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模拟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一)一、(河南省2019届高三毕业生上学期阶段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飞来的木桶高军1939丰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
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来说是很不舒服的。
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百姓家里多转一转。
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
麻其想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
”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
”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麻其的薄被子上面。
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
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与他家长里短地说着话。
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把大衣让他披上。
徐向前用力制止了:“大爷,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样会暖和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走去。
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常麻烦,警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木桶,他高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
他站在一边,高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
“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着自己,食指直直地指着木桶。
“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什么我,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
”警卫员想,肯定是自己昨天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给送过来了。
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了。
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
不一会儿,警卫员提着空空的木桶慢吞吞地回来了。
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是他家的木桶。
”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警卫员赶紧接上说:“咱们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早晨起来大门楼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飞来的呢。
”徐向前瞪了他一眼,他赶紧住了嘴。
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卫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
”徐向前嘱咐道:“先注意观察情况吧,看到底是谁给咱送来的,然后再做处理。
”警卫员出去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
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
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招呼说:“走吧。
”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脚步。
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个……”徐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吧。
”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个别,再来看看您老人家哈。
”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暖和了。
”徐向前说:“前天早上,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饮马可好用了,特别是这大冷天。
可是,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
”徐向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啊。
大爷啊,我有了那飞来的木桶,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
”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
”徐向前笑了笑:“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
”麻其嗫嚅着:“你看看你看看,这刚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一家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好不?”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交代沂蒙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徐向前将身上大衣赠送给麻其作铺垫。
B.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
C.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为下文将铁筲桶送给麻其埋下了伏笔。
D.“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
