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作程序
1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
1业主交接桩点后,项目上测量人员需对桩点保护,并保存好桩点资料及交接单。
需进行加密控制的应仔细勘察地形选点,选用视野良好地方牢固,施工中不易被破坏地点为加密点。
2 控制点复核
首前项目上测量人员对控制点进行复核。
然后由分公司组织对控制点进行二次复核。
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
项目部编辑复核成果报送监理单位。
经监理签字方可使用。
3 施工前,应制定控制点复测周期。
施工期间控制点如遇到较大的荷载或周围大量积水浸泡后。
应立即进行控制网复测。
根据,日期、方法、观测路线三个规定。
4测设复核标准和精度误差要求要统一。
5复测控制点时,应切入相邻标段控制点进行联测。
▲!2图纸审核
1项目部接到图纸后,应立即会同分公司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
审核后,双方签字确认。
项目部将问题报送设计单位。
2对桥梁中心线定位及线形相关曲线要素审核。
3对分跨中心线里程的审核。
4对桥梁中心线与分跨中心线交点坐标及方位角的审核。
5对桥梁设计中线与桥梁结构中线偏位参数的审核。
6对桥梁中心线设计高程及两侧坡度、超高的审核。
7对自桥面以下--桥面铺装层、梁顶、梁底、垫石顶、墩柱顶、墩柱底、承台顶、承台底、垫层顶、灌注桩顶、灌注桩底、桥台处各部位设计高程的审核。
8 对桥梁各细部构造尺寸及预埋位置的审核。
9对桥梁外加工预制构件图纸尺寸的审核。
10对相关道路图纸的审核
3编写测量方案
3.1工程概况
3.2编制依据
3.3测量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3.4测量复核程序
3.6测量人员组成结构
3.7测量仪器设备名称及效验日期
3.8施工中各部位测量控制
3.9测量人员安全措施
▲!4图纸测量放样数据计算与复核
4.1图纸审核后,分公司和项目部测量人员分别对图纸重要部位
样数据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后,共同复核。
无误双方签字
项目部将结果报送监理,经签字方可用于施工放样。
4.2 计算数据应采用计算机程序与手工验算相结合。
4.3数据成果表格中内容应清晰、明确不漏项。
4.4数据成果应在输入计算机CAD软件中形成图形复核。
4.5项目部应将数据成果报送设计单位确认。
▲!5施工中测量放样控制
5.1灌注桩施工放样控制
5.1项目部测量人员将灌注桩桩位放样后,经分公司复核签字确认。
报送监理验收签字,方可施工。
5.2施工前,项目部测量人员与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员、分包桩基人员进行桩位移交工作。
三方签字确认,由后两方负责保护桩位并制定栓桩控制措施。
5.3严格控制补桩次数。
人为因素导致补桩,应建立惩罚制度。
5.4项目部测量人员应控制灌注桩的护筒高程并转交项目部质量人员。
5.5施工放样中测量人员要严格测量放样规范工作。
5.2承台施工放样控制
5.1项目部测量人员负责承台开挖放线和垫层顶的高程控制。
5.22承台垫层成型后,进行承台十字线控制工作。
5.3承台钢筋成型后,要对墩柱钢筋法线方位与纵向方位进行严密控制。
墩柱中心坐标及法向方位角数据应在室内完成列表计算。
严禁在现场计算此类重要数据。
5.24墩柱插筋十字线临时控制点位置标记应牢固、标志清晰。
并与施工现场负责人指示移交方可离去。
5.25控制承台顶高程测量。
5.26施工放样中测量人员要严格测量放样规范工作。
5.3墩柱施工放样控制
5.31测量人员完成墩柱中心十字线放样测量。
