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学
答: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指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公共管理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
2.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
①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相同;
②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
3.公共政策
答:公共政策是指拥有合法权威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内的政府,以及由其授权的有关机构或部门为了解决公共资源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等社会问题所作出的正式的决定或安排,这种决定或安排是确立一定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
通常可以表现为法律、政令、计划、方案、程序等形式。
4.政治—行政二分
答:政治—行政二分由威尔逊最早提出,他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要困难。
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应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即“政治”与“行政”,认为就政府应当做什么而言,政治领域就是由大多数选举出来的代表来决定各种选择;行政领域就是政府贯彻执行经过合法程序所通过的各种规定,这种执行过程不是政治干预。
①行政学科应当建立在单一的组织原型的基础上,能普遍运用于一切政治制度;
②任何良好的行政科学必须使其从政治学领域中分离出来;
③行政科学的指导价值是效率;
④有效的公共行政要求政府权力有单一的领导中心;
⑤建立独立的公共行政学的目的就是“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和少作政治干预,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
5.B途径
答:B途径是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之一。
B途径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
程,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思潮是其代表。
在这一派的理论中,许多概念是直接从企业管理借鉴过来的,如民营化、企业型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评估等。
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如下。
①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
②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
③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
④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
B途径主要来自商学院,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
6.P途径
答:P途径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但P途径的公共管理对政策分析强调计量分析与经济学应用的思路不满,更看重政治和管理的层面。
P途径的公共管理有如下特征。
①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
②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
③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P途径主要来自公共政策学院。
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P途径和B途径有很多共同之处是二者眼光并不局限于行政机关内部,而将关注的焦点放到公共部门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上;都尊重政治因素在管理中扮演的角色,都重视经验性的材料。
二、简答题
1.分析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别。
答:(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联系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差别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差别如下:
①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
②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
③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2.关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的研究,存在着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有人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学派;第二,有人认为公共管理在实践上就是以市场化和企业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行政改革,在理论上就是为改革提供支持的理论与观点,主要包括管理主义、新泰勒主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等;第三,有人认为公共行政已经发展到公共
管理范式阶段,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范式。
请分析评价以上的观点。
答:现针对以上三种观点作如下阐述:
(1)公共管理是更广泛的公共行政领域的一个主要部分,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中一个涉及技术和方法的子领域,关注的是效率、责任制、目标的获取以及大量的其他管理方法和技术问题。
研究的是作为一种职业的公共行政和作为这种职业实践者的公共管理者如何将思想和政策转变为行动的管理工具、技术、知识和技巧。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它关于公共行政的项目设计、组织结构化、政策和管理计划、经由预算系统的资源配置、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和审计的应用等。
所以,从工具理性角度来说,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
(2)尽管公共管理学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
公共管理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公共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相应的反映在理论方面,公共管理理论吸取了现代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从“理性人”的假设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与交易成本分析理论中获得政府公共部门应以顾客为导向,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确定政府绩效目标,测量与评估政府绩效的依据;从私营管理中吸取管理的具体方法,提出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也应引进市场与竞争机制,采取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承诺制、决策与执行分开等方法。
这些做法与手段给公共行政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新的活力则鲜明的体现在市场化和企业精神。
所以说,公共管理在实践上就是以市场化和企业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行政改革,在理论上就是为改革提供
支持的理论与观点,主要包括管理主义、新泰勒主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等。
(3)通过上述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相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具体体现在其实施方法方面。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实现其目标的新的手段。
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存在价值层面本质区别。
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因为工具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事实的分异。
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自我完善进化的产物。
基于此,我们不能认为公共管理是一个独立的范式。
3.关于公共行政的研究,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宪政主义的取向,它秉承政治学和法学的传统,关注民主、社会公平等价值,强调公共权力的制约和限制;另一种是管理主义取向,它秉承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传统,关注效率问题,强调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
请你分别列举两种不同研究取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并加以分析评价。
答: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中,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呈现出钟摆式运动的轨迹,现对两种研究途径分述如下:
(1)管理主义研究取向
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是管理主义的形成阶段,该时期以管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以追求效率作为最高目标。
其标志是“政治——行政”二分理论和韦伯官僚制的提出,以及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
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在文中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的理论,阐述了建立公共行政学的必要性并大致框定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独立领域,奠定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管理主义取向。
韦伯在他的官僚制组织理论中提出的“非人格化、合理分工、层级节制”等原则,从组织体制的角度为公共行政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