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便道方案.

施工便道方案.

新建辽源至长春铁路铁路工程LCS-Ⅱ标临时便道施工方案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辽长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五日目录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况 (1)2.2工程量 (1)2.3技术标准 (2)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2)3.1地形地貌 (2)3.2水文特征 (2)3.3沿线交通运输状况 (3)4.施工便道规划原则 (3)5.总体施工方案 (5)5.1施工便道分布情况 (5)新建辽长铁路Ⅱ标段临时便道用地汇总表 (5)5.2施工区段划分 (6)5.3便道的总体布置 (6)5.4便道设计 (7)5.5便道的施工方法 (8)5.5.1施工工艺流程 (8)5.5.2施工方法 (9)5.6施工进度及计划安排 (10)6.资源配置 (10)6.1劳力配置 (10)6.2机械配置 (10)7.保证措施 (11)7.1质量保证措施 (11)7.2安全保证措施 (11)7.3环保、水保保证措施 (12)7.4雨季及日常维护措施 (13)8.附图 (1)临时便道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新建辽长铁路LCS-Ⅱ标设计施工图纸;(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范》TB10301-2009;(4)现场实际调查情况。

1.2编制范围新建辽源至长春铁路站前工程LCS-Ⅱ标段(DK56+918~DK97+146)范围内路基、桥涵、隧道等工点施工便道。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LCS-Ⅱ标段起讫桩号DK56+918~DK97+146,全长40.228km,包含既有白泉站改造,其中路基30.89公里,特大桥7座/ 6766.67延长米,大桥7座/ 2025.46延长米,中桥6座/ 547.11延长米,小桥1座/58.24横延米,框构及公路桥4453.18顶平米,涵洞99座/1987.34横延米,隧道1座/ 595延长米。

全线铺轨架梁工程(不含龙泉站、双阳站),正线铺轨97.049公里,站线铺轨9.66公里,铺道岔23组,铺道碴282898立方米,架梁544孔,桥面系17608.02延长米。

2.2工程量本标段全线需修建临时施工便道12.63km,临时征地84150㎡。

2.3技术标准道路标准:参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四级道路的标准进行施工。

路基宽度不小于4.5m(单车道),路面宽度不小于 3.5m(单车道),错车道设置应满足通视要求且距离宜控制在300m左右,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不小于6.5m,会车点长20米。

最大纵坡控制在9%以下,最小曲线半径不小于30m。

桥涵的汽车荷载满足最大交通需要和施工车辆载重量,采用砂石或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应平整结实,无破损和变形,并保持排水良好。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3.1地形地貌新建辽源至长春铁路Ⅱ标段均在辽源市境内,起点位于东辽县足民乡,经建安镇、西安区灯塔镇,终到东辽县白泉镇,线路位于辽源盆地,走行于依兰—伊通大断裂东南侧边缘地带。

沿线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区,河谷阶地区。

沿线大部分为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少部分为低山地貌,地形高差大,地势较陡。

海拔高度一般在220m~350m。

大部分相对高差较小,一般小于50m。

3.2水文特征地表水:沿线主要河流有孤山河、二道河、三道河、东辽河属辽河流域。

河流常年流水,枯水季节水量较小,丰水期河水暴涨,其余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

地表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地下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3.3沿线交通运输状况沿线铁路主要为四梅铁路,公路主要为九开公路,其它道路为村村通道路。

1)铁路新建辽长铁路与既有四梅线在白泉站接轨,钢轨、碴料、扣件、混凝土枕、道碴等均通过铁路运输。

通过新建辽长铁路运梁便线引入梁场及铺架基地。

2)公路线路所经大部份地区以九开公路、县道为主干,以乡村公路为支线,构成沿线公路交通体系,梁场、铺架基地经国道G303沿东辽河河堤施工便道进入施工场地。

砂石料、水泥、粉煤灰、钢筋等通过公路运输。

4.施工便道规划原则1)路基工程从地方公路或扩建既有乡村小道引入红线用地,利用红线地界施工路基土石方及涵洞,涵洞横向阻断位置,增加临时便道绕行,尽量减少临时征地;桥梁工程红线宽度仅13米,承台基坑开挖后影响机械车辆正常通行,因此须在红线外增加6米宽临时征地修建施工便道。

2)充分利用有利地形,线路尽可能顺直,少占或不占良田好土。

尽量避免与铁路线、公路交叉。

在山区峡谷地段,便道位置设在施工区上方,以免施工时堵塞便道。

3)干线尽可能地靠近主要工点,以减少引入线长度。

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为原则,避免材料二次倒运。

4)便道干线不应占用路基,以减少施工与运输相互干扰,困难地段占用路基时采取临时过渡性措施。

5)合理布局,尽量使便道与地方交通运输道路形成网络。

6)施工便道设计荷载按机械、车辆满载最大重量计算。

道路两侧设置排水系统,排水沟断面不小于0.3平米,并保持水流畅通。

经过河流、水渠的地段,要埋置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置过水路面,路面高度要考虑洪水位,路面净宽单车道为4.5m,路面设1.1m高栏杆扶手。

