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跃升里小学教学工作计划2017年2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紧密结合“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以实施课程建设和深化课程改革为重点,按照《南开区教育局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要点》要求,以“五环导学”教学模式为抓手,立足课堂,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以艺术、体育课程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拓展型课程建设;继续实践探索学校中小幼衔接一体化的实践研究,实施非统测年级多元评价方式和手段,落实减负精神。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多途径引领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力和学生的学习力,一、深入推进学校特色读书活动,加快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具体工作:1、以特色读书活动为途径,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

具体做法:以“读书点亮智慧”为主题在教师中开展读书“四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制定一份读书计划(表格);每周完成一篇读书摘记(稿纸);每月结合读书心得写一篇教育叙事(电子版,格式同反思);每学期参加一次教师读书论坛,交流读书心得,分享教育智慧。

2、以国学教材为载体,开展学生经典诵读活动。

具体做法:以学校自编古诗文诵读教材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篇章为抓手,通过环境熏陶、学习欣赏、拓展阅读、诵读实践、活动展示等途径上好兴趣组的国学诵读课程,感悟国学的魅力,扩展古诗文阅读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语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核心素养,以此深入推进学校特色读书活动建设。

具体安排:本学期开展两次展示活动。

一次诗配画展示,一次国学经典诵读竞赛。

3、积极推进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建设(1)1至6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口琴校本课程,自主开发教材,由具有专长的专职教师负责教学,做到专课专用,逐步培养一定规模的表演队,在区校艺术活动中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为学校特色课程奠基。

(2)在学校原有特色武术项目的基础上,抓住我校被认定为区级武术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契机,继续深入与天津智诚武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双方签订合作协议,由该公司提供教材,制定训练计划,派遣专业武术教练来校指导武术教学,开发学校武术课程,每周二下午进行校级武术队的训练,每天大课间活动进行全校武术操的训练,以点带面,定期组织开展展示活动,进一步拓展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加强对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具体做法:(1)按课程计划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课程纳入课表,专时专用,任课教师上课要有教案,对学生学习情况要有过程性和期末终结性评价。

学校通过巡课、听课、检查教案等方式监督、检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按课程计划每学期安排一周的机动时间,由德育部门负责具体安排实施。

二、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减负提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学习引路,做实教研、聚焦课堂、课题研究”为途径,继续深入推进“五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立足校本研修,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将减负提效真正落到实处。

具体工作:1、学习引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坚持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有效落实各项教学工作。

本学期,每位教师要继续认真学习、实践“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相关文字材料,将模式的流程、操作方法、策略等熟记于心,并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级开展的各项培训、学访和教研活动,继续多方式、多途径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具有发展潜能的骨干教师培养,完善中青年教师互学制度,为新入职教师以点带面,形成骨干教师队伍,引领全体教师不断上水平。

具体做法:一是搭台子,与各学科教研员联系,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推到区级平台进行教学展示交流,提高知名度;二是请进来、走出去。

请进来,邀请校外名师专家来校送课、讲座,进行引领、示范;走出去,让本校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参与校际间的教学展示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三是教导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听课和指导,使之尽快成为本职岗位的教学骨干。

(3)以担任合作学区片组长校为契机,根据区局要求,精心安排活动。

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区片联合教研活动,借助联合学区这个平台,利用和发挥各校优势,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具体做法:制定联合学区工作计划,安排推进相关工作。

2、做实教研,突出亮点。

(1)每月召开学科组长会研究校本教研工作,各学科教研组长要根据学校总体教研规划,制定本学科的教研计划,按计划安排组织有特色的大、小组教研活动。

主题、主讲人、时间、地点要按计划入格,并上交教导处备案,便于检查和落实。

(2)本学期各学科大教研组活动主要侧重于每月一次的集体备课和主题明确的学科业务研讨培训,每月组织一次集体备课,一次学科业务培训;着力解决本学科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实字上下功夫。

(3)积极参加联合学区教研活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安排:1)、双周大组教研2)、本学期各学科组长组织一次具有学科特色的亮点教研活动,时间由组长是准备情况而定。

