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评估第三章心理评估第四章社会

健康评估第三章心理评估第四章社会


二、文化的要素
价值观 信念 信仰 习俗
[课堂互动] 讨论:
不同价值观对健康问题态度的差异:
当患者确诊为癌症时应该告诉他吗?
解 析:
国家文化不同,价值观的差异也很大,对待 健康问题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在西方国家,一般 会将癌症患者的病情告知其本人。中国人强调对 患者保密,担心因心理遭受打击,丧失信心而过 早死亡。
第三节 人 际 关 系 评 估
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的结构 人际关系的特点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人际关系的评估方法
一、人 际 关 系的 概 念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 成的,以个人情感为基础建立的直 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反映人与人之 间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
二、人际关系的结构
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条件——认知 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情感 人际关系沟通的手段——行为
E.担心手术引起疼痛
2、张先生,54岁,患糖尿病20多年,在交谈中提示患 者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是 A.我的病严重吗? B.别问了,反正医不好了 C.为什么做这个检查? D.糖尿病有没有特效药?
E.我睡眠不好
课堂互动---单项选择题
3、临床上常见压力引起的反应不包括: A.来回走动、咬指甲 B.抽烟、酗酒 C.行为混乱、无序 D.工作效率下降 E、反应快,思考能力增强 4.护士能否获得完整、真实资料取决于(5选4) A、病人的性格 B、护士在沟通过程中的诚恳态度 C、护士有效的沟通技巧 D、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 E、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
三、人际关系的特点
复杂性 情感性 直接性
四、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社会认知:感知、判断、推测、评价
人际吸引:相近吸引 相似吸引 互补吸引 相悦吸引 仪表吸引 敬仰性吸引
五、人际关系的评估方法
会谈法 观察法 调查法
第四节 文 化 评 估
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要素 文化评估方法与内容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 的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及其成员所 特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 特定人群为适应社会环境和物质环 境而共有的行为和价值模式。 具有民族性、继承性、获得性、 共享性、复合性等特征。
感谢您的关注!
谢谢!
新疆巴州卫生学校 吴 庆
教 学 目 标
掌握
社会评估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熟悉
角色、人际关系、文化、家庭、环境 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
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角色评估 人际关系评估 文化评估 家庭评估 环境评估
第一节 概 述
D. 空巢期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产生需要不同 反映特点不同 表现形式不同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 情感是情绪的内在本质内容。 情绪和情感彼此不可分割。情感体验需要通过 情绪呈现出来;情绪表现受情感制约、调节和监 督。在一定条件下,同一种情感可出现不同的情 绪表现。
二、角色的分类
第一角色:也称基本角色,它决定个体的主体行为, 是由每个人的性别、年龄所赋予的角色。 第二角色:又称一般角色,是个体在生长发育的特定 阶段所必须承担的、由所处的社会情形和职业所确 定的角色。
第三角色:也称独立角色,是个体可自由选择的,为 完成暂时性任务而临时承担的角色,有时也是不可 选择的。
个性的定义: 个性是个体独特的、持久的心理行 行为上的特征的综合。 个性特征 : 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
二、个性的内容
能力: 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性格: 功能类型分型
三、个性评估的方法与内容
观察法 会谈法 作品分析法 问卷法 投射法
第六节 压力与压力应对评估
压力的定义 压力源 压力反应 压力应对 压力与压力应对的评估方法
二、认知的评估
1.思维能力的评估: 抽象思维功能评估 洞察力评估 判断力评估 2.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估 3.定向力的评估
三、 影响认知能力的因素
教育水平 生活经历 文化背景 疾病 药物作用 酗酒 吸毒等
第五节 个性评估
个性(personality)的定义及特征 个性的内容 个性评估的方法与内容
一、个性的定义及特征
社会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社会评估的内容 社会评估的方法
一、社会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评估: 角色功能——了解有无角色功能紊乱和角色适应 不良等问题。 文化——了解其文化特征形成特点,提供符合服 务对象文化需求的护理照顾。 家庭——找出影响其健康的家庭因素,有针对性 地制定家庭护理计划。 环境——了解现存或潜在的环境危险因素,协助 制定环境干预措施。
翼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教 学 目 标
掌握
心理评估的目的、意义 情绪与情感、压力与压力应对的概念
熟悉
自我概念、认知、个性评估内容及方法
了解
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自我概念评估 情绪与情感评估 认知评估 个性评估 压力与压力对应评估
第一节 概 述
二、自我概念的组成
身体自我(即体像) 社会认同 自我认同 自 尊
三、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自我概念的形成阶段: 生理的自我概念; 社会的自我概念; 心理的自我概念 。 影响因素: ①疾病或外伤导致身体的缺失和外貌变化。 ②生理功能、感知觉、神经肌肉障碍和沟通功能 缺陷,性生殖系统疾病或功能障碍。 ③过度肥胖或消瘦。 ④精神因素或精神疾病。 ⑤成熟因素或偶发事件。
三、文化评估方法与内容
方法: 交谈法 观察法 内容: 价值观的评估 健康信念的评估 习俗的评估
第五节 家庭 评 估
家庭的概念及特征 家庭的评估内容
一、家庭的概念及特征
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 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基本 单位,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认可群体。 特征:
①家庭至少应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 员。 ②婚姻是建立家庭的基础和依据。 ③家庭的成员应以共同生活,有较密切 的经济情感交往为条件。
心理评估定义 心理评估的内容 心理评估的方法、注意事项
一、定义
心理评估:
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 心理品质及其水平做出的综合评定,通 过对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做出客观量化的 评价,以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评估的内容
心理过程: 内在的心理活动 外在的心理活动
个性心理:能力 气质 性格
三、心理评估的方法
四、自我概念评估内容与方法
评估内容 :人的体像 社会自我 精神自我 自尊 评估方法:观察法、交谈法、评 定量表法
第三节 情绪与情感的评估
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情感的分类 评估方法与内容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 事物的体验,是客观事物是否 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 体验。
满意、喜悦、自信、兴趣、绝望、厌恶、 自卑、抑郁等
四、评估方法与内容
交谈法 观察与测量 评定量表法
第四节 认知评估
认知(cognition)的定义 认知的评估 影响认知能力的因素
一、认知的定义
认知包括思维、语言和定向,是 人们推测和判断客观事物的心理过程。 是在过去的经验及对有关线索进行分 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信息的理解、分 类、归纳、演绎以及计算。
二、环境的评估
物理环境评估 社会环境评估
1. 物理环境评估
基本概念:物理环境是一切存在于机 体外环境的物理因素的总和。 评估方法:常用询问法 评估内容:包括家庭的居住环境及家 庭安全,工作场所和病室等。
2. 社会环境评估
内容:经济 文化 教育 生活方式 社会关系 社会支持 方法:观察法、交谈法、询问法、调查表
环境性 压力源 社会文化性 压力源


