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全版《革命者教义问答》

完全版《革命者教义问答》

转载:《南方周末》1998年6月12日解密新闻密档解读曾影响列宁、斯大林仍未解密,略有披露的《革命者教义问答》□鉴真《革命者教义问答》一书(作者是俄国革命史上不能不提的涅恰耶夫1847-1882)被认为是俄国革命者的"圣经",但迄今仍未解密。

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斯大林秘闻》(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根据原苏联秘密档案撰写)对该书有所称引,并断言"离开了特卡乔夫,离开了《革命者教义问答》,那就既无法理解本书的主人公(指斯大林),又无法理解20世纪俄国的整个历史。

"这里有摘自《斯大林秘闻》的解读段落,读者或能窥一斑以见全豹,并进而理解俄国的革命逻辑。

俄国革命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本国的评价是:"奴隶之国,自下而上全是奴隶。

"农民奴隶般顺从,部分是由于在农村占统治地位的古老的土地占有方式----村社。

这种方式在西欧已经被消灭。

单个的农民并不拥有土地权,土地属于全体农民----村社。

村社通过集体方式决定一切。

任何一个富有造反精神的个人都融化在这个愚钝、恭顺的集体中。

俄国沙皇很珍惜村社。

同沙皇一起珍惜村社的,还有头一批革命者。

如果说,沙皇从村社中看到了伟大的过去,那么,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些俄国早期的激进派从中看到了伟大的未来。

集体所有制、集体作决定,这些恰恰是使俄国能越过无情的资本主义,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的社会机制。

只要让没有文化的农民革命化就行了。

需要一批鼓动家--新的使徒。

俄国革命者的福音书----著名小说《怎么办?》的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呼吁道:"让俄国拿起斧头吧。

"这样就出现了民粹主义学说。

民粹派相信人民,相信愚钝的俄国农民潜意识中的社会主义。

沙皇和革命者都对。

没有村社意识,既不可能有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也不可能有布尔什维克此后在俄国的胜利,虽说革命者同现实的人民的第一次相会结果是悲惨的。

1874年,几百名年轻人(多半是有钱人家的子弟)搞了假身份证,化名下乡去号召俄国农民暴动。

但这种"走向人民"引起的结果是农民的惊恐。

这批例霉的使徒多数被警察或是农民自己抓了起来。

这时,革命思想在知识分子中蓬勃发展。

彼得·特卡乔夫成了俄国民粹派的一个主要思想家。

……他发表了一种新的主张。

他认为,为了革命成功,根本用不着搞全国的人民起义。

革命是少数人的事,一群革命领袖搞一次成功的密谋活动,就能使革命胜利。

他们应当夺取国家政权,然后才去改造已习惯于奴隶般服从的俄国社会,让俄国人民全速奔向社会主义光辉未来。

但是,为了光辉的未来,要消灭大多数居民,因为他们不够开明,会妨碍奔向社会主义天堂。

革命民粹主义有一批中坚分子,其中之一就是米哈伊尔·巴枯宁----俄国无政府主义之父。

巴枯宁的思想就成了秘密社团"人民惩治会"之缔造人涅恰耶夫写的名著《革命者教义问答》的基础。

《教义问答》要求:抛弃文明世界的法律,"我们的事业是恐怖的,四处破坏"……要冷酷无情,但不要期待宽恕,要准备赴死。

为了破坏现制度,要深入社会各界,包括警察……驱使富人和有影响的人服从自己。

想尽办法加重人民的苦难与不幸,使之忍无可忍,促其起义。

最后,同犯罪分子结成同盟:"同俄国唯一的革命者们----野蛮的匪盗世界联合。

""每个有觉悟的革命家手下应有若干个二三流的革命者,即不太有觉悟的革命者。

他应当把他们看作归他全权支配的总资本的一部分。

"《斯大林秘闻》在后面描述斯大林的革命活动时,还屡次援引过《革命者教义问答》如下句子:革命者是命中注定要灭亡的人。

同俄国唯一的革命者们----野蛮的匪盗世界联合。

对同志的评价只能看他对事业的利弊。

毒药、刀子和绳套是革命的圣物。

打入社会各界,包括警察。

另据俄苏问题专家蓝英年先生说:虽然列宁曾建议出版涅恰耶夫的全部著作,但苏联自建立至解体未曾出版过。

《革命者教义问答》现在仍藏在未能解密的"总统档案"里。

蓝先生读过不少著作经常引用《问答》的几段话:革命者是注定灭亡的人。

他既无个人需要,也无个人事务、感情、依恋、财产,甚至名字。

他身上的一切都被唯一的兴趣、唯一的思想、唯一的热情----革命,所吞没。

他在内心深处,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行动上,同社会习俗、整个有教养的社会及其全部准则、礼仪、通行的规则和这个世界的道德观念彻底决裂。

他是这个世界不共戴天的仇敌。

如他仍生活其中,就是为了更有力地毁坏它。

革命者蔑视任何尊严,拒绝和平科学,把它留给未来的一代。

他只知道这种科学,那就是毁灭的科学……他蔑视社会舆论……凡是能促使革命胜利的对他都是道德的。

凡是妨碍胜利的都是不道德的和有罪的……如他尚存有亲情、友谊或爱情,对他则极为不利;如这些关系束缚住他的手脚,他便不是革命者。

1869年9月,涅恰耶夫在莫斯科创建"人民惩治会"或称"斧头社",要求社员无条件地服从他的意志。

有个大学生社员伊凡诺夫反对他的方法,当即被他亲手杀害。

案发后涅恰耶夫被捕,过后的审判轰动一时。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群魔》(有中译本),即以涅恰耶夫案为蓝本,值得一读。

《革命者教义问答》革命者对自己的态度第一条第一条革命者是自我献身的人。

他没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事务、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财产,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

