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pdf 12页)

现代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pdf 12页)

第三章 社会调查与统计
分析方法
社会调查概述 统计描述方法 统计推论方法 应用实例分析
内容简介
• 能否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客观地分析社会问题, 进而有效地管理社会,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准确 地 获取社会信息。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作为 收集、处理和研究社会信息的基本方法,正日益 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是人们认识社会现象、 分析社会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一名公共管理 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功。本章依据社会调查的特 点,介绍一些在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中较为实用 的方法。
关键点
• 重点难点:
– 社会调查方法; – 抽样调查方法; – 统计分析方法。
• 关键词:
–普遍调查 中位数 –典型调查 众数 –抽样调查 极差 –个案调查 四分位差 –平均数 标准差
异众比率 正态分布 二项分布 样本容量 区间估计
社会调查概述
社会调查的含义
• 社会调查就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对社会 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 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形成结论
假说一理论
明确问题 选择目标 系统综合 系统分析 方案优化 调查实施
系统一综合
社会调查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
按范围划分
普 重抽典个 遍 点样型案 调 调调调调 查 查查查查
按阶段划分
资料收集
资料研究
访文观问实 问献察卷验 法法法法法
统 计 描 述
相 关 分 析
区 间 估 计
假 设 检 验
社会调查方法
统计描述方法
统计描述是对已经初步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用统 计量对其描述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研究测定现象的集 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以及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
对社会事物测量的四个层次与变量
• 定类变量:是社会测量中层次最低的一种,它只能说明事 物的不同类别,如身份证号码、汽车牌照号码、各种职业 的分类码等。
1
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 “事实一解释”模式:
– 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调查者深人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体会和理 解社会事实,以大量客观事实为依据,得出一般性结论,即以事实为 基础对社会现象做出解释。
• “假说一理论”模式:
– 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认 为社会现象是可以实证和检验的,通过建立理论假设,对社会现象做 出解释。
• 普遍调查:
– 普遍调查简称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 查。它是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逐个进行调查统计, 以求全面、准确地了解客观情况的一种调查方式。
• 重点调查:
– 重点调查是对总体调查对象中一部分重点对象进行的 调查。在总体中有部分调查对象的某些标志占总体的 很大比重,这些调查对象就是重点调查对象,通过对 重点调查对象的调查可以基本掌握总体的基本状况。
• “系统一综合”模式:
– 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将调查对象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出 发,对系统内部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从系统的 角度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社会调查基本模式的实施步骤
收集资料
归纳分析
形成一般 提出理
论假设
依据事实调 查进行理论 假设的验证
社会调查方法(续)
• 典型调查:
– 典型调查是在对总体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有意 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的调查。 典型调查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对典型对象进 行“解剖麻雀”式的调查,将资料收集与分析研 究相结合,以少量典型来概括或反映全局;二 是在总体调查对象有很大差异时,按照一些标 志对总体进行分类,然后在各类中再选择一些 典型进行调查。
2
统计分析方法(续)
• 抽样调查的重要性:
– 在各种社会调查方法中,抽样调查受到广泛重视。抽 样调查以足够数量的样本推算总体,误差可以事先计 算并加以控制,调查成本不高。因此被认为是非全面 调查方法中用来推算调查总体的最有科学依据的调查 方法。
• 基于抽样调查的统计分析方法:
– 统计描述方法; – 统计推论方法。
• 也就是说,社会调查是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 段,从社会现实中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 料,并对其做出描述和解释的活动。
社会调查的基本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客观性原则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调查人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寻求反映 事物真实状态的准确信息,正视事实,不带有个人主观意愿和偏见。
• 实证性原则:
– 实证性原则要求社会调查的结论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观点,都必须有 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作为支持。同时,通过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 资料应当有效地支持调查的结论。
抽样调查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与普查相比,它是非全面调查,只涉及部分抽取 样本的调查登记。
• 与重点调查相比,它是以样本指标数值来推算总 体的指标数值,而重点调查对总体没有数量上的 推算关系。
• 与典型调查相比,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调查 对象,与典型调查中人为有意识地进行对象的选 取是不同的。
• 抽样调查会产生误差,但抽样误差的大小可以事 先计算出来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 定序变量:除了能对被测量的事物进行分类识别,还能按 照其属性或特征排列出被测量事物的大小、高低、强弱等 顺序,如文化程度可分为研究生、大学本科、大专、高 中、初中、小学、小学程度以下等等。
• 定距变量:是一种能够测定社会现象之间数量差别和间隔 距离的尺度变量,如温度、智商等。
• 定比变量:层次最高,它是一种反映社会现象之间比例和 比率关系的尺度变量,如年龄、身高、体重、工资、出生 率、死亡率、性别比率等。
• 系统性原则:
– 把调查对象看成一个有联系的系统整体,全面了解其构成要素和要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 考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被调查对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 关联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程度;
– 把被调查对象放到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以了解被调 查对象与整个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
社会调查方法(续)
• 抽样调查:
– 抽样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从被研究的总体 中,按照随机的原则选择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被 抽取到的调查对象称为样本,抽样调查的目的就是根 据样本的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
• 个案调查:
– 个案调查就是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详细调查研究的一种 调查方法。这些特定的对象可以是家庭、群体、组 织、社区、事件等,但多数情况是指个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