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12项百分之百)
1、输血前评估指征或检测指标 100%符合规范要求 2、用血适应证合格率 100%均达到相关标准 3、输血前相关项目检测率 100% 4、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 100% 5、输血申请单审核率为 100% 6、大量用血报批审核率 100% 7、输血治疗病程记录 100%符合规范要求 8、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为 100%。 9、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为 100%。 10、相关医务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处置规范与流
输血容易发生的医患纠纷种类及科室
种类: • 血型鉴定错误 • 急症创伤患者抢救输血时血液供应不及时造成患者死亡 • 疑难血型患者的血液输注 科室: • 急症科(急症内外科) • 产科 • 血液病科
急救输血的种类
• 外科(严重创伤)急症输血 • 内科急症输血(疑难输血)
急救输血依据的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专家共识
基础输血学 经输血传播性疾病、血液替代品和通用血研
究等。(4)
包括无偿献血宣传、献血者招募学、建立稀
献血服务学
有血型血液供者库、咨询、管理、护理和服 务等,以及后续相关配套的各方面服务工作。
(7)
包括血液采集、分离与制备技术(含单采技
术和造血干细胞制备);输血传播性疾病检
测技术;白细胞去除技术;血液辐照技术;
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指24 h内给成年人输注超过 20u红细胞;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 或1 h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1.5m1/kg/min 临床上,患者急性失血量达自身血容量的30%~50%时,往往需 要大量输血。
外科(严重创伤)急症输血
• 中国急诊医师协会:特殊情况紧急输血专家共识 • 中国创伤杂志2013年8月严重创伤输血专家共识
科室人员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临床输血流程,杜 绝违法输血行为;对于法律理解应透彻,根据实际情况在工 作中落实,做到任何工作流程都有制度可依。
导致急症输血纠纷发生的原因
1、输血治疗的及时性 2、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3、患者的预后情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侵权责任法 •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 山东省医院临床用血管理规程 • 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急救输血依据的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专家共识
• 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临床输血分会: 特殊情况下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
(1)对于RhD阴性的男性患者或无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若一时无法提供RhD阴 性的血液,且没有检测到抗一D,可输注ABO同型或相容性RhD阳性的红细 胞。
(2)对于RhD阴性且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包括未成年女性),原则上先考虑 ABO同型或相容性RhD阴性的红细胞;若一时无法提供RhD阴性的血液,且 没有检测到抗一D,可先输注ABO同型或相容性RhD阳性的红细胞进行抢救 。
• 选择适宜的病人,采用正确的血制品,在 恬当的时机以适合的剂量进行输血。
确定输血时应做些什么
1、病人临床情况得到怎样的改善 2、使失血减至最少以减少此患者的输血需要 3、决定输血前有无给予患者的其他 治疗,如静脉
内代替液或氧气 4、患者输血的具体临床或实验室指征(输血前评估)
5、患者输血的益处大于危险性(输血潜在风险) 6、如不能及时得到血液,有没有其他的措施供
输血技术学 病毒灭活技术;血液低温冻存技术;血液冻 干技术;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血小板配型
技术;组织配型技术;输血相关血栓与止血
检测技术;血液保存与运输技术等。(13)
3203225 3203230 3203299
临床输血学
包括全血、成分血、血液制品应用;临床输血适应 证与禁忌证;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 护理;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输血相关细胞治疗; 输血相关基因工程产品应用;血浆置换与单采治疗;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输血治疗和自体输血等。(9)
对于急症输血输血科关注什么
库存血量 怎样快速的将血液发到临床 充分显示医院输血科的应急反应能力 早一分钟发到临床就可能挽救一条生命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核心条款“★” : 27款
十九、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共计:1节6条21款
核心条款“★” :4款
19.4.3建立输血标本采集流程,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 19.5.1有血液贮存质量监测与信息反馈的制度 19.5.2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19.5.4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
相关的法律条文
发生医患纠纷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法律是《侵权责任法》 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
侵权责任法
第七章 医疗损害责任
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
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 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
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 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 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 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外科(严重创伤)急症输血
紧急输血策略:
(3)对于不立即输血就会危及生命的RhD阴性患者,即使检测到抗一D,也应先 输注RhD阳性血进行抢救。输注RhD阳性红细胞≤2 U者,应在输注后72 h内 肌肉注射RhD免疫球蛋白;输注RhD阳性红细胞>2 U者,应争取在72 h内使 用RhD阴性红细胞进行血液置换,之后肌肉注射RhD免疫球蛋白对抗残留的 RhD阳性红细胞。
紧急输血策略:
1 紧急同型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时,输血科接到紧急配血样本后 ,应立即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15—30 min内提供第一袋 (2U)同型相合性的红细胞。
2 紧急非同型输血:特别紧急情况下,可遵循配合性(相容性)输血原则,暂时选 用ABO和RhD血型相容的非同型血液,以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具体原则如下 :
选择 8、如发生急性输血反应,由经过训练的 医务
人员监测此患者并立即作出处理 9、患者的病历中和血液申请表中对输血的理由
记录是否完善
容易引起临床输血风险因素
• 输血感染疾病 • 输血前未进行输血评估 • 未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 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全或错误填写 • 输血指征掌握不严 • 输血记录不完善(包括输注时限) • 输血后未进行输血评价 • 遇有疑难血型输血时处理错误 • 紧急输血的原则掌握
一、在“320临床医学”下增设二级学科32032“输血医学” 二、在32032“输血医学”下设立三级学科“基础输血学、 献血服务学、输血技术学、临床输血学、输血管理学和输血 医学其他学科”(具体见下表)。
代码 32032 3203210 3203215
3203220
学科名称
说明
输血医学
包括输血免疫血液学、血型群体遗传学、HLA、
2、科室人员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临床输血流程, 杜绝违法输血行为;
3、对于法律理解应透彻,根据实际情况在工作中落实,做 到任何工作流程都有制度可依。
输血医学构建的相关法规依据
法 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临床 用血应制定用 血计划,遵循 合理,科学的 原则,不得浪 费和滥用血液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输血科马现君 2019年4月18日潍坊昌邑
讨论内容
• 输血医学的社会背景 • 怎样进行临床合理用血 • 紧急情况下的血液输注 • 输血科相关治疗情况
血液供应与临床用血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等待血小板救命
互助献血停止后,大量患者等待救命血小板
输血科的主要职责
• 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相应的工作 • 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 全心全意的为临床患者服务 • 避免输血纠纷 • 开展输血相关的新试验新技术
• 第六十条 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 承担赔偿责任:
•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 范的诊疗
•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 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 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输血管理学
血站管理包括一般血站管理和特殊血站管理;血站 质量管理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包括组织管理、资 源管理、业务过程管理和程序管理;血站信息化管 理等。临床输血管理包括临床用血管理和输血科 (血库)管理,包括组织管理、资源管理、输血治 疗全程质量管理、输血实验室管理、输血实验室质 量管理、血液管理、教学培训和科研管理、输血伦 理法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13)
法 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
规 章: 《血站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规范性文件: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 《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4*/27*)》
临床医生应怎样进行血液输注
• 第五十八条 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 机构有过错:
•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 的规定
•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侵权责任法
• 第五十九条 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 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 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 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程,知晓率100%。 11、成分输血率 100%达至相关要求 12、输血科和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 100% 13、自体输血率达到 35% 14、全院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输血继续医学教育达标率≥9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