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ppt
7
流行性感冒
临床表现
以发热、头痛、肌肉酸
痛、乏力、鼻炎和咳嗽为主
要症状。其中突发高热是流
感的一大典型症状,患者体
温一般高达39~40℃,而且高
热往往要持续3~4天。流感能
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
患)或者引起肺炎,老年人
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体质
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
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8
流行性感冒
7、学校做好晨检工作,及早发现发热病症学生和教职 工,并劝告求医。患流感的病人应劝其休息,停止上 学、上班。患流感后应进行隔离,隔离至热退后48小 时方能回校上课。
10
流行性腮腺炎
定义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
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
道传染病,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
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
生感染流行。
传染源
人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唯一
宿主,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都会
传播病毒。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
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流行性腮腺炎
的潜伏期为8—30天,平均18天。
11
流行性腮腺炎
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
咳嗽、打喷嚏或者是交谈时,口腔、鼻腔或喉部的唾液会 感染其他人。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腮腺炎患 者未洗手的情况下接触物品或表面,易感者再次接触同样 的物品或表面,且用手再接触自己的嘴巴或鼻子后,可能 会感染病毒。
乏特异性免疫力而成为这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儿童及青少年 由于未养成个人良好卫生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身体抵抗力 及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因而较容易受到传染病原体的侵袭。
3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手足口病 水痘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红眼病)
4
流行性感冒
定义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主 要是指人群中,由普通流感病 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流感传染性强,传 染迅速,会导致每年的流行、 流感和普通感冒(上感俗称伤 风或感冒)是不同的疾病。流 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而普 通感冒是有多种病原体(多种 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 等)感染所致。
5
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
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流感病人。流感潜伏期常 见为1-3天,最短数小时,最长4天。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为呼吸道飞沫近距离
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也可能存
在空气传播。该病毒传播迅速,在养老院、学校、
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暴发。我国华南
地区全面均有流感活动,但秋冬季和次年夏季可
2
传染病基本知识
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和昆虫。
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下一位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
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每种传染病可经过一种或多种途径 传播。
易感人群: 指易受传染病病原体侵袭的人群,往往对某种传传染病缺
1
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定义 传染病:是有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
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这些病原体能 通过多种途径从一个传染源(例如:病人、病畜 等)传给其他人或动物,使其感染同样的疾病。
二、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传染
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通常必须依靠传染源座 位载体,通过适当的途径感染其他易感者
2、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
的分泌物。 4、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
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 5、彻底清洁患儿用过的玩具和家具 6、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应从起病到
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
17
手足口病
预防要点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3、经常开窗通风,适量运动、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
劳 4、咳嗽、打喷嚏要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流感病
人要佩戴口罩 5、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尽量佩
戴口罩
9
流行性感冒
6、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 最有效的方法。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因此流感疫 苗必须每年接种才有效,最佳疫苗接种时间为流行高 峰季节到来前的每年12月至下年度3月。当然在流感 高峰季节接种流感疫苗也能达到减少发病、减轻病痛。 避免并发症的作用。
14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危害 青春期男性患者有时并发睾丸炎,发生率平
均为20%。睾丸炎常发生腮腺炎起病后4-5天, 可发生一定程度的不育,其发生率约为10%。 青春期女性患者5%可并发卵巢炎,症状多较轻, 不影响受孕。
15
16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18—24月龄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一剂含 腮腺炎成分疫苗(如麻腮风疫苗)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
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 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病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 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12
流行性腮腺炎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方式 在温带地区,冬春季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高
发季节。在许多国家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性脑 膜炎的主要原因,主要侵害对象为5-9岁儿童。
13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症状
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 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 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 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 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 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 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 显。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 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7-12日。
出现两个流行高峰。
6
流行性感冒
易感人群 流感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但由于病毒的
异变性,因此,每年均需接种疫苗才能有效预防流 感发生。流感对当年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普遍易 感;当病毒发生变异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年 已接种流感疫苗人群预防流感的效果;当病毒的变 异导致全新病毒的出现时,人类普遍对其易感,这 是极易造成流感的大流行
定义
手足报导,由肠道
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
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
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
等部分的皮疹、溃疡,个
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
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
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
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
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
EV71型最常见。
18
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