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喘息性疾病
❖ 80%以上的哮喘患儿起始于3岁以前,如 何在学龄前喘息患儿中有效地识别出哮喘很
困难。喘息儿童如具有以下特点时高度提示 哮喘诊断:1)多于每月一次的频繁发作性喘 息;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3)非病毒 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4)喘息症状持 续至3岁以后。
❖ 哮喘预测指数(用于预测3岁以内喘息儿童发 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危险性):在过去一年喘 息超过3次(≥4次),具有一项主要危险因 素或两项次要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父母有哮喘病史;2)经医生诊断为特应 性皮炎;3)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次要 危险因素包括:1)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3)与感冒无 关的喘息。如预测指数阳性,建议按哮喘规 范治疗。
一.概述
❖ 喘息是气流通过气道儿童至少 有过一次喘息史。
❖ 近年深入研究发现,儿童喘息性疾病虽 有类似的症状和体征,但病因和临床特点并 不相同。
❖ 儿童喘息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是一种特异质性疾病。
❖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2岁以前最常 见的喘息性疾病。(感染性喘息)
❖ 3.过敏性喘息(迟发性喘息/哮喘)表现为反 复咳喘发作,在夜间或晨起明显,一般有特 应征背景(个人过敏性疾病和/或父母有哮喘 病史),往往伴有湿疹,哮喘症状常迁延持 续至青春期。其本质是气道的过敏性炎症。
❖ 目前认为,喘息发作的频度并不能作为
喘息类型诊断的必要条件,哮喘有首次发作, 毛细支气管炎也可以有多次发作。
❖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 时期最常见的喘息性 疾病。(过敏性喘息)
❖ 喘息样支气管炎(感染性喘息) ❖ 感染性喘息30﹪发展为哮喘
❖ 哮喘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 胞(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 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皮 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 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 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行气流受 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气促 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 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 1.婴幼儿暂时性喘息(也称早期一过性喘息) 主要是因为这些孩子出生时气道发育不良、 肺功能低下所致。多见于早产儿,母亲怀孕 时吸烟者。表现为3岁前有过1次以上的喘息, 到3岁以后就无喘息。因喘息主要是由环境因 素导致的支气管肺发育延迟所致,随年龄成 长3岁后肺发育逐渐成熟,喘息也逐渐消失。
❖ 2.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非过敏性持续性喘 息)发病主要与患儿早期的急性呼吸道病毒 感染有关,特别是病毒感染。表现为病毒感 染后反复喘息,患儿本人无过敏症,也无家 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可持续至学龄期。 2岁以下小儿喘息发作通常与感染有关,2岁 以上儿童多与其他病毒感染有关。早期的感 染可引起日后的过敏,部分患儿发展为哮喘。
❖ 注意事项:口器或面罩,氧流量,安静。
❖ 2)6岁以上儿童喘憋轻者,可直接吸入气雾剂() 或干粉剂(都报保、吸碟)。喘康速、万托林,普 米克、辅舒同,爱喘乐等。
❖ 普米克+可比特(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
❖ 吉舒(布地奈德)+仁舒(复方硫酸沙丁胺醇)
❖ 3)6岁以下儿童可用气雾剂()+储雾罐。能 合作者用口含器储雾罐,不能合作者用面罩 储雾罐。注意事项:储雾罐大小、质量、清 洁,吸药时间20~30秒,能配合者缓慢深吸 气,吸药后洗脸等。
❖ 病毒感染小气道、细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 胞坏死脱落、黏液分泌增多、管璧水肿气管内径变 窄喘息;同时2反应占优势或2细胞分泌增强引起暂 时性气道高反应()
病毒感染导致气道高反应()的时间:一次急性 感染约6~8周。
胞内菌感染8周~3个月甚至半年。
四.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各种表型
❖ 美国教授领导的一个儿童呼吸疾病课题 组()从80年代开始对1200例小儿进行了长达 23年的前展性研究,是对儿童哮喘及喘息性疾 病具有里程碑性意义,对儿童喘息表型的描述 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我国最新版儿童 哮喘防治指南(2008年版)已采用。
三.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 1.哮喘是细胞为主导的免疫反应,是以肥大 细胞和嗜酸细胞参与为主的气道慢性过敏性 炎症。
❖ 过敏原刺激细胞及炎性介质参与气道高反应 ()持续增高再遇刺激因素
❖ 小气道平滑肌收缩引起广泛气道狭窄哮喘发 作。
❖ 2.病毒感染相关性喘息是以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 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病变部位主要在细支气管, 此部位气道平滑肌发育差,气道平滑肌收缩不是引 起喘息的主要原因。
五.儿童喘息性疾病的治疗
❖ 喘息性疾病的治疗观念: ❖ 1.吸入治疗优于静脉点滴治疗; ❖ 2.抗炎症治疗应重于抗感染治疗。
❖ (一).喘息性疾病急性期治疗
❖ 1.吸入短效B2受体激动剂+皮质激素+胆碱能受体阻 断剂,此三联是目前最主张止喘治疗。因目前能证 实的小气道表面的三种受体——B2受体,胆碱能受 体,皮质激素受体。
二.儿童喘息性疾病的病因
❖ 1.过敏:仍是哮喘的最主要病因;各种过敏原 刺激引起气道慢性过敏性炎症。
❖ 室内过敏原:螨虫、真菌、蟑螂、居家装修、 宠物、玩具等;
❖ 室外过敏原:各种花粉、大气污染; ❖ 食物过敏:海鲜、牛奶、、鸡蛋、水果等。
❖ 2.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抱病毒()最常见, 其次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 病毒等…..
❖ 短效B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 吸入型皮质激素——丙酸倍氯松、丁地去炎松(布 地奈德)、氟替卡松。
❖ 胆碱能受体阻断剂——异丙托溴铵。
❖ 1)婴幼儿及喘憋重者以雾化吸入为主,用压缩泵 雾化或氧气雾化,不用超升雾化。
❖ 用法:博利康尼(或万托林)溶液+布地奈德(令 舒)+爱喘乐,总量3~4吸入。
❖ 3.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如胞内菌感染
❖ 感染——小婴儿、老年人喘息
❖ 感染——学龄前、学龄儿喘息;感染还可引 起痉咳,称类百日咳样综合征。
❖ 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功能低下是婴幼儿 期暂时性喘息的主要原因。合并感染时更易 喘息。
❖ 5.其他:先天性喉喘鸣、支气管异物、胃食 道反流也可引起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