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方法主要依据:( A )
A.体重
B.身长
C.年龄
D.体表面积
E.成人剂量
2、沐浴时防止水温过高,水温宜()℃或用()测试水温:( B )
A.25-35 手背
B.38-40 腕部内
C.25-35 腕部内
D.38-40 手背
3、婴幼儿喂奶、喂药时宜取()卧位:( C )
A.头低侧
B.平卧位
C.头高侧
D.直立位
4、小儿高热惊厥出现的时间在发热开始后()h内:(B )
A.6
B.12
C.24
D.48
5、迅速控制惊厥的首选药物是:(C)
A.安定
B.甘露醇
C.苯巴比妥
D.力月西
6、为了防止患儿发生窒息对昏迷、神志不清醒的患儿头要(),以免误吸:(B )
A.低位
B.偏向一侧
C.平卧
D.高位
7、幼儿分离性焦虑三期不包括:(C )
A.抗议期
B.失望期
C.沉默期
D.否认期
8、患儿对母亲的依恋变得十分强烈,对住院误认为是惩罚,而且害怕被父母抛弃是()患儿的住院反应:(A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9、下面不是学龄前期对住院的反应是:(D )
A.分离性焦虑
B.惧怕陌生环境
C.怀疑被遗弃和受处罚
D..退化
10.加强儿科健康教育要求责任护士在患儿入院()天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 C )
A.1
B.2
C.3
D.4
11、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的依据是:(E)
A.颈部强直
B.全身性惊厥
C.婴儿前囟隆起
D.头部CT检查
E.脑脊液中找到致病菌
12、除新生儿外,以下哪项脑脊液检查是不正常的?(E)
A.压力0.69~1.96KPa
B. 白细胞数0~5×106/L
C.糖定量为2.2~4.4mmol/L
D.蛋白定量为0.2~0.4g/l
E.氯定量为90~100mmol/L
13、哪种神经反射出生后即有且终生存在?(D)
A.拥抱反射
B.觅食反射
C.腹壁反射
D.膝腱反射
E.握持反射
14、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B)
A.癫痫
B.硬脑膜下积液
C.脑室管膜炎
D.脑积水
E.失明
15、脑的重量和年龄的关系,错误的是 (E)
A.出生时脑重370g,占体重的1/9~1/8
B.6个月时脑重600~700g
C.2岁时脑重900~1000g
D.成人脑重1500g,占体重1/40
E.4岁时脑重接近成人
16、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握持反射生后3~4个月消失
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
C.6个月以后巴氏征阳性属于病理现象
D.3~4个月小儿克氏征阳性属于生理现象
E.新生儿提睾反射不易引出
17、哪一项不符合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 (E)
A.压力增高
B.外观混浊
C.白细胞数>1000×106/L
D.蛋白增高
E.糖、氯化物正常
18、下列符合小儿神经系统特点的是(B)
A、小儿脑皮质与成人厚薄相似
B、小儿髓鞘形成不全,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且易泛化
C、小儿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耗氧量的30﹪
D、小儿脊髓的发育快于运动发展的功能
E、小儿脊髓在出生时发育很不成熟
19、新生儿时期脊髓末端的位置是(A)
A、第3腰椎
B、第1腰椎下缘
C、第2腰椎下缘
D、第1腰椎上缘
E、第4腰椎
20、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脑膜炎是(C)
A、病毒性脑膜炎
B、流行性脑膜炎
C、大肠杆菌脑膜炎
D、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E、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21、新生儿建立第一个条件反射与( )有关(A)
A、进食B、睡眠C、拥抱D、排泄
22、脑膜刺激征包括(ABC)
A、颈强直
B、屈髋伸膝试验(Kernig征)
C、抬颈试验(Brudzinski征)
D、巴彬斯基(Babinski)征
23、神经系统辅助检查包括(ABC)
A、脑脊液检查
B、脑电图和主要神经电生理检查
C、神经影像学检查
D、反射检查
24、一般把肌力分为6 级,可见轻微肌收缩但无肢体移动,肌力为( )级:(C)
A、5级
B、0级
C、1级
D、2级
25、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握持反射生后3~4个月消失
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
C.6个月以后巴氏征阳性属于病理现象
D.3~4个月小儿克氏征阳性属于生理现象
E.新生儿提睾反射不易引出
26、以下哪项属于中枢性面瘫( A )
A. 上运动神经元
B. 全面肌瘫
C. 起病急,有受凉史
D. 味觉可有障碍
27、以下哪项属于周围性面瘫( B )
A. 上运动神经元
B. 全面肌瘫
C. 伴发症状常有,如偏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