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石油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修复研究 石油烃污染土壤[优质材料]
石油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修复研究 石油烃污染土壤[优质材料]
专业资料
生物相对活性较高的 土壤其自身降解石油 污染物的能力越强, 研究表明,石油污染 的土壤中三大类群微 生物相对数量细菌最 多, 放线菌次之,真 菌数量最少
21
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
物理 修复
化学 修复
生物
修复
专业资料
22
物理修复:
•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的焚烧法、热修复法、换 土法、隔离法、机械法等物理方法,要求高温、 机械设备或更多人力等,成本较高,而且没有 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主要是使污染物发生 了转移,还需要对污染物进一步处理。目前, 这些物理方法多应用于一些突发性紧急事件。 (焦海华等,12年)
分是主要的,即吸附等温 即分配作用起主导作用,
线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吸 吸附等温线表现线性吸附 附特征,此时,表面吸附 特征(楚伟华,06年)
占主导作用。
专业资料
15
石油在土壤中的迁移:
存在于水相中随水流可以相对自由
•
地向土层深处迁移或发生平面的扩
石 迁移态 散运动
油
逸散于气态环境中可由空气携带漂
在
石油向周围环境的迁移::
专业资料
18
石油在土壤中的光解:
• 对于在土壤环境中的石油类物质来说 ,光解反应 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 :
• ①经过分配作用逸散在大气中的部分 ,由于受到 直接的光照而发生有效的降解。
• ②在土层中的石油类物质 ,只有最表层的一小部
分可以受光照而发生降解。
绝大部分的石油类物质是滞留在土层的 ,所以 ,
含油污水的灌溉和农用药剂的 使用
汽车尾气的排放
专业资料
12
石油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迁移 吸附和解吸
光解
生物降解
专业资料
13
石油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
吸附机理
分配作用
在含水介质中,土壤有 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溶 解作用,类似于化学中 的相似相溶原理,附着 物和吸着质之间没有强 烈的相互作用。
作用于土壤矿物质的表
移,漂移过程中易于吸附在大气的粉
土
尘上,随着粉尘的降落而进入远离污
壤 中 的
染源的地表土壤,使污染物发生长距 离的迁移
状
态
吸附于颗粒物上的部分在一定时间内可
滞留态
能迁移的可能性小,但是在适当的外界条 件下,污染物会部分解吸,进入水相从而
发生迁移专。业资料
16
石油在土壤纵向的迁移:
石油烃在向下层迁移时,它的迁移速率以及可到达的深度 与土壤质地和石油性质(尤其专业是资料粘滞性)有密切的关系。17
石油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及修复研究
专业资料
1
目录
石油简介
石油进入土壤的途径
石油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石油的危害
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
专业资料
2
石油简介:
石油是现代社会的最主要能 源之一,被称作“工业的血 液”。石油又称原油,地壳 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专业资料
3
石油的物理性质:
• 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1.0g/cm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 大(30 ~ -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 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它们很少受到光照的影专响业资料而发生光解。
19
石油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
• 土壤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把石油类 物质中的一定组分作为有机碳和能量的来源,同 时将它们降解。
• 大量研究发现,石油类物质的可降解性是由其化
学组成决定的。例如,C10一C24的中等长度的链
烃降解速度相当快;而更长链的烷烃则不易降
专业资料
23
电修复法:
• 过程: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 在施加直流电后,形成直流电场,引起土壤孔隙 水及水中的离子和颗粒物质沿电场方向进行定向 的电渗析、电迁移和电泳运动,使土壤孔隙中的 水和荷电离子或粒子发生迁移运动。
专业资料
24
超声波降解法:
• 利用超声空化现象所产生的机械效应、热效应和化学 效应对污染物进行物理解吸作用、絮凝沉淀作用和化 学氧化作用,从而使污染物从土壤颗粒上解吸,并在 液相中被氧化降解成 CO2和 H2O 或环境易降解的小 分子化合物。
解,当分子量超过500一600,一般不作为微生物
的碳源。(徐玉林,0专4业年资料)
20
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
石油污染土壤的危害:加全,氮、pH速升效高磷,、全速磷效、
氮含量降低,且不同
改变土壤理化性质
土层间有机质、pH、 全氮、全磷、速效
磷、速效氮、速效钾
含量有显著差异
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对陆生植物的危害 对陆生动物的危害
专业资料
7
石油的元素组成:
C H S N O 微量金属元素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87%)和氢(11%-14%),
其余 1%~4% 则为硫(0.06%-0.8% )、氮(0.02%-1.7% )、氧
(0.08%-1.82%)及微量金属元素。
专业资料
8
关于石油你可能不知道的:
• 1.石油的荧光性:
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原油的
颜色非常丰富,有红、金黄、墨绿、黑、
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 含胶质、沥青质的含 量,含的越高颜色越
深。
专业资料
4
不同产地的原油主要的物理性质:
专业资料
5
石油的化学组成:
专业资料
毒溶 性解 依度 次由 增小 大到
大
6
原 油 的 馏 分 组 成 :
面,其作用力是各种化
表面吸附作用 学键力,如氢键、离子
偶极键、配位键作用的
结果
专业资料
14
• 原油浓度较低时,等温线 • 原油浓度较高时, Linear 中Linear部分是次要的, 部分是主要的, Langmuir Langmuir 和freundlich部 和freundlich部分是次要的,
• 张文等为研究超声波技术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因
• 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石油能使其振动面旋 转一个角度,这种特性叫做旋光度。
• 原因:某Biblioteka 有机化合物结构不对称,具有手 征性。
专业资料
10
3.石油的凝固性:
由于温度下降,由液态石油变为固态的现象。
采油过程中常见的结蜡现象就是原油的凝固
现象
专业资料
11
石油进入土壤的途径:
石油的泄漏和溢油
含油固体废物的随意堆置
• 石油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由于不饱和烃及其衍 生物的存在而产生荧光的特性叫做石油的荧光 性。
特点:a.激发光源停止,发光现象立即停止。
b. 浓度消光现象:低浓度范围下,发光强度 与浓度呈正比,但是浓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后, 发光强度反而降低,用溶剂稀释,发光强度 可以增加。
专业资料
9
• 2.石油的旋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