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须把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 型火箭发射成功,9月27日翟志刚成功实施太空行走。

已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离地球表面h 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 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

则A .“神舟”七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TR π2 B .“神舟”七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 .“神舟”七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为22)(4Th R +π D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232)(4R T h R +π 2..如图,一物体从光滑斜面AB 底端A 点以初速度v 0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A 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v 0)A .若把斜面CB 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 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B .若把斜面AB 变成曲面AEB ,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 点C .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D ,物体仍沿圆弧升高h D .若把斜面从C 点以上部分弯成与C 点相切的圆弧状,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有可能仍为h3.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而后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应是()A.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B.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g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D.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3m+M)g4.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最近报道了一起发生在湖南长沙某区湘府路上的离奇交通事故.家住公路拐弯处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三个月内连续遭遇了七次大卡车侧翻在自家门口的场面,第八次有辆卡车冲进李先生家,造成三死一伤和房屋严重损毁的血腥惨案.经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协力调查,画出的现场示意图如图所示.交警根据图示作出以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卡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离心运动B.由图可知卡车在拐弯时发生侧翻是因为车做向心运动C.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内(东)高外(西)低D.公路在设计上可能外(西)高内(东)低5.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 .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C .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D .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6.一个质量为m 的小铁块沿半径为R 的固定半圆轨道上边缘由静止滑下,到半圆底部时,轨道所受压力为铁块重力的1.5倍,则此过程中铁块损失的机械能为A .18mgRB .14mgRC .12mgRD .34mgR 7.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8.2012年2月8日,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号探测飞船利用雷达探测到火星表面有海床沉积物的迹物,为证明火星表面曾经被海洋覆盖提供了有力证据。

如图所示,“火星快车”号探测飞船到达火星附近后,先沿椭圆轨道I 运动,P 是近地点、Q 是远地点,变轨后沿圆形轨道Ⅱ运动,下列正确的是A .飞船在轨道I 上从P 到Q 过程中,动能减小B .飞船沿轨道I 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C .飞船沿轨道I 经P 点时的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P 点时的速度D .飞船沿轨道I 经P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Ⅱ经P 点时的加速度9.在新疆旅游时,最刺激的莫过于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沙板上从沙坡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沿直线下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为2v 0,设人下滑时所受阻力恒定不变,沙坡长度为L ,斜面倾角为α,人的质量为m ,滑沙板质量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

则A .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v 0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3 v 0B .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v 0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5v 0C .人沿沙坡下滑时所受阻力F f =mg sin α-2m v 20/LD .人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功率的最大值为2mg v 010.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自O 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 点,OA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3°,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小球抛出时的动能与到达A 点时动能的比值为A .34B .43C .413D .134 11.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 运动,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轻放到传送带左端,已知物体在到达最右端前就与传送带有相同的速度;则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做功为212mv B .全过程中物体对传送带做功为212mv C .物体加速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逐渐增大D .物体加速阶段摩擦力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恒定不变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6分)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12.(8分)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 =1.00 kg 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 为第一个点,A 、B 、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9.80 m/s 2,那么:(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 点到__________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从O 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__________ J ,动能增加量ΔE k =__________J (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 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 及物体下落的高度h ,则以v 22为纵轴,以h 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13.(4分)为了探究动能定理,现提供如图所示的器材,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问题(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改变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打出不同的纸带进行分析B .应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不变,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打出不同的纸带进行分析C .应选取纸带上点迹间隔均匀的一段进行测量,以求出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D .实验中将木板左端适当垫高的目的是:使重力分力平衡掉小车和纸带受到的摩擦力,提高实验的精确度(2)如图是某同学在正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A、B、C、D、E、F为选取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0.87 cm、4.79 cm、8.89 cm、16.91 cm、25.83 cm、34.75 cm,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则由该纸带可知本次实验中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四、计算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4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6分)一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上沿竖直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回抛出点,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15.(8分)如图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在起重机将质量m=5×104kg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2 m/s2,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v m=1.02 m/s的匀速运动.取g=10 m/s2.求:(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2)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和起重机在第2秒末的输出功率.16.(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υ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1.4m,υ=3.0 m/s,m=0.10kg,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桌面高h=0.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2)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 k;(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υ0.17.(8分)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某点由静止释放,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1)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应满足什么条件.(2)若将该物体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18.(12分)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盘半径R=0.2m,圆盘边缘有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

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从圆盘边缘滑落,经光滑的过渡圆管进入轨道ABC。

以知AB段斜面倾角为53°,BC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圆盘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μ=0.5,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1.2m。

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过渡圆管处和B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sin37°=0.6; cos37°=0.8(1)当圆盘的角速度多大时,滑块从圆盘上滑落?(2)若取圆盘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求滑块到达B 点时的机械能。

(3)从滑块到达B 点时起,经0.6s 正好通过C 点,求BC 之间的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