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3)
关于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投影:
张怀民,名梦得。
宋神宗元丰六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
曾筑亭于住所之旁,以纵揽江山之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
苏轼之弟苏辙亦有《黄州快哉亭记》,谓张怀民虽屈居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低级事务官)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罣碍(guàài佛教语。
谓凡心因迷成障,未能悟脱)于迁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有过人自制力和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四、品夜游之悟
师:请用原文说说:在那个有月亮的晚上,这两位心意相通同病相怜的文人,明白了什么道理?
投影: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以苏轼和张怀民的当时的心境和处境为出发点,用“闲”字组词,说说,闲人是什么样的人?你从“闲人”这两个字里品味出了苏轼的什么心情?
生:清闲的人,他当一个小官,没有什么事情做。
生:空闲的人,团练副使嘛。
师:清闲和空闲,其实都是因为他是一个贬官,贬官用一个带闲字的词语来说,就是赋闲。
从赋闲的人,你品出了苏轼什么样的心情?
生:悲凉,他其实并不想这么闲。
生:有闲情逸致的人。
他在有月亮的晚上,半夜里跑出来和朋友赏月。
师:半夜,你们一般在做什么?
生:睡觉。
看电视。
上网。
做梦......
师:而且是深秋的晚上,按农历来说,也就是星期天的晚上,如果那天有月亮,你们一定要出来看看,而且要想一想苏轼。
所以,老师给你一个建议,有月亮的晚上,不要总是睡得太早,以免辜负了如水的月色。
生:我觉得说成是闲情雅致更好。
我认为半夜赏月,是一件很高雅很文雅的事情。
生:悠闲的人,他们在庭中散步,可能还边走边聊文学啊,人生啊的话题呢。
生:我觉得苏轼在庭中散步的时候,可能觉得自己就和那轮月亮一样,不管有没有人欣赏,都没有关系。
即使被贬官了,也觉得很快乐。
就像我们学《老王》时候说过的一样,无论怎么样,日子都要过得像鲜花,一朵一朵绽放!
生鼓掌。
师:在221班上课,最让我期待的一点就是,我常常能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是啊,做人,就该像月亮一样,不管有没有人欣赏,
也要放射出最皎洁的光芒;做人,就该像苏轼一样,不管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活出最精彩的人生。
这样一种人生的态度,就是闲淡,淡泊名利,淡泊明志!我们把刚才的讨论总结一下,就会发现,闲人是一个无比丰富的内涵。
投影:
赋闲之人——贬谪的悲凉;
悠闲之人——漫步的自在;
闲适之人——赏月的欣喜;
闲淡之人——人生的感慨。
师:我们前面说过,苏轼是最有才华然而最倒霉的文人。
投影:
最有才
最倒霉
师:不过,历史上有才华而倒霉的文人,屡见不鲜。
杜甫不得志,哀歌致死;李白不得志,转而求仙访道;但是,苏轼与他们都不同,苏轼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况中,始终都活泼泼华丽丽地生活着。
所以,苏轼还应该添上一最——他是中国文人里边最乐观豁达人。
投影:
最豁达
师:他被贬在岭南这样的蛮荒之地,随时有可能感染瘴气,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再比如,有一天晚上他在山间行走,已经十分疲劳,而离家还很远,他突然悟到,人本是大自然
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何处不能歇息?于是倒地就睡,感到自己像挂在钩子上的鱼,忽然得到了解脱。
这个最有才,最倒霉,最豁达的人,自己称自己是一个——
投影:
闲人
五、寻人生之美
师:当然,谁也不希望摊上苏轼那样一个倒霉的人生,我也是。
但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我们像苏轼那样,拥有一种“闲人”的心态,那就能在最寻常的地方发现最称意的风景,在最不幸的日子里品咂幸福的味道了。
我们凡人怎样才能拥有这种“闲”的心态呢?
投影:
凡人怎样拥有闲人的心态?
师:老师给出四则探究材料,都是苏轼贬居黄州时的作品,请同学们任选一则材料,小组合作探究,说说你们的感悟。
投影:
材料一:苏轼《临皋闲题》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材料二:苏轼《浣溪沙》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材料三: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材料四:苏轼《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生:我们组探究的是第二则材料,休将白发唱黄鸡,我觉得要有闲人的心态,就要像苏轼一样,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即使年纪很大了,也要很乐观很豁达地生活。
师:这也类似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味道。
生:我们组探究的是第一则材料,闲者便是主人,对于江山风月,我们要抱着一种闲的心态,而不是一种占有的心态,这样就能欣赏到更多美景。
师:想想,我们以前学过一篇什么类似的文章。
生:周国平的《白兔和月亮》,当白兔占有了月亮,心情就不再闲适了。
师:是啊,不占有,也就不会失去,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了,就能得闲了。
生:我们组探究的是第一则材料,我觉得,要拥有闲人的心态,必须“自闲”,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放空,才能心容天地!
师:这种感觉,就是庄子所说的“独往天地精神相往来”!
生:我又想起了周国平的一篇文章,他说,现在的人,总是很忙,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喝茶也忙,吃饭也忙,喝咖啡也忙,我觉得,拥有闲者的心态,必须有自己独自的生活空间,有自己放松的地方。
师:是的,忙这个字,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忘心啊。
拥有闲者的心态,必须有自由的时间,以及由自由的时间所决定的自由的心灵。
生:我们组探究是是第三则材料的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句诗既是对这首诗的总结,也是苏轼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他觉得,在以后看起来,人生现在的风风雨雨,贬官也好,升官也好,都是过眼云烟。
师:这,会过去;这,也会过去,一切都会过去,不必太在乎,这就是闲淡,这就是淡定。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思考都很深入,而这些思考,都是由“闲人”苏轼引发的。
我们来做一个选词填空,进一步理解苏轼,理解闲人。
投影:
清闲空闲闲逸安闲闲淡闲情
其实,苏轼一点都不闲:他是中国文学史罕见的全才,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他肯定不空闲;他一生数次被贬,历典八州,辗转万里,
他肯定不安闲;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肯定不清闲;但是,在这样坎坷不平的人生之中,面对仕途得失,他闲淡处之;一生辗转万里,他不辍闲情;生活穷困不堪,他闲逸自在;这样的人,命运打不到,挫折折不弯,即使时间的流转千年万年,也黯淡不了他的熠熠光辉。
921年前的昨天晚上,也就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那个有月亮的晚上,苏轼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篇字约义丰的日记,更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师:有了这样的审美态度,即使在茫茫黑夜,我们也能在俯仰之间,独独在乎那一缕月色,而忽略那无边的黑暗!
投影:
春江月色图,画面明亮。
闲——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总是相通的!
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作品是永生的!
《记承天寺夜游》的艺术魅力在此,
所有文学作品永恒的生命活力也在此!
师:今天,是公元2012年11月22日,一个普通的日子,我们在岳阳县第八中学多媒体教室上了这样一堂课。
这个时空坐标系上的这一点,也会成为历史,那么,这一点,将会成为你人生中的重点,拐点,还是焦点,还是什么也没有留下,这些,留给你自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