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
摘要】小学生受年龄、教养等制约。

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内驱力,求知欲较弱,认知困难,障碍较大,自控能力,有意注意较差。

他们的学习活动往往受兴趣和
需要的支配。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
地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地去发现、挖掘,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一代新
型的人材。

【关键词】激趣;冶情;质疑;求异
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1-086-01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能力,尤其是少
年儿童。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很关键。

一、激趣——以“趣”激活求知欲
小学生受年龄、教养等制约。

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内驱力,求知欲较弱,认知困难,障
碍较大,自控能力,有意注意较差。

他们的学习活动往往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如果不从学
生的这些特点出发,简单地采用“传授——接受”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也难以引起思维过程的积极化,容易使教学变成无效劳动。

要达到教学目的,首先必须激发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从感受上的有趣思维转化为行为上的踊跃参与,促进
他们的思维过程的积极化。

注意情感交流,巧创激趣气氛。

在组织教学上,采用各种形式巧创激趣气氛,让学生或
自言自语或同桌讨论,或小组交流,或全班评论。

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自由”地学习,把
学生对学习所感受到的压抑和负担减少到最低限度。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
活动的状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扩展课余阵地,巧设兴趣活动。

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知识,把学生课内
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我在教《台湾岛》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中国版图,找出“雄鸡”的脚,告诉学生那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

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我抓住自然时机,组织学生
观看初冬的大雾中的自然景象,打破课文顺序,跳跃到《初冬的大雾》这一课进行教学,让
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增添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学是关键,但是学生对识字经常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如果一味的去
让学生死记,效果并不是很好。

如果把它变成游戏来教,如:我在教“颤”字时,先把学生分
成几组,再让每组每个学生上台来按笔顺写一笔,看哪个组最先写好。

这样学生识字的兴趣
就激起了,再也不感到识字的难学了。

二、冶情——以“情”陶冶审美情操
语文学科不是孤立的,它应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多开展一些听读欣赏课。

在课堂上老师
一方面作必要的组织教学,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有意识地运用与文字教材融为一体的表情
朗读,配以动人的音乐,想象的画面,诱导学生无意识的活动。

我在教《燕子飞回来了》一
课时,运用了表演的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老师当燕妈妈,带着一群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再配以课文音乐,分角色表演课文。

通过优美的旋律,带表情的台词诵读,把学生带入特定
的情景,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的感情。

而当学生情绪处于高潮时,教师“寓教于乐”
提出严格的语言训练要求,进行有目的的字、词、句、章和听、说、读、写的严格训练。


教《桂林山水》一课时,运用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山水交辉相映的画面,然后再回到课文中来,欣赏作者的语言美,描述的画面美,抒发的感情美。

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掌握了课文的内容,还陶冶了情操。

三、质疑——以“疑”引发探索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促使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教师在教课文时,可以根据题目,让学生质疑问难,然后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再指导学生带问题有的放矢地阅读课文,如教《鲸》时,我先布置学生课前自学,然后
把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写在纸上,进行交流后,我把几个代表性的问题,抄写出来:(1)鲸
的种类有哪些?(2)鲸是怎样生活的?(3)须鲸和齿鲸有什么不同?接着放手让学生查资料,自读、自思、自议,填写实验报告,求得自悟自得。

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学习也学会了
创新。

如教《青蛙的眼睛》一文后有学生问:“青蛙的眼睛为什么看静的东西很迟钝,而看动的东西很敏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四、求异——以“异”激发创造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它对创新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语文教
学中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不要局限于
标准答案,让学生死记硬背现存的知识,应让学生认为自己永远是发现者、探索者,鼓励学
生大胆创新想象,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

在教完《狐狸和乌鸦》一课后,
我让学生续编童话故事。

学生众说纷纭,异彩纷呈。

有的说乌鸦被骗后,后悔极了,第二天
想办法来惩治狐狸,有的说乌鸦当天后悔,但后来又忘了,继续爱听奉承话,继续被骗,还
有的说狐狸骗了乌鸦的肉吃后,而得知乌鸦的孩子因此饿死,狐狸良心发现,主动上门赔理
道歉等等。

这些独特的想象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

作文教学也是一样,创意作文旨在以创新教学为理念,着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运用新的观念进行作文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
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我在低年级作
文教学中设计过这样一堂作文,改命题作文的习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自主拟题,先让
学生自由绘画,再根据绘画来自编作文,用一段完整的话说出自己画的图意,题目自拟。


后分小组说文,进行评价,再根据自己说的内容把图意写下来。

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创意作文课就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生就不感到写作的困难,同时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地去发现、挖掘,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一代新型的人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