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原因分析!钟滨!"世纪#"年代以来,全球金融并购风起云涌,仅$##%年至今,全球金融并购就出现了几大手笔,如$##%年&月’日,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的新集团定名为花旗集团,价值()"亿美元,拥有遍布世界$""多个国家的$亿家公司及零售客户。
能够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基金管理、证券交易等业务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年!月$日,法国排名第二的兴业银行和排名第五的巴黎银行宣布合并,组成法国第一、欧洲第三、世界第四大银行。
在亚洲,金融机构之间的合并正在作为解决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体系深层次问题的良方而得到人们的青睐。
这些并购活动大大改变了国际金融业的格局,也成为当今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热点,是什么原因促使这股浪潮席卷全球并且持久不衰?我们如何看待这股浪潮?这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全球金融业并购的动机$*价值最大化动机一般而言,公司的价值取决于预期未来利润的贴现值。
而并购能从两个方面来增加未来利润,即通过降低预期的成本以及通过增加预期的收入。
而金融业的并购对预期成果的影响重要体现在:!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通过并购,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技术费用和网点建设费用,取消某些重复的业务设置并相应地裁减员工,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可能获得管理上的协同效应(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财务上的协同效应,(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使成本收入率降低,资产回报率提高。
据所罗门兄弟对美国+"家大银行调查,从$##!,$##(年,合并后银行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从$-提高$*!#-,股东收益率从$)*’-提高到$+*#-,在获取规模效应的同时,并购也使一些相关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成为可能。
商业银行成为“金融超市”创造了更多销售机会,提高了经营效率与盈利能力,达到了范围经济的效果。
"降低市场进入成本。
竞争的加剧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规模萎缩,利润下降,迫使其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业务开拓有两条途径:一是内部发展,二是并购。
除了创新业务之外,银行一般都不愿意采用内部发展的办法。
因为一方面市场容量有限,作为后发者难以获得优势;另一方面,银行业务对技术与经验的要求甚高,而积累这种技术和经验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因此,收购一家经营目标业务的老牌金融机构更易认人接受,成本相对降低,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例如,德意志银行收购摩根・建富,荷兰./0集团收购1234567银行都是为了向投资银行领域扩张。
#增加市场力量。
一般来说,并购导致的金融机构规模增大,使得企业市场(垄断)力量增强,企业对金融产品价格的控制程度增加(如提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利率);更进一步,通过并购形成巨型的金融企业,使其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太大所以不能倒闭”的情形,令企业能够从政府那里取得更多的支持。
$追求竞争优势的转移。
当银行试图获得另一家金融机构在某一方面竞争优势时,单纯地学习与模仿常常是徒劳的。
因为这种优势往往产生于这家机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经营积累组织资本和组织经验,外部竞争者难以复制。
这时,并购的动机就在于通过与目标机构的融合,达到转移竞争优势的目的。
而且这种转移可能是双向的,会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例如,日本三菱银行擅长于日本本土和零售业务,而东京银行作为外汇专业银行其国际业务和批发业务居日本各银行之首,两者的合并可以相得益彰,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力。
!*非价值最大化动机!经理的角色。
金融机构经理人员的行动与决策并非总是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一致。
尤其是经理人员与其所有者的身份不同。
而且资本市场不完善时更是如此,在并购决策中,经理人员可能主要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
例如,为了通过管理更大的公司而获得满足感或是更多的报酬,这样的话就有可能仅仅是为了扩大公司规模而进行并购。
虽然这样并不能增加公司价值;另一种情形是为了保护自身的位置而进行保护性收购,从而避免被别人收购,虽然这不利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政府的角色。
政府在金融机构的并购中发挥着直接的作用,能够便利或阻碍并购的发生。
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政府通过鼓励并购的办法来解决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遇到的麻烦。
二、促进并购的外部环境力量并购作为金融机构一项重要的经营战略决策,应该被认为是企业对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一种战略反应和战略调整。
而对行业透析于!"世纪#"年代以来金融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我们可以识别出下列一些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技术进步、市场全球化、放松管制、金融危机、欧元等等。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金融业并购的首要影响在于促进了规模经济&使企业能通过合并改进效率并增加价值。
这些影响体现在:技术进步能提高某些产品和服务的业务规模’例如信用卡和资产管理(;能够增加使用一些风险管理工具的规模优势’例如衍生合约(;能够促进提供某些服务的规模经济’如理财服务(。
