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 爸爸的花儿落了 (4)3 丑小鸭 (7)4 诗两首 (9)5 伤仲永 (11)写作训练:成长的烦恼 (13)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一) (16)第二单元6 黄河颂 (21)7 最后一课 (23)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6)9 土地的誓言 (28)10 木兰诗 (30)写作训练:黄河,母亲河 (32)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二) (35)第三单元11 邓稼先 (40)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43)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46)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50)15 孙权劝学 (52)写作训练:我也追“星” (55)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三) (58)第四单元16 社戏 (63)17 安塞腰鼓 (66)18 竹影 (69)19 观舞记 (71)20 口技 (73)写作训练:戏曲大舞台 (76)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四) (78)第五单元21 伟大的悲剧 (83)22 荒岛余生 (86)23 登上地球之巅 (90)24 真正的英雄 (93)25 短文两篇 (95)写作训练:漫话探险 (98)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五) (100)第六单元26 猫 (104)27 斑羚飞渡 (106)28 华南虎 (109)29 马 (111)30 狼 (112)写作训练:马的世界 (115)单元自我过关检测(六) (117)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难点】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自学(一)了解作者及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二)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
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熟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填空。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体裁),选自。
作者鲁迅,原名,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他写的小说集有、,散文集有。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秕谷()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二、课堂导学(一)明确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情况(三)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过渡段2.句段品读(1)第一段文字作为文章的开头,介绍了百草园的,百草园的,百草园的,最重要一点概括出百草园的是。
(2)“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是否矛盾?为什么?(3)第二段写了哪些静态景物和动物?(4)“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3.探究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三、达标练习1.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写景顺序是()。
A.由高到低B.由静到动C.由近及远D.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2.第二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四、巩固提高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描写一种动物或植物(20字左右)。
五、布置作业课后词语在作业本上抄写二遍并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二、研习课文1.有感情地朗读“捕鸟”部分,讨论下列问题。
(1)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把它们找出来并说说有什么作用?“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与什么相比较说的?(3)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什么?2.阅读第9自然段做题。
(1)从结构上看,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 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2)文中用到了一个排比句“也许……也许……也许……”,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3.读“三味书屋”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原文怎样描写三味书屋的环境?对先生外貌是怎样描写的?他的品格怎样?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4.探究质疑:鲁迅对当时的教育持什么态度?(2)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3)结尾一段以兔为喻,表达了什么?2. 探究质疑(1)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2)诗中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三、达标练习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2)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3)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机谨的语句是:2. 文中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现在已经演化为一个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______ _ ,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四、巩固提高⒈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并写出其修辞手法。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五、布置作业1. 背诵课文。
2. 预习下一课。
六、整理与感悟1.知识整理2.学习感悟写作训练:黄河,母亲河【学习目标】1. 结合课文《黄河颂》,理解黄河在华夏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2.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黄河的古今变化,了解与黄河相关的诗歌、俗语、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等,了解当今母亲河所面临的忧虑。
3. 培养关注华夏文明、热爱黄河的情感,培养保护母亲河、继承发展华夏文明的意识。
4. 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文章。
【学习重点】了解黄河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培养热爱华夏文化、爱护黄河的情感。
【学习难点】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把对黄河的了解、对母亲河的感情进行梳理,整理成文,不少于500字。
【课时安排】3课时一、课前自学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你知道她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流经哪些省区?2. 利用书报、图书馆、网络等,从多种途径收集关于黄河的诗歌、俗语、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歌曲等。
写出其中的诗歌、俗语、神话传说故事各一例。
(1)诗歌:(2)俗语:(3)神话故事:二、课堂导学1. 小组学习:背诵一首写黄河的诗词,或者讲一个关于黄河的故事。
2.试一试,通过一首诗歌、一首乐曲、一幅画、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个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情节,说一说黄河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三、达标练习阅读下文,说一说,作者围绕一个什么中心来抒写“心中的黄河”?这篇习作在结构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我心中的黄河福建省泉州沈煌盛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黄河意味着民族,意味着腾飞,意味着母亲。
我很不幸,因为在这十几年中,我未曾拜访过母亲,民族的母亲——黄河,对于一个华夏子孙来说,这是一种不孝,一种莫大的不孝。
人们都说母亲是宽宏的,母亲是无边的,虽然我未曾领略过母亲的魅力,但在梦中,在心中,母亲用她的惊涛骇浪浊流宛转,激励着我,关怀着我。
一声声浪声,让我的心飘进了母亲的怀中,母亲用她的气吞山河之势领着我前进领着我奔腾,领着我感受母亲的豪迈。
人们尽情的吮吸着黄河,吮吸着母亲的乳汁,他们渴望母亲的爱抚,他们需要母亲的滋润。
文人墨客用精妙绝伦,豪迈壮观的语句来形容黄河,望着日夜奔腾的黄河,望着我心中的黄河,我太过心酸,千年不停的流动,母亲累吗?母亲微笑着告诉我,为了这个民族,为了爱她的儿女,这是一种必须,一种必须的付出,为了华夏子孙能够腾飞,为了民族精神能够延续,她必须不停的流动,不停地提醒华夏子孙能够腾飞,必须滋养这个民族。
腾飞,子孙……我眼睛湿润了,为了她爱的人们,她甘愿受到风吹日晒,甘愿受到上天的折磨,只要民族能够腾飞,为了子孙能够过的比她好,她甘愿随这一切,“只要你过的比我好。
”从风中,从浪中传来一阵阵呐喊。
泪水情不自禁的在心中,在我的血液中泛滥,母亲啊!母亲你目睹这你的子女为了自我而自相残杀,为了自己的幸福甚至将魔爪伸向了您,可您却甘愿随,甘愿忍受,甘愿不辞辛苦的传扬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啊!我伟大的母亲我心爱的母亲,你让我敬佩,你让我感动,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你让我知道了我们应该腾飞,带着您的精神,您的祝福流向世界,流向辉煌,我懂了,我懂了,我深爱的母亲,我心中的黄河。
擦干眼泪,将对心中黄河的爱化作一种永恒,带着母亲给予我的责任,我该起程了,我该付出了,我该道别了。
“母亲,请好好珍重,您的儿女不会让您失望,带着我的祝福,继续滋养您的儿女们吧,一路保重,保重。
”别了,心中的母亲河——黄河,带着希望,带着祝福,带着必须腾飞的信念,我开始奔腾,全华夏子孙们开始了辉煌的征程。
四、巩固提高作文训练: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提示】A.审题:“心中的”,说明所你要写的黄河,不仅仅是客观存在于历史记载中的古老的黄河,更应该是你流淌在你心中的黄河,可以有你对黄河现状的思考,也可以包含你对黄河未来的展望。
你可以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你心目中作为华夏文明摇篮的母亲河的形象。
B.选材:我们是华夏子孙,但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远离黄河的岭南人来说,我们没有喝着黄河水长大,也没听着黄河的歌谣入睡,没有亲临“长河落日圆”的胜景,对于母亲河的了解,大多只是透过书刊文字、新闻图片、影视作品、网络视频、歌曲等资料间接获得,综合这些间接资料,其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感受最深的就是最合适的写作材料。
单元自我过关检测(二)一、基础(19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每空1分,共8分)(1)故园东望路漫漫,。
,。
(岑参《逢入京使》)(2)万里赴戎机,。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木兰诗》)(4),影入平羌江水。
(李白《峨眉山月歌》)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0.5分,共2分)(1)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qíqū( ) 险路。
(2)在那gèng gǔ( )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3)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chéng f á(),忘了我挨的戒尺。
(4)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mòqǐ( )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