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Q C小组成果总结材料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工程公司QC活动成果报告梅州项目线路QC一、前言由我公司承建的500kV嘉榕送电线路工程新建铁塔基础共40基,其中部分基础是我国首次采用的斜插式挖孔桩基础。
【关键词解释】斜插式挖孔桩基础,专门针对受地形限制的山地而设计,桩身部分与常规直柱式挖孔桩相同,主柱部分与斜插式基础主柱相同,主柱为双面倾斜,坡度与塔身坡度一致,塔腿主材直接插入挖孔桩基础桩身的上端,省去塔座板及地脚螺栓,比常规直柱式挖孔桩更加经济,更加合理,既有直柱式挖孔桩的特点又降低了工程成本。
二、小组简介QC小组成员表小组成立日期2008年5月25日课题登记号GPEC/QCC/2008/030小组名称梅州项目线路QC小组小组类型创新型课题名称试验型斜插挖孔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索出勤率100%活动时间2008年5月~2008年8月活动次数12次小组成员表成员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或职称组内分工组长马兴炼男36专科副总经理/工程师负责小组工作开展副组长叶国文男33专科项目经理/工程师负责小组策划工作组员许茂生男36专科质量部经理/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工作组员龙伟坚男26专科项目经理/助工负责小组把关组员郑永穗男34专科土建质检工程师/助工质量监督检查组员陈志辉男26本科土建主管/助工负责小组技术工作制表:李基浓时间:2008年5月三、选择课题(一)问题的提出:由我公司承建的500kV嘉榕送电线路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斜插式挖孔桩基础(BXCW2型)。
在此类新型基础运用于工程之前,为获取相关研究数据,设计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专门委托我方建设6个用于静载试验的试验型BXCW2斜插式挖孔桩基础。
(二)确定课题:由于此类基础在国内首次采用,如何保障斜柱和桩身的质量以及角钢的高差、斜率等成为施工的难点,因此我们决定对斜插式挖孔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进行探索,所以选定课题:试验型斜插式挖孔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探索。
四、活动计划表4-1 小组活动计划表查阅相关规范及设计图纸,确定课题目标为:确保试验型BXCW2斜插式挖孔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目标值:(1)角钢顶面高差控制在5mm范围内;(2)角钢扭转、斜率分别控制在0。
、±1%范围内;(3)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计值C20。
六、方案的提出及确定最佳方案小组成员在马兴炼组长的带领下,开会商讨斜插式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评估,以确定最佳方案。
可行性分析1、桩身浇筑时,人员可进入桩内作业,砼浇筑质量可控性较高;2、主柱部分需到工厂定制生产,费用约250元/m,长度按计算,一根桩费用约:×250=625元;3、预制主柱安装由于位于山地,起重机械无法到达;4、按每立方米砼重计算,主柱重量约(×××),需搭设能承载此重量的平台,成本较高,安装调整难度大;5、施工工期8天(以完成一个基础计算);6、二次浇筑施工缝的处理使基础整体的衔接存在风险(上拔型)1、桩身浇筑时,由于已经插入的角钢占据桩内空间,人员未能进入桩内作业,砼浇筑质量缺乏可控性;2、插入角钢安装及调整方面,悬空安装,需搭建平台,工序复杂,操作难度大;3、施工工期11天(以完成一个基础计算);4、搭建平台使用的钢管,按市场价一天租费12元/m2计算,平台2m×2m=4m2,完成一个铁塔基础所需费用12×4×11×4=2112元(不含运费);5、一次连续浇筑无施工缝,对基础整体衔接无影响;6、角钢顶面高差、角钢扭转、斜率难控制。
1、桩身浇筑时,人员可进入桩内作业,砼浇筑质量可控性较高;2、插入角钢安装及调整时可利用一次浇筑时桩顶面作承载平台,操作简易;3、施工工期14天(以完成一个基础计算);4、制作一种专用调整工具价格约300元;5、由于无需搭建平台,节约了租用钢管费用;6、二次浇筑施工缝的处理使基础整体的衔接存在风险(上拔型);7、角钢顶面高差、角钢扭转、斜率较好控制,主柱部分砼强度有保障。
结论砼浇筑质量可控性高,安装调整操作难度大,成本高。
砼浇筑质量缺乏可控性,安装调整操作难度大,成本高。
砼浇筑质量可控性高,安装调整操作难度简易,成本低。
制表:蔡展明时间:2008年6月通过对试验型斜插挖孔桩基础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桩身与主柱现场二次浇筑成型方案具有质量可控性高、安装调整操作简易、成本低的优势,为此我们确定此方案三为实施方案。
七、方案具体化并制定对策表(一)方案三的具体分析实现桩身与主柱二次浇筑成型,并要确保其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关键控制点在于:1.插入角钢安装的误差控制;2.二次浇筑施工缝的处理;3.主柱部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二)针对以上关键控制点,小组成员进行认真、细致地讨论分析,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并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制定了如下对策表:表7-1 对策表制表:李基浓 时间:2008年6月八、方案实施过程1.角钢安装大体就位后,使用新设计的专用调节工具对角钢进行找正,如图8-1所示,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基础角钢立于坑内的混凝土垫块后,在主角钢上端的两个方向安装调正固定工具。
调整杆上端角钢与基础主角钢任意一螺栓孔相连,下端角钢通过固定装置在地面锚定。