对于提供需大量的技术设施投资,但利润率较低的服务’如批发银行业务,零售产品中的信用卡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说,并购能够取得更大的顾客基础,从而分散其投资成本。
而且,现代通讯技术,计算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能够降低其信息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从而影响了整个金融业的格局和发展。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金融业的分销能力,使之能够覆盖更广阔的地理区域及顾客范围;技术进步还促进了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分类定价及金融产品的重新组合,满足顾客的投资需求和风险管理需求;在金融管制放松的背景下,技术进步使得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及服务,从而打破了原有的行业界限。
!%全球化金融业跨国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的全球化。
资本、商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引发了对国际性金融中介服务的需求,金融机构需要通过跨国并购等形式进入新的市场而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另外,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提高了其流动性和效率,从而增加了对现有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迫使其通过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以提高规模经济或进入更有吸引力的新市场。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注意的是,并购的浪潮与全球化可能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
西班牙金融机构大量收购拉美国家金融业的股权,可以作为金融业跨国并购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
起初几家最大的西班牙银行仿照国内模式把收购重点放在零售业务上,但到后来一直扩展到私人养老基金领域。
这些并购活动涉及的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
促成这些并购活动的因素很多,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目标国家的政府正在进行经济现代化的努力,通过放松管制、重组和私有化改革其银行和金融体系,并对外国机构开放本国市场。
其他的因素包括:这些国家与西班牙语言想通、存在历史纽带,文化上比较接近;这些国家人口增长迅速,从而有比欧盟更大的市场增长潜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国家金融中介服务的利润较高;拉美国家与西班牙的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很小,从而能够分散经营风险。
)%放松管制政府在金融业的合并重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在:设定市场竞争的限制或市场准入的条件而影响并购,例如,对跨国并购或跨行业并购的限制;对具体的并购交易表达支持或反对意见;对金融机构设定经营范围的限制等等。
在过去的!"年中,西方主要国家纷纷从政策上放松或取消了大量的对金融机构合并的限制,这种政策转变首先是基于认识上的变化,尤以美国为典型。
在美国(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趋势),对金融业尤其是对银行业的管制,正在从先前的以保障银行体系的安全(保护消费者并防止银行破产)从而进行严格管制为重心转移到通过促进竞争、强调市场规则和监管以增进效率为主的原则上来。
!"世纪*"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以放松管制为特征的美国金融改革旨在推动国内金融业提高与德、日等国大规模全能银行相抗衡的竞争力,《金融机构改革复兴法》进入#"年代,美国金融当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银行业逐步向彻底解除管制迈进。
此外,一些国家对银行业务的种种限制也不同程度进行放松,日本于$#*$年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证券业务,同时,为了加快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日本政府不仅逐步放松了外汇管制,从事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即外汇指定银行)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放松了对居民和非居民发行欧洲日元债券的规定,允许银行对非居民提供各种期限的欧洲日元贷款。
英国也从$#*$年起允许商业银行持有股票和证券商!#%#+以内的股权,取消了对利率的限制。
加拿大$#*$年实行了新银行法,允许特许银行经营信托业务。
这些都为银行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欧元对于某些金融结构来说,欧元的启动也是影响其进行并购活动的重要外部环境力量之一,尤其是对于欧洲的金融业:“欧洲银行业在欧元启动后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结构性调整措施,就是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浪潮。
”学者们普遍认为,欧元启动是一个催化剂,增强了在欧洲银行业已经存在的合并趋势。
欧元对并购的推动作用表现在:首先,美国的银行在欧元启动后加大了对欧洲市场的开拓力度,通过在欧洲开设独立的银行,或者通过并购欧洲金融机构进入欧洲市场,从而增大了对欧洲银行的竞争压力;其次,欧元启动后,欧洲以外国家的银行将欧元区作为重要的业务增长点,这些地区在欧洲的公司倾向于在欧元区仅仅依靠一家银行来办理业务,这使得相关业务越来越向大型银行集中。
第三,在欧洲银行业的大规模并购浪潮兴起以前,欧洲的企业界已经经历了较大规模的并购,形成了一批能够直接进入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加剧了欧洲金融市场上的“脱媒”,增大了银行业的竞争压力。
欧元的启动清除了不利于欧洲统一银行市场形成的障碍,直接推动了欧洲银行业进一步加快重组和并购的步伐。
!作者系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