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 ppt课件
4、交流与直流电复律
交流电转复: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通常每秒变 100 次
(频率50HZ),无需分正负极。原始的除颤仪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 颤的,由于难以控制发放电量,反易损伤心脏,且常会因触电而伤亡,目前
已
不
采
用
。
直流电转复:直流电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正电荷经电阻从高电势处流
3、电复律与电除颤的概念区分
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 )指在严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
利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
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
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 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心脏电复律可分为两类:
①同步电复律:是以患者自身心电图中的R波触发同步信号进行放电,使直流
上面看到有一个小点。 当按下“放电”按钮后,除颤仪不会立即释放电脉冲,而是与R波同步放 电。
•因此,同步的前提是心电图R波和T波能清楚分辨出 来。
何为“非同步”
非同步电复律是指室颤(室扑或无脉性室速)时,已经没有心动周期, 整个心肌已无时相上的区别,也没有QRS波,无须避开心室易损期,在
任何时相均能通以高能电脉冲,无须用R波来启动。
在我国,自1975 年在南京召开了“心脏转复、起搏、除颤座谈会”
后,电复律治疗心律失常已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2、除颤仪的工作原理
除颤仪是一种高压直流放电器,分为蓄电部分、放电部分、
能量显示器和心电监护仪四个部分组成。
通常由220V交流电供电,经过整流滤波后获得低压直流电(12~15V), 也能用反复充电的电池供电。
室颤时应即刻放电,争分夺秒为抢救赢得时间。如果除颤议在“同步” 工作方式下就无法识别QRS波,不会放电(室颤+同步=不放电)。
容快速充电,使电容能量达到设定的能量值(如360J);
②根据操作者的指令放电,通过电极板的正极将适当的电流 注入患者体内并通过负极构成回路完成放电。
自动体表除颤仪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
是一种由计算机编程与控制的、用于体外电除颤的、 自动化程度极高的除颤仪。
电落在R波下降支(即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达到转复的目的。
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R波清晰可 辨的异位快速心律。
②非同步电复律:即电除颤(Defibrillation ),适用于QRS波和T波分辨不
清或不存在时(下有详述),不启用同步触发装置,除颤仪可在任何时间放电。 因此,在室颤(室扑或无脉室速)时的电复律称电除颤,而对其它快速心 律失常的电复律一般称为直流同步电复律。
电复律
1、电复律发展简史
1899年,Prevost和Batelli在狗身上进行心电生理学研究时发现,低能 量电击可以诱发心室颤动,而较高能量的电击却可以逆转心室颤动,恢 复正常节律。由此,两位生理学家最先提出了电除颤的概念。 1956年,德国Zoll医师首次使用交流电进行体外电除颤并取得成功,这 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体外除颤仪。 1962年,Edmavk及Lown进行了系统研究,改用直流电转复心律成功,并 证明直流电除颤比交流电除颤更为安全和有效。从此,成熟的直流电除 颤器广泛应用于临床。
PAD计划: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与大型社区设置AED,以便于在心
脏骤停发生时由熟悉AED使用的现场目击者或“第一反应人”(通常
是非专业人员),在第一时间实施除颤,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再次建 议:“公众启动除颤”(PublicAccess Defibrillation,PAD)计划。
向低电势处。先向除颤仪内的高压电容器充电,达到设置的势能,然后在数 秒钟内突然向心脏释放,使之复律。由于其电压、电能、电脉冲宽度控制在 一定范围内,故比较安全。
5、何为“同步”“非同步”
心室肌细胞在复极过程中膜电位-20mV~-55mV间为绝对不
应期(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细胞兴奋); -55mV~-60mV间为有效不应期; -60mV~-80mV间为相对不应期(强刺激才能引起细胞兴奋,
在此期前有短暂的易惹期(易损期),细胞在此期受刺激
容易产生折返和பைடு நூலகம்位心律,造成室颤等严重的心律紊乱)。
何为“同步”
•所谓“同步”,是指电流的释放正好与R波同步。
易损期起止点均在T波上,在心电图上表现为T波顶峰前30ms
(约T波升支后2/3),在这一点上诱发室颤所需电量最低,
而且在心室缺血时,诱发室颤所需的刺激能量比正常心脏还 要低的多。 为防止诱发室颤,除颤仪要采取程序控制,避免电流释放在 心室易损期的可能性。
AED 具有自动分析心律的功能。当电极片粘贴好之后,仪器立即对心 脏骤停者的心律进行分析,迅速识别与判断可除颤性心律(室颤或无 脉性室速),一旦患者出现这种可除颤性心律,AED 便通过语音提示 和屏幕显示的方式,建议操作者实施电除颤。 AED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与使用,不仅专业人员,即使是非专 业人员,在经过规定的学时培训之后,也完全可以安全、正确地掌握 AED的操作方法。 尽管市场上 AED 的品牌不同.然而它们的基本操作步骤是相同的,即 开机、分析心律、建议是否电击。现代的AED大多采用双相波技术。
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 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降支或R波开始后30ms以内,即心室绝对不应期中,以 免刺激落入心室易损期而引起室颤。 按下除颤仪上的“同步/SYNC”按钮,实际上是先启动了除颤仪的自动搜
索心电图R波的程序,这时有监护功能的除颤仪在每个主波(一般是R波)
电极板为一对板状电极,可在除颤时向人体放电,也可在除
颤前后作为记录电极而监测病人的心电图变化。
体外电极板多为圆形或方形,成人用电极板的直径为 90mm,儿童所用
则为70mm。
除颤仪的工作步骤有两步:
①按下“充电”按钮后,在数秒内电压变换器将低压直流电 压转换成4000V以上的脉冲高压,通过高压继电器向内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