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药理学-22电子教案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药理学-22电子教案


无(±鱼油)
一、他汀类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 常用的药物包括:
洛伐他汀(1ovastatin) 辛伐他汀(simvastatin) 普伐他汀(pravastatin) 氟伐他汀(f1uvastatin) 阿伐他汀(atorvastatin)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他汀类因其本身或其代谢物的结构与HMG-CoA 相似,可在胆固醇合成的早期阶段竞争性地抑制 HMG-CoA还原酶活性(本类药物对此酶的亲和 力较HMG-CoA强10 000倍),使甲羟戊酸形成 障碍,阻碍肝脏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而代偿性 地增加了肝细胞膜上LDL受体的合成,使血浆中 大量的LDL被摄取,经LDL受体途径代谢为胆汁 酸而排出体外,降低血浆LDL水平。
三、烟酸(nicotinic acid)
【药理作用】
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脂蛋白代谢:
1.抑制脂肪组织水解TG,减少游离脂肪酸转运到肝脏,从 而减少了肝脏合成TG的原料。 2.在肝脏通过影响脂肪酸的脂化以及增加apoB的降解减 少TG的合成。TG合成减少也降低了VLDL的水平,并因而 减少了LDL的浓度。 3.增加LPL的活性,促进CM和VLDL中TG的清除。 4.升高HDL-C和apoA-Ⅰ的水平,apoA-Ⅰ是HDL的主要 载脂蛋白,烟酸通过降低apoA-Ⅰ的代谢而使其浓度增加。
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和治疗药物
类型 升高的脂蛋白 Ch
Ⅰ CM
+
TG 动脉粥样硬化 的危险
+++ -

治疗药物
Ⅱa LDL
++ + VLDL ++ ++ 高度
Ⅲ VLDL
++ ++ 中度
贝特类,他汀类, 烟酸
贝特类
Ⅳ VLDL
+ ++ 中度
贝特类(±鱼油)
Ⅴ CM + VLDL + ++ -
【体内过程】
烟酸为水溶性维生素之一,口服吸收 迅 速 而 完 全 。 口 服 常 用 剂 量 1g 后 , 约 30~60min达血药峰浓度,血浆t1/2为60min。 低剂量多被肝脏摄取而代谢,而高剂量应 用,则原形经肾脏排泄的量增多。
【临床应用】
• 作为他汀类的辅助治疗药物,特别用于低 HDL-C和高TG及他汀类药物禁用的患者。 广谱调血脂,除I型以外的各型原发性高脂 血症均可应用。与胆汁酸结合树脂或贝特 类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
【不良反应】
• 常见胃肠道不适、便秘等 • 血浆TG水平增加 • 长期应用,可能干扰脂溶性维生素以及一些
药物的吸收,如干扰氯噻嗪、地高辛和华法 林等吸收,应在给予本类药物前1h或4~6h 后用上述药物。
(二)依泽替米贝(ezetimibe)
•通 过 阻 断 小 肠 上 皮 刷 状 缘 上 的 NPC1L1 (Niemann-Pick C1-like 1 protein ) 受体而特异 地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该药口服给药后吸收进入小肠表皮细胞刷状缘发 挥其作用。代谢后约80%成为有药理活性的依泽替 米贝-葡萄糖醛酸苷结合产物。总依泽替米贝(原 形加上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型)浓度在用药后1~2h 达到高峰,半衰期接近22h。与树脂不同,它可以 随乳汁分泌,禁用于哺乳期妇女。
• 2.阻碍胆汁酸重吸收,促其排出,进而解除胆汁 酸对7羟化酶的抑制作用,加速胆固醇向胆汁酸 的转化,降低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治疗以TC和LDL-C升高为主,而 TG水平正常不能使用他汀类的高胆固醇血症 患者。
• 与其他调血脂药联合应用,如与他汀类,可 起到协同作用;考来烯胺与普罗布考 (probucol)合用,既有协同降脂作用,又 可减少不良反应。
【体内过程】
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前药,口服后代谢成为 有活性的开环羟基衍生物。普伐他汀具有开环内酯 结构。氟伐他汀、阿伐他汀为含氟的活性物质。口 服后氟伐他汀几乎全部被吸收,其余他汀类的口服 吸收率介于40%~75%之间。他汀类均有较高的首 过效应。多数药物从胆汁中排泄,约5%~20%在尿 中排泄。阿伐他汀的血浆t1/2较长为24h,其余的他 汀类t1/2为1~3h。
阿西莫司(acipimox)
阿 西 莫 司 是 1980 年 发 现 的 烟 酸 的 异 构体,其t1/2较长约为2h,不易导致血糖 和血尿酸的升高,可用于治疗伴有2型糖 尿病或伴有痛风的高脂血症患者。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药理学-22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antiatherosclerotic drug)
根据其作用机制分类: 调血脂药 抗氧化药 多烯脂肪酸类 保护动脉内皮药
第一节
调血脂药
调血脂药包括: 他汀类(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
抑制剂) 抑制胆固醇吸收的药 烟酸 贝特类(苯氧酸类) 鱼油
二、抑制胆固醇吸收药
(一)胆汁酸结合树脂 (bile acid binding resin)
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消胆胺)
考来替泊(co1estipol,降胆宁)
【药理作用与机制】
• 1.在肠道中螯合胆汁酸,阻止其重吸收而中断肝 肠循环,减少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促进内源性 胆固醇在肝脏代谢成为胆汁酸。
【临床应用】
•适用于有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心肌 梗死和中风的二级预防。胆固醇升高等高风险 患者,特别是有其他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患者的一级预防,以及糖尿病性和肾性高脂血 症。也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 性高胆固醇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失眠和皮疹 严重的不良反包括横纹肌溶解症、肝炎以及 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与贝特类、烟酸、红霉素、环孢素合用可增 加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率或使其加重,也容易发 生在体重较轻的患者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 肝脏疾病者慎用,亦不宜用于孕妇和哺乳期 妇女。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面部皮肤潮红、心悸和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面红可能是 前列腺素引起的皮肤血管扩张所致,用药前30min 给予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阿司匹林可减轻。大 剂量尚可引起血糖和血尿酸浓度增高、肝功能异 常和过敏反应等。禁忌证为2型糖尿病、痛风、溃 疡病、活动型肝病及孕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