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三基培训及考核管理办法(修订稿)
“三基三严”是提升医务人员整体素质、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基”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严”即:严格要求、严密组织和严谨态度。
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三基三严”工作的认识,使“三基”训练人人重视,“三基”考核人人达标,特制定“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则
(一)组织机构:
1、医院成立三基培训考核领导组,人力资源部、医务部具体负责实施。
2、科室成立三基培训考核小组,负责实施本科室、本专业医师“三基”培训考核工作。
(二)原则:
1、全员参与、人人过关。
2、个人自学为主,外部培训为辅。
3、科级培训为主,院级培训为辅。
(三)目的:
1、各级各类医生掌握医疗规章制度、法律法规。
2、掌握必备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1)D1医生:执业医师需掌握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达到一次性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目的)。
(2)D2医生:从事岗位二级专科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外科序列、内科序列等)。
(3)D3医生:从事专科(三级学科)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D4医生:从事专科(三级学科)常见疾病和部分危重疑难疾病诊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5)D5医生:从事专科危重、疑难疾病诊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培训办法
(一)培训分类:
1、D1医生:主要包括住陪医生、无医师资格证的轮转及研究生。
2、D2医生:主要包括住院医师聘任未满2年、具有医生资格证但能力测试达不到D3水平的高年资住院医师)。
3、D3医生:主要包括高年资住院医师(住院医师聘任满2年的、
具有主治医师资格证但能力测试达不到D4水平的医师)
4、D4医生:主要包括主治医师
5、D5医生;主要包括高级职称医师
(二)培训频率:
1、院级年度集中培训:每2 月1 次;遇相关上级主管部门培训通知的临时举行,主要由D1、D2医生参加。
2、科级培训:每2月1次,主要由D5和D4医生主持授课,D1、D2、
D3医生参加,医技科室类同。
(三)培训内容:
1、D1 医生:主要以执业医师需掌握各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
2、D2医生:主要以二级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如外科序列、内科序列等)
3、D3医生:主要以三级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即本专科的专科知识)
4、D4医生:主要以三级学科综合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即本专科的专科知识)
5、D5 医生:主要以三级学科危重、疑难疾病诊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
6、医技科室由各科室三基培训考核小组决定培训内容
(四)培训方式:
(1)院级:由医务部、人力资源部负责院级的“三基”培训工作。
(2)科级:科室培训考核小组负责科级本专业“三基”培训工作,并纳入医院继续教育管理体系,按照课时授予授课人、听课人继教学分。
医院培训考核小组定期进行检查评定,督查各科室“三基三严” 工作实施情况。
(3)具体:
A D1医生、D2医生:以院级、科级和自我学习为主要形式
B、D3医生:以科级、自我学习为主要形式
C D4 D5医生:主要以外出和自我学习为主。
三、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D1、D2、D3 D4医生及医技医生
(二)考核频率
1、D1、D2医生每2月1次
2、D3医生每半年1次
3、D4医生每年1次
4、医技科室中初级医生每年1 次
(三)考核内容:
与培训内容和总则中目的相对应
(四)考核标准
1、理论考试对象:年龄小于40 周岁中初级职称的一线人员。
2、技能操作考试对象:初级职称的一线人员。
(五)合格标准:
1 、理论考试80 分为合格分数线。
2、技能操作考试90 分为合格分数线。
3、遇特殊情况的依当次情况确定。
四、奖惩
(一)奖励
1 、每次理论笔试,第一名的奖励300 元,第二名的奖励200 元,第三名的奖励100 元。
2、以理论考试为主,技能考试待定。
(二)惩罚
1、理论和技能考试不合格者每次每人扣100 元。
2、考试不合格及缓考人员有一次补考机会,补考及缓考不合格者再扣罚200 元。
3、前一年度因个人原因缓考2次或缺考1次的D2医生延缓升入D3 医生1 年。
(三)其他:
1、培训参训率、考核合格率记入个人执业档案,纳入医师考核体系,作为医师晋升和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
2、培训参训率、考核合格率作为科室和个人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
3、科级三基培训考核完成情况作为院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
4、考试不合格(达到2 次)、三基培训参训率低于80%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由医务部、人资部负责与当事医生谈话。
5、三次考试不合格者,院内脱岗学习三个月,并扣发绩效工资。
五、补充
(一)医技科室医生主要以科室培训和自我学习为主,其类别参考D1-D5的分类。
(二)护理三基培训考核主要依照护理培训考核办法执行。
(三)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医务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