安装调整杆后,使主角钢基本达到设计位置。
之后再利用调整杆上的花兰螺丝进行双向微调,使主角钢精确达到设计位置。
Ф孔外部钢管打孔,用M16螺栓固定丝管管图8-1 角钢找正调节工具角钢高低。
3. 在主柱顶面,取钢肢边露触点M1、M2,在立柱顶面连接划线M1M2,定出中点N 。
将仪器支于中心桩,对准线路方向归零,水平旋转45。
,查视线与主角钢背顶点、N 点二者连线是否重合,若重合则无扭转,否则需调整,如图8-2所示。
图8-2 测量角钢扭转示意图4.对角钢倾斜度(坡度)进行检测:如图8-3,使重锤自然下垂,重锤尾线紧贴插入式角钢顶端内缘,用钢尺水平量取距角钢顶端内缘h 高度处重锤尾线至角钢的水平距离x ,x/h 即为角钢倾斜值(坡度)。
沿对角线方向测量时,x/h 为对角坡度;沿角钢任一面测量时,x/h 为单面坡度。
施工测量时,h 值大于500mm 为宜。
效果检查: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后,我们成功地控制插入角钢安装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符合目标要求。
我们在2008年7月8日做了以下工作:为增强一次浇筑混凝土与二次浇筑混凝土的黏结性,桩身一次浇筑到位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在上表面绕挖孔桩均匀插入长度为200mm Φ10短钢筋,插入、伸出各一半,间距为110mm (如图8-4所示),并在混凝土接触面做毛面处理。
效果检查:施工逢接触牢固可靠,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我们从2008年7月10日开始做了以下工作: 1.主柱部分.模板加工及安装由于所插入的角钢顶端刚好位于主柱顶端,为预留出主柱浇筑用施工空间,我们在模板加工安装时做成了开口式样:将一对边模板裁短300mm ,如图8-5所示。
安装完毕后平面及立面如图8-6所示。
图8-3 角钢倾斜度测量示意图钢尺重锤x h角钢图8-4 混凝土接触面插钢处理示意图 实施二:二次浇筑施工缝的处理 实施三:主柱部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2. 主柱砼的二次浇筑及质量控制(1) 主柱部分砼浇筑前,我们先用清水将桩内接触面清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的碎布将积水吸干,最后均匀铺同水 (2) 灰比的水泥砂浆一层。
(3) 主柱部分砼浇筑时:① 将溜管从主柱上端楔形开口插入,并将振捣棒从楔形开口四个边角插入主柱内振捣,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② 加强现场的质量监督旁站检查,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检查每个班日检查3次,以确保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③ 当浇筑到楔形开口线时,改用水泥砂浆继续浇筑,砂浆稀度适度调整,并将楔形开口以上部位全部填充满; ④ 填充完毕后,将I 、III 面编号为①的模板块向内挤压使主柱模板结合严密,同时使柱顶部分砂浆充实饱满,随即将①号模板块支撑固定,并用小锤在模板外侧敲打,以增强混凝土密实度。
(4) 主柱部分砼浇筑后:① 将从开口线以上模板结合缝隙中溢出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
② 浇筑后12h 内派专人开始进行浇水养护,有部分基础不宜浇水养护的,采用塑料布覆盖的养护方法,且不小于14昼夜,以保证砼的养护质量。
效果检查:经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后,会同业主、监理等单位对已经拆模的基础进行检查,一致认为基础及施工逢外观表面光洁、无漏浆、接缝密实;混凝土试块经相关权威检测单位检测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九、效果检查(一)目标值实现情况小组成员通过对完成后的6个试验型BXCW2斜插式挖孔桩基础进行现场实体检查及养护28天试块报告显示,得出数据如下:图8-5主柱模板加工示意图图8-6 模板安装完毕后平面及立面示意图表9-1 斜插挖孔桩基础质量检查结果表序号 基础位置 角钢高差(mm ) 角钢扭转 角钢斜率(%)基础强度(Mpa )基础及施工缝外观 1 1#BXCW2 4 无 + 表面光洁、无漏浆、接缝密实 2 2#BXCW2 3 无 23 表面光洁、无漏浆、接缝密实 3 3#BXCW2 2 无 24 表面光洁、无漏浆、接缝密实 4 4#BXCW2 3 无 + 表面光洁、无漏浆、接缝密实 5 5#BXCW2 4 无 + 表面光洁、无漏浆、接缝密实 66#BXCW22无23表面光洁、无漏浆、接缝密实制表:郑永穗 时间:2008年8月由上表的数据可知,小组经过近4个月的攻关活动,完成了课题,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经过班组级、项目部级和公司级三级检查验收,6个试验型BXCW2斜插挖孔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均达到目标值。
1.成型后插入角钢的高差、斜率均控制在5mm 、±1%范围内,角钢无扭转。
2.二次浇筑施工缝处理能严格按相关规范及要求执 行,施工缝接触牢固可靠。
3.主柱部分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C20,外观质量无缺陷、表面平整光滑。
(二)技术效益通过本次攻关活动,使我们积累了第一手的斜插式挖孔桩基础施工经验,总结了一套系统的施工方法,为今后顺利完成工程实际当中的斜插挖孔桩基础施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经济效益 表9-3-1 斜插挖孔桩基础与直柱挖孔桩基础材料量比较单1# 2# 3# 4# 5#单位:mm54目标值实际值2022.5161718192021222324目标值实际值单位:Mpa-101设定目标值角钢斜率设定目标值表9-3-2 斜插挖孔桩基础与直拄挖孔桩基础综合费用比较说明:上述费用含材料费、安装费?运输费(小运400米,汽运10公里)。
材料价格以预算价格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