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学"与"中国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综合体2变性极地大陆气团3综合剖面图4第一河源带
5景观的"省性" 6台湾暖流7土地评价8活跃生长期
9地域系统研究法10海洋空间资源11 垂直地带性12紫色盆地
二、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 例释土地分异的主导因素.
2. 自然区划工作的生产实践应用(举例说明).
3. 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的差别与联系.
4. 青藏高原土壤植被的复合式分布规律.
5. 第四纪我国境内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6. 举例说明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三、综合题(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 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论述"可持续发展论"的地理学原理.
2. 以1998年我国洪水灾害为例,试论"人-地关系"之我见.
3. 试析1998年长江流域重大洪水灾害的成因及今后的减灾对策.
4. 试析我国风景地貌的旅游价值(举例说明).
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地球表层2沉积物的主要类型3热量带
4水位与流量5土壤氧化还原作用6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2. 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 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 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5. 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
1城市型工业2信息技术产业3香港的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
4城市的门户位置与城市的中心位置5第九个五年计划的七个经济区域
二、回答题(每题15分):
1.垂直地带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分别说明杜能圈与逆杜能圈的形成机制.
3.南昆铁路对我国区域开发的影响.
4.试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环境条件.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
一、说明以下名词的基本内涵:(5 X 8 = 40)
邻里单位容积率建成区城市用地选择
切块设市过度城市化B/N比
World City
二、问答题(每题20分,任选3题,多选无效)
1.在确定城市性质和人口规模时,为什么"不能就城市论城市"?(10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劳动平衡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难点是什么?当前如何解决城市人口预测问题?(10分)
2.在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的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为什么?
3.航空港(大型机场)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0分)你对利用空港周围地区进行产业开发有何看法?(10分)
4.请你评述我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地理学
一、简要回答题(计40分,每题5分)
1.区位与区位条件
2.地理扩散规律
3.地理滞后效应
4.中心地
5.门对门运输
6.工业垂直联系
7.交易费用
8.集中型产业
二、论述题(计60分,每题15分)
1.根据对本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简述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的看法.
2.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解释与分析产业国际转移现象.
3.论述决策者行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4.举例分析企业家对城市或区域发展的意义.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综合自然地理"与"中国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与地理界线:(单、双题各任选5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2季风气候区的界线
3自然区划4内外流域分界线
5景观6华北地区与相邻地区的分界线7相、限区、地方8干燥度
9综合剖面法10对马暖流
11土地诊断指标12三北防护林体系
二、简答:(1--3任选2题,4--6任选2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概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类型
2. 区域研究和类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3.举例说明土地评价的种类(至少3种)
4.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5.举例说明土壤、植被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之间的关系
6.我国沿海的潮汐类型和潮波系统
三、综合题:( 1--2任选1题,3--4任选1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论述"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以及自然地理工作者在土地科学领域应起的作用
2.谈谈你所理解的"可持续发展"要点,试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3.就"南水北调"谈谈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及区域效应
4.以中国一条旅游热线为例,分析其资源结构及环境影响,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然地理环境2河流水情要素3湿润系数4气团5生物的指示现象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基岩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3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4流域特征及其对河流的作用
5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柯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划分原则、标准与方法
2 风化作用类型及其机理
3论生态系统的功能
北京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学
最后的五道大题
1 阐述一下中国的都市区
2 比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异同
3 城市土地的价值和价格
4 城市的精明增长
5 城市规划的实施程序
北京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自然地理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15*4')
1.大气环流
2.径流深度
3.土壤肥力
4.太阳活动
5.相对湿度
6.地转流
7.气候
8.岩石圈
9.土壤缓冲效应
1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1.生物多样性12.植物群落演替15.荒漠化
二. 单项选择(5*4') 有关于enso的,剩下的忘记了
三.简答题(3*10')
1.关于地气辐射平衡方程,其中Rs, Qs, 和a 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关于全球水量平衡方程的,陆地和海洋的公式,含义
3.土壤成土因素分析的影响
四.论述题(40'共两题)
1.论述全球碳循环的自然过程,近200年来全球CO2含量上升的原因,环境影响和相关对策
2.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北京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区位因子
2.空间相互作用
3.原料指数
4.芝加哥学派
5.人本主义地理学
6.人口迁移
二.选择题
三.问答(8选6)
1.试用绝对成本相对成本,资源禀赋理论分析两国的国际贸易,各自从事什么分工.给你一个图表(略),关于三种产品的投入要素和价值构成.
2.图表(图表表达了从北美至欧洲至日本到其他国家)请用产品周期理论分析世界汽车工业分额的转移。

3.请举例说明价值链中的产业不同环节在空间上的分离
4.城市规模和经济效益的争论有哪些?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什么是郊区化,为什么说郊区化是大城市的一个重要转折,我国城市开始郊区化了没有?
6.城市社会学社会区分析和生态因子分析有什么不足.
7.影响购物决策的因素,空间…………
8.什么是单位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我国城市空间有什么影响?
北京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还有4个):
边际成本超额利润区位因子半城市化商业中心
城市群
二.分析
1用国际投资贸易理论,分析一组关于美国和日本的投资数据
2给一个中心地的图,让你说是克氏的还是廖氏的,然后说出k值,并计算2个更高级别中心地的边长.
三.问答
1文化地理学的5个核心理论,并举例说明.
2说明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
四、论述(缺一个):
1关于你的出生地的一些经济地理特征进行综述,并在规划中如何运用这些要素进行分析
2我国现在有人从外国买电子废件,然后回过组装,然后卖,用人文地理的观点分析
3从产业空间,居住空间,社会空间等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空间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