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完整版)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学校、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病例 该如何处理?
室内经常性 通风消毒
“0”病例报告 制度(必要时)
报告 记录
发现 传染病病例
加强晨检 病例排查 病因追踪
配合CDC调查 采取相应措施
隔离传染源 追踪病情变化

同一班级或年级内短 期内出现多人请病假
校传Leabharlann 染学校内就餐人员中,有 2人或2人以上在进食后
病 发生腹痛、腹泻等症状
本病为自限性,自然病程1~2周,视力无损害, 角膜无基质浸润,一般无后遗症。
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flu)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 ✓ 传染源是流感患者。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
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 物而传播。 ✓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 ✓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 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 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 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学校如何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开展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定期开展体格检查,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制度
经常性的预防措施 1.建立传染病相关的规章制度,如传染病管理和责 任追究制度 2.指定专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登记及报告工作度 3.落实晨检制,认真开展病因追踪工作 4.加强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 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 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是近30 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 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它的病原体是新型肠道 病毒70型(EV70)或柯 萨奇病毒A24型变种 (Cox24v)引起的。
因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加之成人隐性感染者成为传染源的现象大量发生, 因此防控难度很大。
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 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 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 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 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
伴随症状:发热(38~40℃不等)、头痛、食欲 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症状。
近期疫情
近期疫情
水痘
特征:
1. 皮疹先出现于躯干、头部,逐渐漫延及面部, 最后达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2. 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丘疹→水泡→ 结痂。皮疹分批出现,各种皮疹同时存在。 3.水疱呈米粒至豌豆大小,圆型,周围有明显红晕, 疱疹壁薄易破,初呈清澈水珠状,后稍混浊。
空气飞沫传播,亦可经皮肤伤口和 产道等感染。人群普遍易感。5~15 岁为高发年龄。潜伏期为2~3日。 ✓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 较多。
主要临床表现
✓ 起病急骤并出现发热、 咽痛;病后24小时内 出现全身弥漫性鲜红 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发病初期舌有白苔、 肿胀的舌乳头凸出, 俗称“草莓舌”: 2~3日后,舌苔脱落 舌面光滑呈绛红色, 称“杨梅舌”。
H1N1流感) 、流行性腮腺炎、流脑、水痘、肺 结核; 消化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甲肝、痢疾、霍乱 等 虫媒传染病:乙脑 接触传染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麻疹
特征: 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压之退 色,疹间皮肤正常,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
伴随症状:发热症状重(39~40℃)、 上呼吸道 炎、眼结膜炎等。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郑州市二七区疾控中心 姜青松
主要内容
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 学校、托幼机构如何做好传染病防控 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制度 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几大误区
学校、托幼机构 常见传染病
学校易发生何种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麻疹、风疹、流感(含甲型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期
麻疹 :出疹后5天; 风疹 :出疹后7天; 流行性腮腺炎 :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约3周 手足口病 :10天。 流行性感冒 :热退后2天; 水痘 :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14天 流脑 :发病后7日 乙脑 :隔离至体温正常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症状完全消失,至少7日。 猩红热:6天。
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 三天”。
风疹
特征: 首先在耳后出现粉色或红色的细小的皮 疹,然后皮疹发展成一大片红色片状斑块,向 前额乃至全身发展。
伴随症状:枕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发烧等。
流腮
特征: 1. 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状如梨形, 2. 皮肤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
✓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 流感病毒菌株的变异很大。每年可能爆发和 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故流感疫苗应每年接 种一次。
✓ 日本法律规定,3~17岁每年均常规注射流 感疫苗。
✓ 我国近几年开始在全国推广注射流感疫苗。
猩红热scarlet fever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 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主要经
伴随症状: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 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 征。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 (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oxA16)等, 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 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立即报告专职(兼职)卫 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 疫情报告人及学校卫生工 作主管领导
在同一宿舍、同一班级或 楼层内短期内出现相同症 状的学生
临床表现: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2小时~ 48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自觉眼不适感1-2 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明显眼刺激症状, 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 流泪。眼 睑水肿,睑 、球结膜高度充血。耳前淋巴结肿大, 有压痛。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 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