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
名词解释
景观(landscape):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复合种群(Metapopulation):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景观破碎化(landscape fragmentation):景观中景观要素斑块的平均面积减小、斑块数量增加的景观变化过程
尺度推绎/尺度外推(scaling):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或知识来推断其他尺度上的特征,这一过程被称作尺度推绎
景观异质性(landscape heterogeneity):景观尺度上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干扰(disturbance):在目标尺度内,改变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现象的不连续事件
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m):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它具有活力、稳定和自我调节能力。
换言之,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在结构、功能与理论上所描述的相近,那么它们就是健康的,否则就是不健康的。
边缘效应(edge effect):斑块的边缘部分有不同于内部的物种组成和过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边缘效应
景观生态规划: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及建议。
景观生态建设:
简答题
1、生态过程与生态流之间的关系?
生态过程强调事件或现象发生发展的动态特征,常包括统一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变化、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流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表现,但外延更小,指物质、能量和生物物种、人类、信息在各空间组分间的流动,属于不同生态系统间的流动
2、景观异质性为什么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是较大空间和时间尺度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而这些内容与景观异质性密不可分。
景观异质性作为一个景观结构的重要特征,对景观的功能过程具有显著影响。
景观异质性是许多生态过程和物理环境过程在空间和时间尺度连续共同作用的产物。
3、景观格局分析的目的?
对尽管格局进行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似乎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中,发现景观格局潜在的规律性,从而确定景观空间格局形成的因子和机制,然后比较不同景观的空间格局及其生态学意义
4、景观异质性与干扰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意义上,景观异质性可以说是不同时空尺度上频繁发生干扰的结果。
每一次干扰都会使原来的景观单元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在复杂多样、规模不一的干扰作用下,异质性的景观逐渐形成。
一般认为低强度的干扰可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而中高强度的干扰则会降低景观的异质性。
5、景观异质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景观稳定性与景观异质性有关,异质性程度越高,则景观的生物多样性越高,景观对干扰的抵抗力恢复力越强,景观越稳定。
6、什么事景观动态/景观变化?如何判断发生了景观变化?
景观动态: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
景观要素和空间格局及生态过程都随时间变化
7、景观变化的总体趋势?
变化的总趋势有三种即上升、下降和水平趋势
围绕总趋势的相对波动幅度(大范围、小范围)
波动的韵律(规则、不规则)
构成的12种组合就是景观变化的一般规律
8、什么条件下可以说景观是稳定的?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如果景观参数的长期变化成水平状态,并且在其水平线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和周期具有统计特征的,我们认为是稳定的。
9、斑块形状具有什么生态学意义?有哪些测定指标?
形状分析可了解物种动态(物种分布是稳定、扩展、收缩还是迁移甚至了解迁移路线)
斑块是的形状对生物的散布和觅食具有重要作用
斑块形状与环境变化及更新过程有关
园林设计、采取不同斑块形状,受到不同艺术效果
指标:形状系数:
10、什么事景观评价?目前已达成哪些共识?
景观评价: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把它变成主管效用(满足主体要求的程度)的行为,即明确价值的过程
共识:一、尽管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二、景观评价是一个系统分析的过程,即必须作出事实判断
三、景观评价的本质是对景观功能价值进行判断
计算题
1、斑块密度
斑块个体数与其(总)面积之比
2、 Simpson 指数
211()s
i i D P ==-∑
Pi 为每一斑块类型所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
S 为总的斑块类型数
3、 廊道连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