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情况的汇报近三年来,在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文明委的悉心指导下,我局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2007年又被省人事厅、省农业厅授予“全省农业工作先进集体”,全行业获得部、省级表彰先进个人9人。

现将我局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班子坚强,创建工作扎实1、加强创建领导,认真组织协调。

近年来,我们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认真落实《省各级领导班子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及其考评试行细则》。

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创建、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具体负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局机关党委开展日常工作,负责协调全行业创建活动。

创建工作由党组负总责,机关党委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组织实施,工作经费根据实际需要予以保证。

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对分管处站文明建设包干负责,实行责任制,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局党组坚持每季度听取一次创建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并与机关党建工作、效能建设、政风行风评议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上下同心协力抓创建的良好局面。

2、健全工作制度,明确责任目标。

一是加强创建工作管理。

我们制定了文明创建工作规划,在年度党建工作意见中把文明单位创建列为重要部分,并提出活动意见,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一起部署、检查、考核,以确保规划落实。

二是建立和健全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制定了《市农业局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工作计划》,明确思路和目标,并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个人,把创建绩效纳入领导干部和部门的考核内容,形成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

三是强化监督机制。

我局不断建立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在市农业信息网以及相关单位办公地点和办事窗口显著位置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并能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同时支持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局主要领导通过“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现场接听热线电话,直接与听众对话,倾听意见,回答咨询,为群众排忧解难。

3、注重经费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将创建活动经费列入年度预算,2006年安排34万元、2007年安排35万元、2008年安排38万元用于创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活动。

对我局办事窗口等进行了重新装修,整合资源,提高了办事效率。

4、强化组织建设,发挥先锋作用。

一是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

局党组书记亲自抓,党组副书记具体抓,党组成员对所分管的处室站所实行“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机关党建工作。

局党组把机关党建工作列入党组工作重要议程,定期听取机关党委的工作汇报,集体讨论、研究并提出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

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机关工作总体考虑,制定机关党建工作目标和措施,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总结、一起考核。

二是加强局党组的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会议精神和各项方针政策,保持政令畅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局领导都能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按要求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局班子成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廉洁从政,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带领干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农民排忧解难,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坚持以建设高素质的机关党员队伍为目标,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机关党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抓好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

局党组把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勤政为民的形象、扎实进取的形象,做到为民、务实、有为、清廉。

切实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用良好的工作作风、过硬的工作纪律、优质的服务水平实现机关工作的提速增效。

全系统机关没有发生被效能告诫的人和事。

二、工作效能突出,社会效益显著1、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事关民生,全市农业系统通过巩固播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病虫防控,使粮食生产稳中有升。

200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97.64万吨,亩产379公斤,单产比2006年增加6公斤。

今年,全市早稻52.6万亩,总产量22.3万吨,亩产424公斤,比2007年亩增4公斤。

目前统计中稻及一季晚稻已收割完成,面积51.79万亩,单产461公斤,同比增产3公斤。

2、落实动植物疫病防控措施,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三年来,全市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密度均保持动态100%的要求,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部规定70%的要求,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2007年全市水稻及主要作物病虫防治1050万亩次、农区鼠害防治128.8万亩次、农田草害防治285万亩次,共挽回换失16.5万吨食物总量。

今年早稻病虫害发生29.5万亩次,比去年同期减少60%,开展防治23.9万亩次。

3、加强长效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市已初步建立从源头产品生产到市场全过程的监管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体系,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多年来我市瘦肉精监测合格率连续11次全国第一,磺胺类药物合格率连续6次全国第一,畜产品中瘦肉精和磺胺类药物的污染情况得到较好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现“6个100%”目标,得到省政府肯定。

大力推进农业“三品”建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以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4、大力发展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

我市大力发展果蔬茶、肉蛋奶、食用菌三大产业,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充实了农民的“钱袋子”。

