。
A项,表比较,比/表范围,在……方面;C项,动词,征召/动词,应验;D项,表顺承,接着/介词,凭、靠、根据。
答案:B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妙尽.璇机之正(尽:形容词用作名词,全部)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C.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名词用作状语,当时)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特)解析:A项,“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研究透了。
答案:A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拜郎中..B.公车特征C.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D.常从容..淡静解析:A项,不行,古义:没有去(应荐);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B项,特征,古义:特地征召;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C项,骄奢,古今意义相同,都是“骄横奢侈”。
D项,从容,古义:稳重,举止得体;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答案:C5.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解析: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B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翻译句子时,注意找出句子中的文言知识点,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第(1)句的翻译点是被动句,注意“举”“辟”的翻译;第(2)句的翻译点是“奇”的活用;第(3)句的翻译点是宾语前置。
答案:(1)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应召。
(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3)自从有书典记载以来,还从来没有这件事。
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蔡邕传范晔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
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①驯扰②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
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
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
闲居玩古,不交当世。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
召拜郎中,校书东观。
迁议郎。
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
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
卓大怒,詈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
”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
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谟,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
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僖!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
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
”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
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
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
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
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
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
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
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
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
灭纪废典,其能久乎?”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
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列传》,有删节) 【注】①菟:同“兔”。
②驯扰:顺服,驯伏。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B.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C.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D.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解析:“不寝寐者七旬”是一个主谓结构,意思是“七十天不卧睡”,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据语境,兔子是呆在草屋旁边,“有菟驯扰其室傍”是一个结构,不能断开,再排除C项。
答案:B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党:“乡”是古代地方行政单位,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党”是古代地方组织单位,古代五百家为党。
二者合而称“乡党”,指乡里、家乡,文中是指乡族朋友。
B.“六经”是指《诗经》《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孝经》六部经典,《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也是指的这六部经书。
C.“族人”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族”和“人”组成,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族人”。
“族”,灭族,古代一人犯罪而诛灭其整个家族成员的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