5.311墩柱模板成型后,完成对模板垂直度的校核。
5.312对于有结构安装的墩柱,在浇注之前应对墩柱柱顶中心十字线和预埋孔中心位置进行严格控制。
5.32严格控制墩柱柱顶高程。
5.321对于一次成型墩柱在浇筑之前,应完成侧设和复核柱顶高程水准测量工作,并用钢尺丈量柱顶与承台顶间距是否与设计相符。
5.322对于一般墩柱柱顶高程测量,应直接测设柱顶高程或高出柱顶
2-3cm处的高程。
5.323测量高程后的标记应规范、清晰。
并与施工现场负责人交接签字确认。
5.33完成对墩柱柱顶垫石高程的测量工作。
5.34施工放样中测量人员要严格按测量放样规范工作。
5.4盖梁施工放样控制
5.41完成对盖梁中心十字线的测量控制。
5.42完成对盖梁梁底和梁顶高程的测量控制。
5.43对于有结构安装的盖梁,在浇注之前应对盖梁顶中心十字线和预埋孔中心位置进行严格控制。
5.5现浇箱梁的测量控制
5.51复测墩柱垫石顶高程。
5.52测设和复测箱梁底板高程。
5.53完成对箱梁中线与边线的放样。
5.54测设箱梁梁顶高程。
5.55箱梁浇筑过程中的沉降观测。
5.6预制梁安装的测量控制
5.61盖梁顶垫石中心十字线与垫石顶高程放样。
5.62复测盖梁垫石顶高程。
5.63在盖梁上完成预制梁的端线与边线的放样工作。
5.64用钢尺量距,复核相邻盖梁间中心尺寸。
5.65 预制梁进场后,对梁进行几何尺寸校核。
5.66 协助完成预制梁的定位工作。
5.7 桥面铺装层的测量控制
5.71对梁顶进行中线或边线排距放样
5.72复测箱梁或预制梁梁顶高程。
5.73根据桥面铺装层施工工艺制定相应的铺装层测量控制方案。
5.74完成对桥面铺装层顶高程的测量工作。
5.8 防撞墙的测量控制
5.81完成对防撞墙的边线放样工作。
5.82完成对防撞墙的高程放样工作。
▲!6测量内业资料管理
6.1测量人员应对基础资料、原始控制点网数据资料妥善保管。
6.2对于施工放样数据资料管理
6.21施工放样数据资料经确认复核无误后,设电子文档管理。
打印元件,分类装订成册。
6.22对于设计变更数据应及时将其元件,从各种管理文档中撤出。
并记录变更和撤出日期。
6.23控制点网数据应单独成册。
6.24资料领用要签字,并注明领用日期。
6.25施工放样数据资料设专人管理。
注明日期、出处、部位、变更日期。
并复印备用。
6.3对于设计变更资料的管理
6.31应及时了解设计变更情况。
并从正确渠道领用签字的变更资料。
6.32对反复变更,应最终确定最后变更资料,方可将变更数据用于施工放样。
6.4对于测量基础竣工资料管理
6.41设专人管理测量基础资料。
6.42及时填写基础资聊。
在验收之前,报送监理。
杜绝以后补交填写基础资料。
6.43测量人员应每天填写施工日志。
记录完成工作部位、时间和基本状况。
▲!7施工放样中测量的操作规范
7.1坚持执行测量复核制度。
7.2严格控制支导线,杜绝多次转点放样。
7.2施工放线测量中,后视设立战标,专人看护。
放样后,再次观测后视,
检查起始边是否正确和操作中有无碰动仪器。
7.3关键部位点位—如灌注桩、墩柱插筋临时控制点。
拨角放样,确立点位后,再记录其坐标值。
以供完工后查阅。
7.4施工测量后,留下的点位、高程标记应清晰、规范、牢固。
并与施工现场负责人交接,方可离去。
7.5用钢尺传递高程时,钢尺底应适量坠物。
7.6现场测量记录填写应清楚明确,注明日期、地点、部位、操作人员姓名。
并完好保存,已备今后查阅。
8测量仪器的保管与使用
8.1项目部从分公司领用仪器要专人签字。
8.2仪器领到工地后,即进行校核。
如有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请退仪器。
8.3对于测量仪器、工具应精心使用和爱护。
8.4施工中仪器做到定期检验校正,经常检修保养,并填写检测记录。
使其保持良好壮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