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真空蒸发镀膜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那几种方法(多选题): ABD A .溅射镀膜 B .热蒸发镀膜 C .电子束蒸发镀膜 D .离子镀
2.溅射和热蒸发的根本区别在于,热蒸发是借助于 C 发生蒸发的,而溅射是通过获得 A 蒸发的。
A .动量转换
B .电能转换
C .焦耳热
D .热电子轰击
3. 如图,面蒸发源位于球迷夹具的球心,基片1和2膜厚之比
为: B
A .sin φ
B .cos φ D .1cos φ
C .tan φ
4. 只能监控薄膜厚度为四分之一波长或其整数倍的控制方法有: AD
A .极值控制法
B .石英晶体控制法
C .单波长监控法
D .波长调制法
二.简答:
1. 如图2简述机械泵的工作原理,如何提高其工作效率?
答:当转子顺时针转动时,空气由被抽容器通过进气管被
吸入,旋片随着转子的转动使与进气管相连的区域不断扩
大,而气体就不断地被吸入。
当转子达到一定位置时,另
一旋片把被吸入气体的区域与被抽容器隔开,并将气体压
缩,直到压强增大到可以顶开出气口的活塞阀门而被排出
泵外,转子的不断转动使气体不断地从被抽容器中抽出。
可以通过提高机械泵的体积或提高转速来提高效率。
2. 如图3简述有油扩散泵的工作原理。
答:真空泵油经电炉加热沸腾后,产生一定的油蒸汽,蒸汽沿着蒸汽导流管传输到上部,经由三级伞形喷口向下喷出。
喷口外面的压
强较油蒸汽压低,于是便形成一股向出口方向运动的高
速蒸汽流,使之具有很好的运载气体分子的能力。
油分
子与气体分子碰撞,由于油分子的分子量大,碰撞的结
果是油分子把动量交给气体分子自己慢下来,而气体分
子获得向下运动的动量后便迅速往下飞去.并且,在射
流的界面内,气体分子不可能长期滞留,因而界面内气
体分子浓度较小.由于这个浓度差,使被抽气体分得以
源源不断地扩散进入蒸汽流而被逐级带至出口,并被前
级泵抽走.慢下来的蒸汽流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碰到水
冷的泵壁,油分子就被冷凝下来,沿着泵壁流回蒸发器
继续循环使用.冷阱的作用是减少油蒸汽分子进入被抽容器。
3. 简述电子束蒸发的原理。
答:金属在高温状态下,它内部的一部分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逸出金属表面,这就是所谓热电子发射。
如果加上一定的电场,则发射的电子在电场中将向阳极运动,电场电压越大,电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这样就可以形成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在电磁场中聚成细束,轰击被镀材料的表面,由于动能转变成热能,使材料迅速升温而蒸发。
图1
图3 图2
4. 简述极值控制法监控薄膜厚度的基本原理,为什么此方法只能控制四分之一波长整数倍厚度的膜层? 答:膜层的振幅投射系数为:11122121i t i t t e E r r e
δδ--=+ 于是投射率为:222
12221111212412cos n t t T n d n r r r r πλ=⎛⎫++ ⎪⎝⎭
由式可见,投射光强为薄膜厚度11n d 的函数,当11n d 等于四分之一波长整数倍时,投射率出现极值,同理反射光强也按类似的形式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反射率或透射率的极值点的次数,来控制四分之一波长整数倍膜层厚度。
5. 椭圆偏振仪可以测量薄膜的那些参数,画出椭圆偏振仪示意图(光路上各个器件的摆放)。
答:可以测量薄膜的折射率和几何厚度。
三.计算题:
1. 如图4计算蒸发源分别为点源和面源时,膜层在平面夹具上的分布情况。
解:由图可知:θφ∠=∠,cos /h r θ=,222r h ρ=+,
对于点源离开ρ距离的膜厚为 2223/2
cos 44()p m mh t r h θπμπμρ==+ 而对于中心点,膜厚为 24op m t h πμ=
从而得到点源膜厚分布为 ()3/2211/p
op t t h ρ=⎡⎤+⎣⎦
对于面源离开ρ距离的膜厚为 2
2222cos cos ()s m mh t r h θφπμπμρ==+ 中心点厚度为 2os m t h
πμ= 图4
从而得到面源膜厚分布为 ()2211/s os t t h ρ=⎡⎤+⎣⎦
2. 证明面蒸发源处于球迷夹具的球面上,可以得到均匀的膜层分布。
解:由图可知:θφ∠=∠
对于面源,基片位于1处,0θφ∠=∠=,膜厚为
12
1m t r πμ= 基片位于2处,膜厚为222
2cos m t r φπμ= 于是 2122221cos t r t r φ
= 在AOB ∆中,12cos r r φ=,带入上式,得12
1t t = 这证明基片1与基片2膜厚完全相同,在球面上任意位置膜厚都相同,因此面蒸发源处于球迷夹具的球面上,可以得到均匀的膜层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