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

近代史纲要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专题一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B)A. 政治控制B. 军事侵略C. 经济掠夺D. 文化渗透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者是( C )A. 美国B. 英国C. 俄国D. 法国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瑗珲条约》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的最早的租界是在(C)A. 广州B. 南京C. 上海D. 重庆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C)A. 日本侵略军B. 俄国侵略军C. 英法联军D. 八国联军6.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B)A. 赔款B. 把持中国海关C. 制造舆论D. 进行宗教宣传7. 有人说,英国是用三样武器打开中国的大门的,其使用的先后顺序(A)A 商品→鸦片→炮舰B 鸦片→商品→炮舰C 商品→炮舰→鸦片D 炮舰→鸦片→商品8.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A)A.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B.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C.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9.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D)A.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B. 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C. 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D.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10.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A)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 君主立宪制D.宗族家长制11.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D. 英国输华商品激增12. 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A)A. 林则徐B. 魏源C. 龚自珍D. 郑观应13.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A)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4. 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A)A.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B. 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C. 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D. 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15. 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总根源的是(A)A. 帝国主义B. 封建主义C. 官僚资本主义D. 民族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ABCD)A. 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B. 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C. 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D. 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2.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ABCD)A.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B.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三重压迫C.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D.集中、便于组织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AC)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包括(ABCD)A. 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B.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C.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D.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阐明理由)1.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答案:错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2. 鸦片战争后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答案:对鸦片战争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人事任免权等。

但是任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主权。

四、问答题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案:(1)社会性质的变化: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革命性质的变化:农民战争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任务:反封建变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答案: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3.为什么说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近代中国社会一切灾难的总根源?答:(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劫财富,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国家变成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

(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阻碍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造成内战频发。

(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的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丧失经济上的独立,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经济形态,导致近代中国经济的更加落后和人民的更加贫穷。

(4)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列强大肆宣扬奴化思想,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2)经济技术的落后:落后的封建农业国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的对抗。

教训;(1)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落后就要挨打。

专题二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做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A. 冯桂芬B. 马建忠C. 王韬D. 郑观应2.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主要目的是(B)A. 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B. 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C.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D. 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论述不正确的是(C)A. 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 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 洋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D. 洋务运动失败是必然的4.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这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C)A. 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相当强大B.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 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日趋成熟5.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A)A.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B.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D. 革命派与洋务派的论战6.下列关于戊戌维新运动论述不正确的是(D)A.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B.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C.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D. 戊戌维新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7.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A. 中国同盟会B. 中华革命党C. 兴中会D. 光复会8.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 建立民国、平均地权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9.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舆论阵地是(A)A. 《民报》B. 《新民丛报》C. 《时务报》D. 《国闻报》10.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D)A. 湖南B. 湖北C. 广东D. 四川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B)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训政纲领》12.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A)A. 二次革命B. 护国战争C. 护法战争D. 北伐战争13.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D)A. 帝国主义的破坏B. 南京临时政府的涣散和软弱C. 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D.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4.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是(B)A. 推翻了清王朝B. 结束了封建帝制C. 促进了思想解放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A)A. 戊戌维新运动B. 洋务运动C. 辛亥革命D. 太平天国革命二、多项选择题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包括(ABCD)A. 兴办近代工业B. 建立新式海陆军C. 创办新式学堂D. 派遣留学生2.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报纸有(BCD)A. 《民报》B. 《时务报》C. 《国闻报》D. 《湘报》3.1902年至1911年,在我国发生的爱国运动主要有(ABCD)A. 拒俄运动B. 收回利权运动C. 保路运动D. 抵制美货运动4.20世纪初,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书籍纷纷涌现,其中包括(ABD)A.《革命军》B.《警世钟》C.《变法通议》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阐明理由)1.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在思想上的首次正面交锋是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答:错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在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锋是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内容: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现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2.新三民主义学说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答:错三民主义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实行民族革命。

内容:反满、独立。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政治革命,也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内容: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

四、问答题1.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答:(1)兴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2.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答:内容: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现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3.试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答:(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实行民族革命。

内容:用革命方式推翻满清王朝、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没有明确的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政治革命,也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