3)、各学科组要及时将教研活动情况用照片和文字记录下来,每次教研指定一名教师撰写活动报道上传学校公众号,发到学校网站。

(4)借助教研平台,引领教师多途径、多方式,深入学习杜蕴珍老师“融合互促,识字教学成果”,加强一二年级识字教学的课例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运用。

通过对此项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具体安排:合作学区片内进行课例交流研讨。

(5)以课题为龙头,加强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实践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具体做法:我校申报的十三五课题“小学学生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经评审,同意立项为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开学初要召开课题启动会,所有教师要全员参与课题研究,认领课题,进行过程性的研究,并做好过程性研究材料的积累。

(6)继续进行区域内中小幼衔接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具体做法:按学校制定的幼小衔接方案和中小衔接方案继续开展相关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落实《南开区小幼衔接教育活动方案(试行稿)》和《南开区小学与初中课程衔接学业发展水平细则(试行稿)》,实现中小、小幼的有效衔接。

3、聚焦课堂,精讲多练、提效减负。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贯彻落实《南开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求,积极推进完善“五环导学”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常态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想方设法让学生当堂学、当堂会、减负担、保落实。

以评教评学活动为载体开展“我的模式我的课”汇报交流活动。

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汇报展示活动,并以教学研究课的形式,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并以“五环导学”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及两个标准为抓手备课、上课,同时在做课活动中对教师进行普通话,板书、课件制作,操作等基本功进行考核。

以因学施教、精心设计、和课后反思为切入点,通过说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等方式推动落实我校“五环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运用。

促进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的流程和四个教学方式(启发式学习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式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精讲精练,讲的准确、练得精当;差异发展,从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学专项促进每一个学生进步的教学)的转变,使全体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学校也将对整体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逐步推进课堂文化建设,并将教师的教案、反思、案例集等结成成果集。

具体安排:1)、4月份为教学质量展示月,开展“我的模式我的课”汇报交流展示活动。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进行模式研究、实践、交流课;第二阶段,各学科组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分别推出一节展示课,进行学科引领,并进行现场反思和评课。

2)、活动期间将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共同参与活动,并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4、继续实践非统测年级多元评价。

具体安排:(1)一至三年级语数外教师开学初要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制定完善多元评价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手段,评价标准等)日常和期末要分开,并上交教导处。

(2)做好过程性的评价和材料的积累(包括文字材料、照片等)期末上交多元评价工作总结,并在期末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多元评价工作。

三、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具体工作:1、继续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和电子备课管理。

(1)依据电子备课要求,继续加强对教师备课及教案的检查,特别是教案中的二次备课、课堂反馈练习、教学反思等手写环节的备课。

希望大家在减负的情况下提高手写环节的备课质量。

(2)要求做好课前准备,教案及书后题要有答案,教材中要有备课痕迹,课前要准备好教具和学具,课上练习提前准备,不能空手进课堂,避免出现教学的随意性。

(3)教导处将定期检查教案与听课检查教案结合起来,加强对教师教案的指导,找典型,展范例,进一步提高教师准确把握教材,提高备课的能力和教学水平。

(4)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和电子备课管理的培训和落实。

督促教师按时、按质、按要求上传相关电子信息。

全体教师要会熟练使用班级内配备的全套电教设备,让多媒体教学设备更好的发挥教学辅助作用,同时也不要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

(5)各学科教师要及时上传电子教案,并登陆各平台完成相关工作。

2、规范作业批改和辅导。

(1)根据教师在作业批改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教师作业批改的格式和要求。

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要有书面记录,不能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学生及时改错,纠正部分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力争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人人清。

教导处对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给出相应的评语和等级,检查结果记入教师考核记录。

(2)建立作业公示制度,三至六年级任课教师每天要将作业写在黑板的左上角,并由各班班长每天将作业记录在作业记录表上,交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协调各学科的作业总量,确保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教导处定期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和问卷来监控学生的课业负担,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具体安排:单月检查教案,双月检查作业。

3、加强对教学常规和教学流程的监控和管理。

(1)坚持每天上、下午的巡课,检查结果记入巡课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