水果总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其中橄榄产量约占全省的56%;蔬菜总产量接近300万吨,约占全省的18%,居全省第1位;茶叶总产量1.5万吨左右。

食用菌总产量逐年增加,其中秀珍菇、白色金针菇产量全省第一。

肉蛋奶总量35万吨以上,逐年增加。

同时,我们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打品牌战略。

全市67家市级农牧业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6.98亿元,有7家被评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省名牌产品”有35家,其中天马饲料有限公司的健马牌水产饲料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获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有15家,获得“市知名商标”的企业有14家;获得“市产品质量奖”的14家。

5、督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近年来,随着中央加大对“三农”工作扶持力度,为使中央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我局积极协调落实种粮农民综合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生猪生产等支农惠农政策。

今年我局联合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全市十一个县(市)区开展督查,确保全市农资综合直补8037万元在规定时间内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

农机具购置补贴发放完成,全市已购农机具835台,中央补贴资金386.246万元,省级财政补贴资金122.804 万元;全市核实能繁母猪存栏数207789头,每头补贴100元,较好地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6、开展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

省政府下达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任务5000口,其中2007年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000户,2008年3000户,目前已全部完成。

全市共建立24个农村沼气示范村、1765户示范户。

两年共举办沼气技工培训与鉴定班5期,培训沼气技工300多人次。

为加强后期管理,目前我市已在永泰樟城、晋安宦溪、闽清坂东、连江敖江、闽侯竹岐建立起5个乡镇沼气服务站。

三、道德建设有效,社会责任落实1、学习教育紧抓不放。

一是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

制定学习计划,实行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每月两次学习,主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及党的十七大、省委、市委的重要文件精神,不断提高领导能力。

二是坚持干部学习日制度。

根据上级部署,逐月安排干部、党员的学习,主要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研讨、专题讲座、辅导报告等形式,精心组织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

一般每月集中学习二次,自学二次。

同时开展市民文明公约、“十不”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及经常性的普法教育等。

我局还先后邀请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省委党校教授、农大的教授、部队政工干部等前来做学习辅导报告。

通过学习,近年来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和调研报告上百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凝聚力不断增强。

2、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

我局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与实践,把文明单位建设工作与经济建设融会贯通,紧紧围绕局的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主题活动。

近年来,机关党委先后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赴宁德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并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组织党员赴东山岛参观谷文昌纪念馆,学习谷文昌同志的模范事迹。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涌现出一批好人好事,如一位退休党员干部一次性交3万元党费,以实际行动向党的十七大献礼。

在秋冬季防治禽流感工作中,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确保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广大党员放弃双休假日,加班加点坚守在各自岗位上,有的党员带病坚持工作,大家以忘我工作的精神,努力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齐心协力夺取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给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3、抓好基础创建,落实社会责任。

一是抓好创建基础管理。

坚持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党建先进、示范窗口等群众性创建活动。

注重培育先进典型,坚持开展学习先进活动。

积极参与各级党委、政府、文明委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其它相关创建活动。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法规,计生工作专人具体负责,由分管领导、处室、干部职工个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列入年终业绩考核,一票否决。

我局计生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农口先进单位,“五率”都在100%。

二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近年来,我们积极参与所在地精神文明建设,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和军民共建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市委关于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的号召,纷纷向遭受台风、冰雪等自然灾害地区的群众捐款捐物。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机关党员干部职工向受灾区、贫困户群众踊跃捐款总额达21770元。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农业系统共捐助35.54万元,其中我局5.2万元。

自2006年以来,我局先后派出2位干部分别到永泰富泉、闽清雄江任驻村干部,帮助当地发展生产,改善交通,推进新农村建设。

先后有7位干部,结对子挂钩帮扶永泰县伏口、梧桐、清凉、富泉4个乡镇的10多个贫困户,因地制宜,重点扶持发展“短、平、快”项目和中期见效项目,并负责提供优良禽畜苗和技术培训等,扶贫工作初见成效,贫困户人均收入增加700多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