他的一切都融汇在唯一仅有的利益、唯一的思想、唯一的激情——革命之中。

第二条他从内心深处,不仅在言论上而且在行动上与公民秩序、与整个文明世界及其一切法律、礼节、惯例和道德断绝任何联系。

他是这个文明世界的无情敌人,如果他继续生活在这个文明世界之中,那只是为了更可靠地破坏它。

第三条革命者鄙视任何学理主义,拒绝世俗科学,而让后辈去研究它。

他只知道一门科学—破坏的科学。

他研究机械学、物理学、化学、也许还有医学,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且只是为了这个目的。

他为了这个目的日日夜夜地研究一门活的科学——人,现在的社会制度在一切阶层中的性质、状况和全部条件。

目的只有一个——最迅速、最可靠地破坏这个丑恶的制度。

第四条他鄙视社会舆论。

他鄙视和憎恨目前社会道德的一切动机和表现。

对他来说,凡是促进革命胜利的东西,都是合乎道德的。

凡是阻碍革命胜利的东西,都是不道德的和罪恶的。

第五条革命者是自我献身的人,他对国家和整个等级制的文明社会是无情的;他不应该期待对自己有任何宽恕。

在他和社会之间,存在着秘密或公开的、但是不间断和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战争。

他应该学会经得起拷打。

(唯一网络全文)涅恰耶夫:《革命者教义》2008-08-21 16:00:52 来自: 吕蕤冰 (合肥)【蕤冰按】网络上没有涅恰耶夫这篇文章的全文。

这里的全文是我从一本书上找到后扫描并ocr的。

I 革命者的自我态度1.革命者是注定要牺牲的。

他应当没有个人利益、个人私事、个人情感、个人恋情和个人财产,甚至不应当有姓名。

他的一切都应当贡献给唯一的绝对的事业——革命事业,将革命事业视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利益、独一无二的思想和激情。

2.革命者应当从本质上,在行动中,而不仅仅是在口头上,与一般国民的公民秩序,与整个有教养的阶层,与所有当今世界的法律、礼仪、约定束成的习俗和道德观念断绝一切联系。

对于当今这个世界而言,革命者应当是它的最无情的敌人,如果革命者继续在这个世界上生活,那也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它摧毁掉。

3.革命者应当鄙视任何教条主义学说,应当拒绝世俗的科学,只把它留给后辈们去从事。

革命者应该只懂得一种科学——破坏的科学。

正是为了这门特殊的科学,也仅只是为了它,革命者才会去学习机械、物理、化学,以及医学。

同时,为了这门特殊的科学,革命者还必须夜以继目地学习一门活的科学——研究人,包括研究人的性格和社会状态,通过一切可能的阶层来研究现今社会体制的存在条件。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途径摧毁这个万恶的制度。

4.革命者必须高度蔑视社会公共观念。

革命者应该在一切方面,在任何时候都要鄙视和仇视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

对于革命者来说,一切能促进革命胜利的都是高尚的,而一切起阻碍作用的则都是不道德的,都是有罪的。

5.革命者是注定要牺牲的人。

他应当对国家政权,对整个有教养的社会阶层毫不留情。

革命者不应该期待任何来自国家和上层社会的怜悯。

革命者与整个现存社会之间应当存在着永不间断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无论这斗争是隐秘的还是显在的,都是殊死的斗争。

革命者必须学会经受各种磨难的考验。

6.革命者既要冷酷地对待自己,也要冷酷地对待别人。

一切温柔的、温馨的亲情、友情、爱情和感激之情都应当被唯一冷酷的激情所压倒——对革命事业的激情。

对于革命者来说,只存在一种温情、一种欣慰、一种奖赏和满足,那就是革命事业的成功。

任何时候,革命者都应当只有一个思想,一个目的——无情地破坏。

在冷酷而不知疲倦地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革命者必须随时准备牺牲自己并亲手消灭所有企图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人。

7.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应当天然地摒弃一切浪漫情怀,摒弃一切多情善感,摒弃一切热情和兴致;革命者的天性甚至要摒弃个人的仇恨和报复。

革命者必须将革命的激情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中去,这种革命的激情应当是与冷静的判断相结合的。

这就意味着,革命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应当依据个人的好恶行事,而应当根据革命的利益行动。

Ⅱ 革命者与革命同志的关系8.对于真正的革命者而言,只有那些在工作中以实际革命行动表明自己是志同道合者的人,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和亲近之人。

而与这种同志保持何种友谊,对他真诚相待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尽其他义务,必须视他对整个摧毁旧世界的革命实践究竟有多大益处而定。

9.革命者之间的团结是确定无疑的:这种团结是整个革命事业得以成功的全部力量之源。

具有相同的认识水平和革命激情的革命同志应当尽可能地共同讨论所有重大事件并步调一致地完成任务。

而在随后的行动中,每一位革命者应当尽可能地单独去完成指定的计划,应当只考虑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

在执行一系列破坏性行动中,每一个人必须自行独立去完成任务,只有在破不得已、单独靠自己的力量无法保证胜利完成任务之时,才能去寻求同志们的帮助和建议。

10.每一个革命者手上都必须掌握一些第二、第三梯队的革命者。

这些人都不是最忠实的革命者。

革命者必须把这些人看作是由他经管的整个革命资本的一部分。

革命者应当节省地花费属于自己掌管的那部分资本,应当总是尽可能地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同时,革命者也要把自己看作是资本,是革命事业取得最后胜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只是,这个资本革命者自己在没有争得全体最忠诚的革命者联盟的同意下是无权自行做主动用的。

11.当某一位同志落难时,是否要营救他,对于这个问题的考虑必须完全摒弃任何个人情感,必须只从整个革命事业的利益出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