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政治学原理习题集

2016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政治学原理习题集

政治学原理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15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A )
A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B社会共同体
C国家机关的总和 D上帝的意志
2、我国的国家机构形式是( A )
A 单一制 B复合制 C 联邦制 D邦联制
3、构成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国家)最重要的因素是( D )
A 领土 B人民 C 政府组织 D完整的主权
4、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D )
A 全国人大 B国家主席 C 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5、国体是指( C )
A 国家机构形式 B国家政权形式 C 国家的阶级性质 D国家的强弱
6、美国两大党之间的角逐主要是围绕(A)
A 总统选举 B参议院选举 C 众议院选举 D最高法官任命
7、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 B )
A 国会议员 B政府首脑 C 参议院议长 D联邦法院法官
8、多党制最早产生于( B )
A 德国 B法国 C 英国 D荷兰
9、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 B )
A 民主集中 B三权分立 C 地方自治 D议行合一
10、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趋于扩大的国家权力是( C )
A 立法权 B司法权 C 行政权 D参与权
11、下列名词中属于政体的研究范畴是(A )
A 君主立宪制 B多党合作制 C 单一制 D院外活动
12、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 B )
A 思想领导 B政治领导 C 组织领导 D经济领导
13、哪一国家在独立战争后的制宪会议最早正式采用了三权制衡的原则?( A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4、共和政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C )
A最高国家权力事实上集中在君主一人 B君主没有任期限制
C最高国家权力通过选举产生 D君主一般是世袭的
15、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D )
A 全国人大 B国家主席 C 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二、判断题(10题)
1. 无产阶级政党组织领导的核心是干部问题。

(√)
2. 国际政治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行为主体是人民群众。

(×)
3. 国家的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关系是政治职能先于社会职能存在。

(×)4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 ×)
5. 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中属于隐形文化和深层因素的是政治心理.。

( √ )
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 √)
7.政治的活动是科学,这表明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

(√ )
8.无产阶级专政最根本的保证是工人阶级领导。

( ×)
9.《君主论》一书的作者是马基雅维里。

(√)
10.一个阶级行使和掌握政权的根本标志是建立特定性质的政治制度。

(√ )
三、简答题(5题)
1. 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答:(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A、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
B、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C、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2.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1)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是实现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有效形式。

(2)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是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主要手段。

(3)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是阻止工人阶级政党和其它劳动者政治派别产生、发展、参政、执政的工具。

3.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形式要件有哪些?
答:(1)以宪法确认和保障全体公民的自由、平等的制宪权。

(2)拥有宪法至上的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以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并以宪法配置国家权力。

(4)以宪法确认国家权力的正当程序,并使国家权力从形式上获得合法性。

4. 如何理解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答:马克思曾说“宗教是鸦片”,这一度成了很多人打击宗教的有力武器。

后来钱钟书找到了它的原话:“宗教乃人民对实际困苦之抗议,不啻为人民之鸦片。

”原来,在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鸦片是一种镇痛剂,可以解忧止痛,息灭人们的痛苦。

用它来比喻宗教,是就宗教功能而言的,并非指宗教的本质是一种毒品。

因此我们应该要正确的理解“宗教是鸦片”这个观点以及明白宗教的一些作用。

5.试结合政治文化,论述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答:1.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精神现象,是由一定阶级、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政治文化的这一定义,包含如下要点:
(1)政治文化的主体是政治共同体的成员。

政治共同体的成员既可以是政治行为群体,如民族、阶级、政党、社会团体;也可以是政治行为个体,如政治领袖、个体的公民等。

(2)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基础和以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

(3)政治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特别是群体政治文化的形成更是如此。

因此,一个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通常都具有长期的历史过程,其政治心理经过
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特定的心理定势,其政治思想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政治思想传统,其政治价值观经过长期的发育养成,形成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

同时,长期形成的政治文化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倾向和行为方式产生持久的影响。

(4)政治文化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它在一定的政治思想与政治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政治态度、情感等政治心理,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而对政治制度、政党与政府政策、政治领袖等政治现象作出评价和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正在建设发展中的文化,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中来总结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本质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反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地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因此也就必然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灵魂。

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功能实现的精神和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2)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将“以人为本”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确定为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出发点,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与执政理念上的重大发展。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3)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生命所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的主体是公民。

因此,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4)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人类文明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文化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只有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依据中国当代的实践去创新和发展,才具有中国特色。

在当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冲突中,也只有保持和发扬传统,中华文化才能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同时,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先进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但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政治经济制度、政治价值观念等,则是需要批判和摒弃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