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证券市场以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就不曾中断过。
AICPA第99号审计准则(SAS- 99)将财务舞弊划分为挪用资产和财务报表舞弊。
而CO S O发现在美国1997-2007年的上市公司舞弊中,典型的财务报告舞弊技术是多计收入和资产:超过半数的舞弊是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虚构收入;将近一半的欺诈行为是通过低估坏账准备,多计存货或长期资产价值的方式高估资产。
财务报告的舞弊直接导致了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证券市场信心的丧失。
下面就会计舞弊的信号识别以及如何进行指标分析进行阐述。
一、会计舞弊的具体信号识别综合A l b r e ch t gq舞弊风险预警信号研究以及S A S- 99对风险要素的论述,会计舞弊的具体预警信号主要有如下几类:(一)销售收入舞弊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分析表明对外报告的收入太高、销售退回和折扣过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明显不足;在对外报告的收入中,已收回现金的比例明显偏低;应收账款的增幅明显高于收入的增幅;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存货呈急剧下降趋势;当期确认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占过去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偏高;本期发生的退货占前期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偏高;销售收人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呈背离趋势;与收入相关的交易没有完整和及时地加以记录,记录的收入缺乏凭证支持或销售交易未获恰当授权;最后时刻的收入调整极大地改善了当期的经营业绩;销售交易循环中的关键凭证“丢失”。
(二)销售成本舞弊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分析表明对外报告的销售成本太低或降幅太大、购买退回和购货折扣太高;分析表明期末存货余额太高或增幅太大;与存货和销售成本相关的交易没有完整和及时地加以记录,或者在交易金额、会计期间和分类方面记录明显不当;记录的存货和销售成本缺乏凭证支持或与之相关的交易未获恰当授权;期末的存货和销售成本调整对当期的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存货和销售成本的关键凭证“丢失”;与销售成本有关的会计记录(如购货、销售、现金支付日记账)明显不相勾稽;存货和销售成本的会计记录与佐证证据(如存货实物盘存记录)存在异常差异;存货盘点数与存货记录数存在系统性差异;高级管理层逾越与存货和销售成本循环的内部控制。
(三)负债和费用舞弊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期后事项分析表明,在下一会计期间支付的金额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的负债,但未加以记录;仓库进出记录表明期末有验收入库的存货,但采购部门未能提供采购发票;有贷款但没有相应的利息支出,或有利息支出但未发现贷款;有租赁办公场所,但没有相应的租金支出;收入会计记录与客户函证存在重大差异;董事会已批准的贷款在会计记录中未得到反映;银行回函上载明的贷款没有在会计记录中反映;有租金支出,但没有租赁负债;向外聘律师支付了大额费用,但未确认任何或有负债;监管部门的公函表明公司可能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公司既未确认或有负债,也未有附注披露;公司设立了众多的特殊目的实体,且资金往来频繁;公司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频繁,委托付款或委托收款现象突出。
(四)资产舞弊的预警信号主要包括:缺乏正当理由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并将评估增减值调整入账;频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置换;重大资产剥离;在某个会计期间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准备;注销的资产价值大大超过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中包含了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或广告促销费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当期增加额与经过批准的资本支出预算存在重大差异,且未能合理解释;将亏损子公司排除在合并报表之外且缺乏正当理由;经常将长期投资转让给关联方或与关联方置换;频繁与关联方发生经常性资产的买卖行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政策显失稳健;重大资产的购置或处置未经恰当的授权批准程序;未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
二、会计舞弊的财务指标判定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并且同一行业的部分指标也具有可比性。
如果财务指标勾稽、均衡关系被打破,则可能预示着财务报告舞弊的存在。
(一)资产生产能力指标判定公司销售收入增长需要生产能力作为支持,而财务操纵则可能导致相应的生产能力异常超出可比公司,或者使生产能力的增长趋势超过行业可比公司的正常值。
比如经营净资产(经营性资产- 经营性负债)。
要考察公司经营性资产状况,的经营能力及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境,经营业绩滑坡。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该公司发行的证券会表现出非常谨慎的态度,认为公司经营已经出现了异常与困境,公司有在后续年度存在操纵的可能,因而值得重点关注。
(二)经常性销售指标判定在公司开展经常性业务销售活动的过程中,其财务操纵行为多会通过应收款项目反映出来。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应收票据、应收股利与应收利息受财务操纵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则容易成为公司进行财务操纵的工具,因此,重点通过这两个指标判定公司经常性业务活动是否存在财务操纵行为。