5.文中画线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6.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
(6分)二、(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2019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萧亮飞张晓林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夷门十子”之一的萧亮飞,是民国期间的大诗人。
晚年,曾一度将一把剃头刀视若珍宝。
这是一把民国年间很常见的剃头刀,木制的刀柄,一头镶了一块小小的象牙,作为点缀。
不使用的时候,刀子可以合到木柄里去。
再普通不过了。
每天清早起来,萧亮飞都要在磨刀石上磨这把剃头刀子,每次磨一袋烟工夫,然后用大拇指试试刀刃,合起来,放进口袋里。
他的这把剃头刀子,却不是用来剃头的,他有别的用途。
萧亮飞有一个癖好,他不喜欢大块吃肉,却喜欢吃骨头上面残留的肉筋,而这些肉筋不大容易吃到嘴里,也很难弄下来,他就用这把剃头刀子将这些肉筋一点一点地剔下来,拌上蒜汁,然后吃掉。
年轻时的萧亮飞喜欢游历,结交了一大批文人雅士,饮酒,品茶,赋诗。
作诗填词之余,萧亮飞还喜欢涂抹几笔,简单画一些荷花、兰草、紫藤等,画的都很飘逸,倒和他的诗词风格相近。
他最拿手的是画菊花。
他画的菊花,形和神都有一种孤傲之气。
能把菊花画到这个境界的,放眼民国夷门画坛,绝没有第二个人。
然而,萧亮飞的画名被他的诗名掩盖,竟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画菊高手。
在萧亮飞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阵子,萧亮飞喜欢收进一些当地名人的字画,闲时赏玩。
做字画生意的马三隔十天半月都会拿一些字画来兜售。
这一天,马三夹着一沓字画又来了。
他把画放在桌子上,说:“挑挑看,都是名家的!”萧亮飞一幅一幅地看下来,竟没有一件入眼的,不禁失望地摇摇头。
马三一边收拾,一边自嘲地说:“没关系,有好画再送过来!”忽然,萧亮飞眼前一亮,原来马三用来包画的那张纸也是一幅画,只是已经破残,看不清画家的名字了。
那幅画看上去颇为不俗。
萧亮飞急喊:“慢着,把那张包纸拿来看看。
”把残画拿在手里,只细看了一眼,萧亮飞就愣住了。
那幅画竟是他不久前画的《寒菊图》。
他不禁喃喃自语:“这世人看重的,多是一个虚名啊!”自此以后,萧亮飞不再收藏字画,也把世事看淡了许多。
有时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似乎一夜之间,萧亮飞的画在夷门风行起来,求他作品的人在门前排起了长队。
开始,价位定得很低,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
“哗啦”,黄包车夫、打烧饼的、卖牛羊肉烫的等等,也都找上门来了。
时值盛夏,酷热难耐,来人大都拿着折扇让他画扇。
开封人自宋朝就崇尚风雅,讲排场,手里拿把画扇总比拿把蒲扇子排场多了!萧亮飞不胜其苦,只得挂出告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
先款后画,概不赊账。
后面又加一小注,曰:文人本不应言利,无奈,无奈!不久,无赖牛大扁担找上门来。
他将一枚银币“啪”地拍在萧亮飞书案上,说:“萧大诗人,给画幅菊花!——我只要一朵!”萧亮飞一愣,接着就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他忽然大笑。
接着站起身,让牛大扁担坐到自己的椅子上来,然后给牛大扁担泡了一杯茶。
牛大扁担端着茶杯,有些不知所措。
萧亮飞说:“好,我给你画,一朵菊花半元银币不好收,就不收你的钱了。
不仅不收钱,另外再送你一朵梅花,一竿墨竹。
”画好,牛大扁担一句话没说,拿起画就走了。
走到大街上,却又兴奋起来。
见了熟人,把画拿出来让人家看。
说:“这画一文钱没掏,萧亮飞乖乖给我画的!”有个懂画的人细细地看了两眼,笑起来:“你这个人,被人骂了还高兴得像捡了个元宝似的!”牛大扁担低头看画,画面上,除了一朵菊花、一朵梅花,就是那竿墨竹了,再无别的东西,哪里骂了自己?他不禁露出一脸的茫然。
那人指着画说:“最上边的那朵梅花是往下覆开的,墨竹画在了菊花的下边,一是嘲笑你的下作,二是说你这样下去终究是会倒霉的!”牛大扁担脸上一红一红的,他默默地将画收了起来,低着头往巷子的深处走去。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萧亮飞本是大诗人,喜欢吟诗作词,风格飘逸;同时也擅长画菊,造诣居民国夷门画坛之首,但曾有一段时间其作品并不为人所重。
B.小说较为详细描写了萧亮飞用剃头刀剔肉筋吃的情节,体现了他的世俗的一面,这是对萧亮飞这一世外高人的性格的有效补充,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
C.萧亮飞挂出“菊花每朵银币半元。
先款后画,概不赊账”的告示,又加一小注,这既体现了他的无奈,又体现他怕被人误解的心理。
D.趾高气扬——“不知所措”——“兴奋”、炫耀——“一脸的茫然”——羞愧难当,小说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把牛大扁担的心理变化写得极为细腻。
5.小说开篇说“诗人身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萧亮飞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小说这样开篇有什么好处?(6分)6.小说设置马三卖字画被萧亮飞发现自己的一幅《寒菊图》的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三、(山东省济宁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亮丽家园[加拿大]爱丽丝·门罗花园宫的一切是如此的完美无瑕,每座房子的表情都骄傲地指出了这一点。
在新盖的大房子中间,经常还能看见另一种屋子,那就是老城区像富勒顿太太家那样的老房子。
这些幸存下来的老房子阴沉沉的,被围困着,显示出岁月长短不同的沉积。
它们的无序和突兀、不协调的屋顶角度和斜坡,透露出某种近似原始的气息,与这些街道格格不入。
一群邻居家的女人坐在起居室里,还有一些男人也在。
玛丽知道她们在说富勒顿太太的房子。
她绝望地看着窗户外头,或者盯着自己的膝盖,想方设法找出几句漂亮的解释中止这个话题。
她没有成功。
“要是我住她隔壁,”史蒂夫表情愉快而温和,显然在期待随后的笑声,“我把孩子带过去,让他们带上火柴。
”伊迪斯道:“亲爱的,你在开玩笑,我却努力做了点什么,我给市政厅打过电话了。
我说,他们至少可以让她刷刷墙,或者把那些棚屋推掉一些。
”“还有那些鸡。
”贾妮·英奇说,“我的天哪,那个味道。
我知道我们住在边远地区,但怎么也没想到,我们隔壁就是家畜棚。
”“住街对面可比住隔壁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