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考点精析完整版)(1-6章)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考点精析完整版)(1-6章)

第一章金融市场体系第一节全球金融体系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有:筹资一投资功能;资本定价功能;资本配置功能考点二金融市场的分类1.按交易标的物划分(1)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协议市场、货币市场基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等。

(2)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亦称“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

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等。

(3)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指经营外币和以外币计价的票据等有价证券买卖的市场。

(4)金融衍生品市场。

金融衍生品是指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在传统金融产品(货币、债券、股票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及远期等。

(5)保险市场。

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或是保险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总和。

(6)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是指专门经营黄金买卖的金融市场。

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黄金市场在伦敦、苏黎世、纽约、中国香港等地。

2.按交易对象是否为新发行划分(1)发行市场。

发行市场也称一级市场、初级市场,是新证券发行的市场。

(2)流通市场。

流通市场也称二级市场、流通市场或次级市场,是已经发行、处在流通中的证券的买卖市场。

二级市场的交易可以在场内市场完成,也可以在场外市场完成。

3.根据交易中介划分(1)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是指资金需求者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市场。

(2)间接金融市场。

间接金融市场是指以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作为媒介来进行资金融通的市场。

4.按地域范围划分(1)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指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场所。

(2)国内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指金融交易范围仅限于一国之内的市场。

5.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1)有形金融市场。

有形金融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和操作设施,集中进行交易的金融市场。

(2)无形金融市场。

无形金融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总称。

6.按交割期限划分(1)金融现货市场。

金融现货市场是指交易协议达成后即办理交割的市场(2)金融期货市场。

金融期货市场是专门进行金融期货交易的市场,即投融活动成交后,按合约规定,在指定日期付款交割的市场。

(3)金融期权市场。

金融期权市场是指交易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场所。

7.按交易对象的交割方式划分(1)即期交易市场。

即期交易市场是指约定在交易完成几个工作日内办理资产交割的金融市场。

(2)远期交易市场。

远期交易市场是指进行远期合约交易的市场,交易双方按约定条件在未来某一日期交割金融资产的金融市场。

8.按交易对象是否依赖其他金融工具划分(1)原生金融市场。

原生金融市场是指交易原生金融工具的市场。

如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债券市场等。

(2)衍生金融市场。

衍生金融市场是指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

如期权市场、期货市场、远期市场、互换市场等。

9.根据价格形成机制划分(1)竞价市场。

竞价市场又称公开市场,是指金融资产交易价格通过多家买方和卖方公开竞价形成的市场。

(2)议价市场。

议价市场是指金融资产交易价格通过买卖双方协商形成的市场。

10.其他分类方法证券市场的结构可以有许多种,但较为重要的结构有层次结构、品种结构、交易场所结构。

考点三金融市场的特点金融市场的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内容:(1)商品的特殊性。

(2)金融市场具有价格的一致性。

(3)交易活动的集中性和交易场所的非固定性(4)金融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市场。

(5)金融市场的非物质化。

(6)金融市场交易之间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的是借贷关系,体现了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7)现代金融市场是信息市场。

(8)交易主体的可变性。

考点四金融市场的功能(1)资本积累(聚敛功能)。

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的功能。

在这里,金融市场起着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融通货币资金是金融市场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2)资源配置(配置功能)。

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再分配。

(3)调节经济(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金融市场一边连着储蓄者,另一边连着投资者,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储蓄者和投资者的影响发挥着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

(4)反映经济(反映功能)。

金融市场历来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是公认的国民经济信号系统。

考点五非证券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证券市场指的是所有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非证券金融市场则是指除了证券以外其他金融工具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非证券金融市场包括股权投资市场、信托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

(1)股权投资市场。

股权投资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即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最终目的是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2)信托市场。

信托投资是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用自有资金及组织的资金进行的投资。

(3)融资租赁市场。

融资租赁又称设备租赁或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考点六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1.金融市场的形成(1)货币的出现标志着金融市场开始萌芽。

(2)以银行为中心的现代金融市场初步建立。

(3)证券业的发展是金融市场形成和完善的推动力。

(4)信用形式的发展使各类金融子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

2.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1)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趋势。

(2)全球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趋势。

(3)金融创新的趋势。

具体来说,证券市场全球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证券市场一体化。

(2)投资者法人化。

(3)金融创新深化。

(4)金融机构混业化。

(5)交易所重组与公司化。

(6)证券市场网络化。

(7)金融风险复杂化。

(8)金融监管合作化。

考点七国际资本流动方式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转移,或者说,资本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作单向、双向或多向流动。

(1)按资本的使用期限长短,可将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两大类(2)按照资本跨国界流动的方向,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分为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

考点八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动力来自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并进一步要求在风险最低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多的超额利润这一资本的本质要求。

具体表现为:(1)经济原因。

(2)金融原因。

(3)制度原因。

(4)技术及其他因素。

考点九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一方面增加了资本输入国的资本资源,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资本的收益。

此外,对国际金融市场乃至于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一体化效应。

(2)放大效应。

(3)冲击效应。

考点十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者1.主要参与者全球金融体系的参与者是指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而形成证券买卖双方的单位, 包括:(1)政府部门。

(2)工商企业。

(3)金融机构。

(4)个人(5)中央银行。

2.布雷顿森林机构国际货币基金、国际清算银行(BIS)及世界银行,被称为“布雷顿森林机构。

几乎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其金融政策均受这三家机构影响。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

(2)国际结算银行亦称国际清算银行,宗旨是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为国际金融运作提供额外负担外的便利,并作为国际清算的受托人或代理人。

3.经济合作与发是世界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之一。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帮助各国政府通过经济增长、金融稳固、贸易与投资、技术、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发展合作等方式促进繁荣,缓解贫困。

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同,经合组织并不提供基金援助。

考点十一金融危机的教训1.历史上著名的金融危机(1)1637年的郁金香狂热。

(2)1720年的南海泡沫。

(3)1837年美国的金融危机。

(4)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

(5)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

(6)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7)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8)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9)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

2008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了罕见的金融风暴,在此次金融风暴中,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倒闭,其原因主要在于风险控制失误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弊端。

2.金融危机的启示(教训)针对金融危机,新一代的经济思维须在以下四个基本维度上创新:(1)必须建立最基本的社会福利框架,废除泛福利化体制。

(2)必须在完善的、独立透明的法治基础之上建立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体制。

(3)必须大力推进生产领域的市场化,鼓励实业投资。

(4)周期性调整经济体系结构。

第二节中国的金融体系考点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1.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1)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1948年12月1日成立,1984年1月1日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2)金融监管机构。

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

(3)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于1979年3月13日,当时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

(4)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

(5)政策性金融机构。

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业务的开展受国家经济政策的约束,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指导。

(6)商业性金融机构。

我国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三大类。

2.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1)建立了较完善的货币市场。

(2)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

(3)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4)外汇市场的发展。

考点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有关情况1.银行业银行业在我国是指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机构、自律组织,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次改革,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中央银行、银行业监管机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银行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