7)施工便道在危险地段要设置防撞墙或护栏,在急转弯、S形地段、大坡度、靠近居民区地段要设置警示标志。

与铁路既有线平交道口有专人职守。

8)为了排除路面积水,保证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正常运输,道路路面应高出自然地面0.2-0.3m,雨量较大的地区,应高出0.5m以上,直线地段做成2%横坡,曲线地段根据曲线半径设计外侧超高,道路的两侧设置排水沟,一般沟深和底宽不小于0.4m,必要地段采用浆砌水沟。

9)便道必须保障行车安全可靠,在陡峭的半填半挖地段,须设置必要的路肩浆砌挡墙;在易坍方地段需设路堑浆砌挡护,勾缝采用平缝压槽法;在小半径急弯和路基松软陡坡区段,为保证全天候运输,应进行必要的硬化处理。

10)临时交通工程应派专人进行检查、维修与养护,确保安全、畅通、平顺和无扬尘。

通往各项目部和工点的岔道口处,应设置醒目规范的指示标识,并注明相距距离,其他主要交通路口必要时应设标志、标线,并视现场实际需要派专人指挥、疏导交通。

5.总体施工方案5.1施工便道分布情况新建辽长铁路Ⅱ标段临时便道用地汇总表5.2施工区段划分经现场实际踏勘,根据现场实际地形条件,我项目部共分为3个施工区段,大临便道在每个施工区段设置1条进场主干线,主要由九开公路作为干道引入,后设置纵向贯通便道连接各工号,再设置支线路到达施工工号。

主要施工区段划分情况如下:第一区段标段起点DK56+918—DK71+043,长度14.125km。

第二区段DK71+043—DK83+680,长度12.637km。

第三区段DK83+680—DK97+146,长度13.466km。

5.3便道的总体布置标段内线路多次与主干道交叉,可以用作便道引入点。

沿途大小河渠、冲沟较多。

根据工程特点和总体安排,结合施工条件,统一进行施工便道总平面布置,具体遵循的原则如下:(1)方便施工、便于管理的原则本着因地制宜、方便施工、有利管理和缩短场内倒运距离来统一规划便道。

(2)确保环保和文明施工的原则按照布局合理、紧凑有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布置,满足环保和创建标准文明工地的要求。

(3)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便道尽量在工程用地界内且不影响工程施工,必须占用农田的,待工程结束后进行复垦还田。

5.4便道设计为了确保施工便道行车畅通,雨季能正常行车,便道道路设计为:路面宽度4.5m(单车道)。

便道横断面结构下部为0.9压实度的填土,基床压实度为0.93,路面为30cm厚山皮土和20cm厚泥结碎石路面,填方较高时边坡用干砌石护坡。

沟渠地段埋设钢筋混凝土圆管或设置过水路面,道路外侧(单侧)设置60×60cm梯形排水沟(根据需要)。

施工便道横断面结构见下图。

5.5便道的施工方法5.5.1施工工艺流程便道按正式路基施工的“四区段、八流程”原则进行水平分层填筑,严禁倾填施工。

复施工便道施工工艺流程图取土场取土,采用装载机、挖掘机挖装,15T自卸汽车运输,振动压路机碾压。

5.5.2施工方法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一水平层的全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度不小于50cm。

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卸料,用推土机摊铺,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大致平整,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压。

碾压顺序按先便道路基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

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0m。

施工中坚持层层检测,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

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进行调整处理后再碾压。

泥结碎石在场内拌好运至现场摊平,泥结碎石厚度为20cm。

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平整。

路基整修在便道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

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

便道施工完毕后,人工挖水沟,水沟底设置2%的排水坡,将路基水引至地方排水沟中。

5.6施工进度及计划安排根据永久征地和临时征地情况,项目部在用地提供后15日内将临时便道修筑完成,预计施工日期:2014年4月1日-2014年6月15日。

6.资源配置6.1劳力配置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配置计划表6.2机械配置拟投入本工程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7.保证措施7.1质量保证措施(1)在潮湿或水田地段填筑便道时,应在便道外侧开挖纵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

(2)在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应按要求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田水流入,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排水沟,如为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时,将回填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料,以起到盲沟的作用。

(3)在有大片低洼积水地段填筑便道时,将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出便道铺设地面以外,并翻晒湿土,再进行填筑与压实。

7.2安全保证措施(1)施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专项的岗前教育。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