此外,公司经常性业务销售活动中的财务操纵行为还可能在成本与费用以及存货等会计科目上得到反映。
例如,虚假的销售活动可能使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而税金附加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也会失去应有的配比关系。
为此,应重点监测如下指标是否出现异常: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主营业务收入是否出现异常。
②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与流动资产的比率是否出现异常。
③存货、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是否出现异常增长。
④销售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管理费用与总资产的比率是否显著低于/高于行业可比公司,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在年度之间是否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
⑤存货与主营业务成本比率是否出现异常趋势。
⑥主营业务总体毛利率(与单项毛利率)是否异常低于/高于行业可比公司。
⑦当期支付的各种税费与应交税金的比例是否出现异常。
⑧公司支付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否出现异常趋势。
⑨当期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当期应付账款增加额之和与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是否出现异常趋势。
同时,还需要考察相关会计科目与财务指标之间的变动趋势,以便进一步分析上述指标所不能完全反映的财务异常情况。
(三)非经营利润指标判定公司财务异常表明,其他业务利润(包括营业外收支)也是上市公司财务操纵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托管经营收入往往被记入其他业务利润。
通过非经常性业务指标识别财务异常情况的方法尽管比较有针对性,但是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项目进行财务操纵一般需要其利益相关者(关联方)的支持。
在实际中,经常用盈利水平测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上市公司利润的贡献程度,如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递延资产、递延税项借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计提折旧不足、虚增无形资产等财务操纵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表明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下降,虚假资产增加,因此,考察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可以确定公司财务异常状况。
常用指标有:①流动资产与其他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是否异常(低于/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数据)。
②虚拟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是否异常(低于/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数据)。
③坏账准备率是否显著(低于/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数据)。
④固定资产折旧率是否显著(低于/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数据)。
此外,还应考察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是否正常,考察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通过潜亏挂账,不恰当地将费用资本化等手段虚增资产而导致的财务异常。
另外,根据美国印地安那大学比奈什教授的观点,审计人员还可利用一些关键性财务指数识别公司是否存在着盈余操纵嫌疑。
主要有如下财务指数:一是应收账款周转指数。
计算公式为:本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上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研究表明盈余操纵公司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别。
非盈余操纵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指数的平均值为1.031,而盈余操纵公司的平均值为1.465。
二是毛利率指数。
计算公式为:本期毛利率÷上期毛利率。
研究表明盈余操纵公司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毛利率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别。
非盈余操纵公司的毛利率指数的平均值为1.014,而盈余操纵公司的平均值为1.193。
并且当毛利率指数低于1时(及本期毛利率出现下降),表明公司进行舞弊的风险较高。
三是资产质量指数。
计算公式为:本期资产质量÷上期资产质量。
其中,资产质量=1-(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值)÷资产总额。
资产质量指数越大,表明公司将经营费用资本化的风险越高。
研究表明盈余操纵公司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资产质量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别。
非盈余操纵公司的资产质量指数平均值为1.039,而盈余操纵公司的平均值为1.254。
四是销售增长指数。
计算公式为: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研究表明,盈余操纵公司与非盈余操纵公司的销售增长指数存在着显著差别。
非盈余操纵公司的销售增长指数平均值为 1.134,而盈余操纵公司的平均值为1.607。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129忽略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