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小组讨论两~~~三分钟)
师:哪个小组先来说一下?
请两三位同学说说它们的构造。
【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座要选择工具箱里下面有连接片的那种,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小灯泡和小灯座连接时,灯座下面的连接片是和小灯泡的连接点互相接触的,从而更直观得了解电流的路径。而电池盒要选择连接导线的两端是弹簧的那种。】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4.电流时从干电池一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经过用电器和导线回到另一端。
(二)过程与方法:
1.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
2.观察、描述和记录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和小灯泡被点亮的情况。
生说,教师补充。
教师小结:电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小灯泡的1个连接点、金属架、灯丝,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再经过导线流回到电池的负极。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目的有3个:第一,复习用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第二,强调电流在完整电路中的流动路径,让学生再次感知电流的存在,也为后面画出简单电路中的电流路径做好铺垫;第三,通过用手按住点亮小灯泡的麻烦,来引出本课的第一个重点内容:连接带灯座的电路。
2.完整电路的电流流向。
教学准备:导线2根,小灯泡和干电池各1个,放在盘中
课桌内放小灯座和电池盒各1个
讲台上准备每组一个信封:小灯座1个、导线2根、小灯泡1个
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
□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一.复习导入
1.用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
(这里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时间画,画的好坏是其次,感知这样画很麻烦才是重点)
如:生:方便。师:老师还有一种更方便的画法,那就是画简单电路图。
如:生:不方便。师:我也这样觉得。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画简单电路图。
师:这里就有简单电路图中的一些电器元件符号,(ppt出示灯泡,电源,导线),猜猜看,分别表示什么呢?
(不是,是把铜丝部分)
(生上台连接)
师:小灯座的使用问题解决了,谁能帮我们解决电池盒的使用问题呢?
(放下后要注意检查什么)
(生讲方法上台演示:提醒导线要固定牢,电池的正负极要分别和铜片接触,并且要根据电池盒中两个铜片的凹凸情况放置干电池。一般,凹进去的一端连接干电池的正极,凸出来的一端则连接负极。)
2.用连接好的两根导线的一端接触小灯泡,确认小灯泡能够发光。
(师边介绍边示范)
师:想一想,为什么要先确认小灯泡能够发光呢?确保小灯泡没有坏。
3.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看看,你们的小灯泡亮了吗?
2.连接带灯座的电路。
师:现在,就请大家利用小灯座和电池盒来点亮小灯泡吧。比比谁连得最快。
(生实验点亮小灯泡,师指导每组都点亮小灯泡)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方法虽然不难,因此这个环节重要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建构细致观察的思想,对于实验和观察中的细节问题不放松,从而培养严谨的科学习惯。】
师:我们知道了小灯座和电池盒的用途,接下来就请各小组看看上面的安装说明。
(ppt出示安装说明)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师:都点亮了吗?表扬第几小组,做完实验后,取出了干电池。各小组都把小灯泡点亮了。(强调及时取出干电池,节约用电)
3.画简单的电路图
师:老师把同学们的连接实物图画了下来(ppt出示:连接实物图),请大家也来画一画自己小组的连接图吧。画在记录表1的方框中。
师:差不多了吗?同学们都画的很认真。你们觉得这样的画法方便吗?
生:小灯座是用来固定小灯泡的,电池盒是用来放干电池的。
师:那怎么固定小灯泡呢?
生:旋到槽中。
师:请上来做一下。
生上台安装小灯泡到小灯座上。
师:你做的很不错。旋到什么时候可以停了呢?
生:不太容易旋动就可以停了。
师:老师发现小灯座两边还各有1个可以旋的部件,这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生:连接导线的。
师:怎么连呢?是把导线的任意一部分连接吗?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建立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在这一课中,他们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科学概念:
1.干电池是能给一个简单电路提供持续电源的装置。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学段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教材版本
科教版
课程名称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简单电路》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已经学会了用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了电流在一个完整电路中的路径。这一课将在学生已有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小灯座和电池盒分别点亮1个和2个小灯泡,进一步了解电流的路径,并感知串并联的不同特点。
【注意事项】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明白电流的路径,这既是对本节课后面内容的铺垫,更是为《电》单元后面几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带灯座的电路
1.了解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和安装
师: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小灯座(出示小灯座),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电池盒。。
请同学们从课桌里取出它们,边观察边讨论一下,小灯座和电池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分别有什么用?
3.学会用简易的电器符号画简单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体会小灯泡被点亮时的快乐。
2.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重点:
1.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
2.用简易符号表示电路中的电池、小灯泡和导线。
3.完整电路的电流流向。
难点:
1.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
师:同学们,认识桌上的材料吗?都有什么?
生:导线、干电池和小灯泡
师:能用1根导线、1节干电池把小灯泡点亮吗?
生:能。
师:那就试试吧。
(生小组内点亮小灯泡,没有点亮的教师指导点亮)
师:好了吗?请一个同学上来为我们点亮小灯泡。(教师提供材料)
(生上台点亮小灯泡)
师:做的很好。电在这里是怎么流动的呢?
(多媒体出示实物的连接图,图同P6中间的那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