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现状的调研报告(整理)

关于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现状的调研报告(整理)

关于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现状:
1. 国家民族认同感强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效显著。

2. 人生信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 社会参与意识强烈。

4. 崇尚快节奏的体验方式,潜在隐患不容忽视。

5. 现实交友为主,网络交友日渐凸显。

6. 道德素质滑坡,道德行为功利化。

7. 消费娱乐标签化,引领消费时尚。

二、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1. 两极化的价值取向
绝大多数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主意识是非常强烈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但他们对自身的道德评价反映出问题的另一方面: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在滑坡。

渴望开公司、赚大钱、成明星,反映了他们如成人般现实,趋于功利化;其追求个性张扬的想法,也反映出这一代人的自我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但是,这种思想一旦发展到极致,就会导致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的观念大行其道,从而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地位。

2. 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失调
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成人和同伴群体中的不良习惯极力抨击,但同时他们中的很多人自身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良习惯。

青少年在群体社会化阶段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其自我控制力比较差,个人行为极易受到外界和同伴群体的影响,难以拒绝不良诱惑。

网络信息更加大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其“本我”的监管难度。

3.网络的精神依赖与日俱增
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中更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于是沉迷网络游戏(或聊天)往往成为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

这将导致他们学习精力分散,性格孤僻,背离社会行为准则,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失去兴趣。

4. 信仰危机凸显
很多人把经济上的成功作为衡量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其实质就是导致人们的信仰缺失、心灵空虚及情感荒漠;另一方面,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形成人生信仰的重要时期,同时他们的思想还未成熟,对一些事物的价值判断还停留在肤浅阶段,对人生意义还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如认为幸福就是有钱、快乐、自己过得舒服),这无疑向我们发出了一些警示信号,他们人生信仰的塑造和引导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三、问题归因:
青少年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究底是由
青少年青春期特有的个性和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青少年自身来说,中学阶段是他们社会化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他们也正处于精力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个性化需求强烈的阶段,他们对事物好坏的辨别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感染和影响,一旦错过最佳的教育疏导时机,他们就会误入歧途,甚至走向违法犯罪;就整个社会大环境来说,青少年价值观的变化、发展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发展是基本同步的。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资讯传媒日益发达和普及,电脑、电视、手机上网、各种时尚杂志充斥着青少年的生活。

大量低俗媒体散发出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就如同一剂催熟剂,刺激着青少年的神经,催化了他们开放、早熟、现实、功利的思想观念。

而青少年很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也与其父母自身品行不正及社会风气恶化有着直接关联。

四、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1. 在价值观教育内容上, 坚持在突出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丰富教育内容。

在坚持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 也应把其他形形色色的价值观放在同一平台上, 在比较中老师主导价值观,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 也可以加强青少年对本民族主导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2. 在价值观教育方式上, 坚持教育方法的适合性、科学性和多样性。

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价值观教育
方法的多样性, 对于内容不同的价值观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3. 在价值观教育体系上, 坚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建立多维一体的结构系统。

如何营造和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引导青少年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资源的整合。

“时代从来不会突变,只会慢慢沉淀”。

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期望是一致的,其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是各种文化碰撞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我们应以发展、宽容和信任的眼光去看待青少年的成长。

同时,面对当前复杂、多元化的社会,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净化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评判体系,从而有效地防范其越轨行为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