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2017级选科走班
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按照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建立科学的改革方案,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实施原则】
1、根据“两依据、一参考”的招录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通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2、高考改革新政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增强了“选择性”,学校将通过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生涯规划等方式实现学生自己选择与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3、在充分调研与学习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有效措施逐步展开,改革创新与稳妥推进兼顾,逐步修订完善方案。
4、按照尽可能少走班的原则进行组班。
将选择相同组合的学生编到同一班级,确实无法编成一个班级的,将选择相同的两个科目的进行编班,另外一个学科进行走班。
制定相应课程表。
【时间安排】
6月2日前选科走班的准备工作
6月3日:召开全体学生选科走班培训会
6月4日—12日:全体学生网上查询学习,初步确认组合
6月14日:开展再次组合选择
6月24日开展家长选科走班确认
7月12日完成分班工作
8月25日完成教师选聘工作
【工作措施】
1、学习解读山东省高考改革方案,深入分析学校实际情况。
2、规范学生选课程序。
学生在选课时,根据学校公布的选课方案,自行拟定选课计划表,在班主任老师指导下,确定修习课程。
3、加强选课走班管理。
要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明确各自的职责。
要做好考勤登记,实施到课登记制,学生到课一次应该登记一次,防止个别学生逃课。
教师课前要提前到教室,把握好上课秩序。
教学班的各项管理情况纳入班级考核、个人考核和综合评价奖管理。
4、课堂组织。
我校课堂实施“18·5”理想课堂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18·5”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两案”为载体,老师做点评和指导。
做到以学定教,以学定练。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老师们已经熟悉掌握课堂流程。
级部将不定期深入课堂检查“18·5”高效课堂的落实情况,对不能使用“18·5”高效课堂模式授课的老师进行个别谈话。
5、评价方式。
改变之前的评价体系,采用“均分差均分”的方案进行考评。
完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
【条件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首的选科走班领导小组,以分管校长为首的具体工作小组。
级部主任作为各方总协调人。
稳步推进,协同开展。
2、教师配置。
根据学生选课,学科教师比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富余或结构性不足。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和双向选聘,确定教师的配备。
根据学生所选组合,需要教师语数英各12人,物理6个班级,需要教师3人,化学14个班级,需要教师4.5人,生物18个班级,需要教师6人,政治7个班级需要3.5人,历史8个班,需要教师4人,地理18个班级,需要教师6人。
由于教师配置比例不尽相同,所以有些学科会出现超课时现象。
3、教室配备。
高一年级现有班级24个,教室28口,可以满足学生选科走班需求。
【选课组班】
根据学生选择,最后确定24个班级。
其中5个组合可以独立成班,化学生物政治和化学政治历史两个组合分别固化一个和两个班级,另外设置一个混合班,固化化学、政治两科,生物、历史两科走班;生物历史地理固化五个班级,另外和政治历史地理设置一个混合班,固化历史、地理两科,生物政治两科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