各种机体功能失调或组织结构残缺,如饥 饿、疾病、外伤、衰老等 各种心理挫折或心理冲突,如孤独、无助、 缺乏自信、焦虑、恐惧等
寒冷、炎热、射线、噪音、空气污染、生 活环境改变等 家庭功能失调、职业压力、经济困难、角 色改变、文化差异等
三、压力反应
压力反应为压力源引起的机体 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1. 躯体性反应 2. 心理性反应 3. 行为性反应
二、社会评估的内容
角色评估 文化评估 家庭评估 环境评估 人际关系评估
三、社会评估的方法
观察法 交谈法 评定量表法 对环境评估时,还应实地观 察和抽样检查
第二节 角 色 评 估
角色的定义 角色的分类 角色扮演的过程 角色的失调 病人角色失调 角色评估
一、角色的定义
角色是用来表示与人们的某种 社会地位及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 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三、角色扮演的过程
角色期待 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四、角色的失调
角色失调的类型:
角色冲突 角色模糊 角色匹配不当 角色负荷过重和角色负荷不足
角色失调的表现:
生理反映 心理反应
五、病人角色失调
病人角色失调的类型:
角色冲突 角色缺如 角色强化 角色消退 角色隐瞒 角色假冒
六、角色评估的方法
交谈法 观察法
一、压力的定义
压力是指各种刺激作用于机体时 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是机体对刺 激的反应状态,而不是刺激本身。 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提高机体的适 应能力,过强的压力可对机体造成不 适感,甚至导致疾病。
二、压力源
也称应激源,是指能引起机体稳态失调 并唤起适应反应的环境事件与情境。
压力源 生理性 压力源 心理性 压力源
二、家庭的评估内容
家庭成员基本资料 家庭类型 家庭生活周期 家庭结构 家庭功能 家庭危机 有婴幼儿 有学龄前儿童 有学龄儿童 有青少年 有孩子离家创业 空巢期 老年期 定 义 男女结合 最大孩子0~30个 月 最大孩子30个月至 6岁 最大孩子6~13岁 最大孩13~20岁 最大孩子离家至最 小孩子离家 父母独处至退休 退休至死亡 主 要任 务 沟通与彼此适应,性生活协调及计划 生育 适应父母角色,应对经济及照顾出生 孩子的压力 孩子入托、上幼儿园、升小学等,培 育孩子有效的社会化技能 儿童身心发展,孩子上学及教育问题 与青少年沟通,青少年责任与义务、 性、与异性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适应孩子离家,发展夫妻共同兴趣, 继续给孩子提供支持 适应夫妻俩生活,巩固婚姻关系 正确对待和适应退休、衰老、丧偶、 孤独、生病、死亡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