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障碍案例报告
一、案例介绍
该生,女,20岁,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学院数学教育132班的学生,家在辽宁省锦州市,单亲家庭,与母亲、姥姥一起生活。
该生从进校起就不太善于言辞,一个人独来独往,不愿与其他学生交流。
该生家里较贫困,父亲因车祸去世,花去大量医药费,母亲身体不好,无正式工作,靠打零工生活,家里还有一位年迈的姥姥。
该生单亲家庭,父亲车祸去世,这一重大生活事件在其成长经历中造成很大影响,主要是家庭情感生活不完整,父爱被剥夺。
刚入学时,同学们看他家贫困都想帮她,给她一些自己较新的衣服,她总会拒绝,就算接受了也不会穿,总穿自己的衣服,感觉她比较要强,同时内心多少有些自卑,不愿接受帮助。
该生在宿舍总是一个人去吃饭不合群,该生说自己吃不惯学校的饭,自己带咸菜在宿舍吃,由于家庭贫困,从家带箩卜当零食吃,味道挺重,宿舍同学多少有些情绪,宿舍关系处理的不好。
在班级与同学相处也不好,班级男生有时往她那个方向看一眼就大骂,觉得是在看她自己,交往能力差,家庭贫困多少有些自卑,由于不适应学校生活,母亲来铁岭在学校附近打工,陪其读书,这学期该生办理了走读,现在情况有很大改观。
该生在校一年半的时间,总是一个人,不与其他同学一块,这学期办了走读,与其母亲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中午从家带饭来学校吃,上完课就回家,不上晚自习。
2014年1月份去该生家访,在家看她与母亲关系挺融洽,也喜欢开玩笑,但与同学交往时总不能深入交往,不能有几个好朋友。
该生母亲对她特别关爱,也不主张与太多人交往,只关心学习,希望她能好好
学习,通过专升本考试,最好能够考上研究生。
该生在学校学习也特别认真刻苦,但成绩总不是很理想。
二、谈心过程
该生一进校就引起大家的注意,报到那天是她母亲陪她一起,行李特别破旧,从外相看家庭非常贫困。
在宿舍很少与其他学生交流,根据观察和学生的反映,及时与其谈心。
第一次谈话她多少有点紧张,主要从他学习入手,谈一下大学生活与高中的不同,怎样适应大学生活。
通过谈话了解到该生思想还是比较积极,只是不太爱交流,她希望在大学期间能够努力学习,争取升本,然后还怀有考研的梦想。
但是不太习惯学校的伙食,他自己说自己饭量比较大,一份饭都吃不饱,二份饭还挺贵,也不愿和别人一块吃,因为她自己从家带咸菜吃。
看到她积极的一面,从学习上鼓励她,大学多数靠自己,只要你愿意一切都不是问题。
告诉她大学同学对自己一生非常有意义,鼓励他多与其他同学交流,其他同学都很关心她,有什么事都可以跟导员反映,鼓励他多参加学生会、团委、班干的竞选,锻炼自己的能力。
工作中时刻关注他的行为,也让班级干部多关注他,有什么情况及时反映,2013年11月给该生一等助学金,从经济上给与帮助,再加上时常交流沟通,一年下来该生有很大改善,与同学的交流渐多,生活态度也变的积极,但是,还是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
在2014年4月份,在没有给任何人说的情况下,擅自离寝,一晚未归,打电话关机,母亲电话也关机,班级干部从晚上九点多找到凌晨一点,第二天上午才联系到家人,是因母亲过来看她,和母亲出去住了。
然而她自己并没有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对同学也没有太多歉意。
大二开学,她妈来铁岭打工,进行陪读,同时给该生办了走读,在学校附近和母亲一起住。
半年来,该生状态好了很多,由于只有上课才来学校,晚自习、早操都不参与,这样与同学相处时间少了,交流起来也变得客气,对同学也亲切起来,犯错的时候明显减少,学习积极、班级活动也能正常参加,比起大一已经有了很大改观。
三、谈心效果与总结
从整个改变过程看,该生精神逐步好转,生活积极,也与同学变的融恰,该生体验到了与同学、老师、家庭正常交往的感受,重新回归集体,感到自己获得了新的人生。
该生同学的问题是一种因人际交往障碍导致社会适应功能障碍从而引发不良情绪等问题,而该生与人相处方法不当问题自己并未意识,单亲家庭及经济贫困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谈心、关注、同学帮助、经济资助等,帮助其领悟形成苦闷心情的现实原因及背后的原因,从而较好解决了其当前问题。
整体来看,该生改变较大,现在已适应大学生活,能够很好的生活,并认真学习,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