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19乡村振兴小组汇报PPT

0619乡村振兴小组汇报PPT


感 谢观




物流一班 形势与政策小组汇

(1)九鲤溪——水上漂流令人流连忘返 (2)天洲溪——世外桃源留下美丽传说
生态宜居
2 治理有效
赤溪村是一个畲族村,下辖 一个中心村两个自然村,党员43 人。
30多年来,该村党组织团结 带领汉畲群众发扬“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精神,推动昔日穷村发生巨变。
3 乡村文 明 畲族群众排演山歌,为村里即将修
赤溪村已经是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 闲乡村。同时该村政府表示在2020年计划实现村年财政收入突破100万, 人均收入突破3万,游客数量突破50万的目标。
海口施茶村
施茶村,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 石山镇北部,北部与海秀镇交界,西部 与永兴镇交界,是省级文明生态村和五 星级美丽乡村。施茶村以党建发展为 中心,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抓手,紧 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 带领群众在昔日荒山乱石中种出了市 场前景良好的火山石斛,创造了“点 石成金”的现代“神话”。
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的民风、产业的支撑……施茶正成为越 来越多年轻人筑梦的乐土,目前已吸引3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
5 生活富 裕
② 基础设施建设
施茶村通过自筹和上级拨款,共投资了约625万元加大对文明 生态村连片创建的资金投入,投工投劳8000多个,八个自然村都 分别修建和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打造一条20公里的旅游便道。 二是完善卫生设施。 三是配套和完善文体设施。 四是绿化美化。
1 产业兴旺
产业多元 把石斛园打造成“百花园” 农旅结合 推进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 生态宜居
施茶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辖区 内拥有被称为海口“绿肺”的火 山口地质公园。温湿度适宜,古 树名木林立,田园风光秀美。
家风家训施茶馆。施茶村将美富村小组为基地, 挖掘、整合训文化,除了让每户村民公布家训,还 修建了家风家训馆。
身 边 的乡
村 振 兴
华物 侨流一 大管班 学理
目录
背景和相关政策
福建赤溪村
海南施茶村
背 景
农业农村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关系 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是我国走向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 题,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 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也无从谈起。
从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的阶段位置来 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 村也最为突出.
在家训家风馆内,古色古香的陈设,有整体搬迁 复制的海南特色民居,还有耙犁、鱼篓,民国时期的 结婚证等老物件,墙上展示有家训和家风两大板块, 共八个篇章,共收录家训家风106条,保留传承了当 地优秀的传统文化特色。
3 乡风文明
施茶党建
全村共有党员94名, 其中正式党员9名预备 党员1名,42%以上都 是大专学历。施茶充分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 堡叁作用深得群众信任
(4)强机制引领团结稳定促和谐
赤溪村村民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中旅游以及服务业, 主要依靠国家5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开发旅游资源,形成 了一个火爆的旅游景点
4 生活富裕
2016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单日游客量最多超过上万人次。仅旅 游一项,每个家庭平均收入达到6万元。
2017年,赤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41元,是1984年的100倍 贫困人数从1984年的352户减少到目前的2。
复开发的古民居民俗旅游做准备。 游客们穿上迷彩服参加户外野战。
户外拓展运动休闲旅游在赤溪逐步兴起, 全村300多人在旅游公司上班。
整村搬迁实现了人口聚集,也优化 了当地的生态资源,赤溪的好山好水开 始显露旅游价值
乡村文明
(1)强素质引领思想观念大转变 (2)强组织引领脱贫致富奔小康 (3)强合力引领建设美丽乡村


村科普活动和科普资源不


断丰富,农村科普公共服

务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持
续改善,科普助力乡村振
兴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
模式和经验。
海南省委七届五次 全会31日通过《海南省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将通过建设国家热带现 代化农业基地、国家热 带农业科学中心和“五 基地一区”,带动海南 农村产业振兴。
新房,村里有了自己的学校、卫生院和福利院等,不仅彻底脱贫而且安居乐业,赤溪村从“中 国扶贫第一村”成了“脱贫致富第一村”。
过去
旅游资源富集,但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
1 产业兴旺
2005年以 来
赤溪村的旅游开发开始走上快车道, 投入巨资进行旅游景点开发建设
开发了系列农业观光体验游产品 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闽浙边界独具特色的旅游地 “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模式的生态农业
《海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福建赤溪村
赤溪村是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 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位于5A级 景区太姥山西南麓的高山峡谷中间,全 村辖内14个自然村。
34年前
赤溪村集“老、少、边、穷”于一体,28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2个“五不 通”的偏远自然村。
如今
经过34年历任村干部与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2017年人均收入达到16670元,家家盖起了
乡村秩序
严禁贩毒吸毒涉毒; 严禁赌博、打架、斗殴、 酗酒闹事……"美社村村 民休闲广场旁的一块石 头上刻着的"村规民约" 十分醒目,时刻提点村 民严守规约,传承古朴 民风。
4 治理有 效
①生活收入
施茶的收入主要是农业及第三产业。农业主要是水果种植业, 第三产业主要是外出务工及运输业。
全村因地制宜种植火山石斛达500多亩,2017年人均可支配 收入达到14500元。2013年村民人均收入仅3000多元通过种植 石斛,大力发展农家乐、根雕、民宿等产业。
2018年1月2日,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 年)》
方案提出,到2022年,
全福建省农村科普框架体
系初步健全,农民科技教

育培训水平显著提升,农
5 生活富 裕
总 结
总的来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根据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 题的最新战略举措,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核心版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要事和好事。
我们不能仅仅把乡村看成是农产品生产的地方,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的地 方,它应该成为城市的后花园,成为城市居民旅游观光休闲的地方,更应该成为 城市居民退休养老的地方,我们要倡导乡村生活,把“把酒话桑麻”的乡村新生 活发展成为所有市民的共同追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