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特殊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特殊物体长度。
2、知道刻度尺读数的方法。
3、知道时间单位及其测量方法
4、了解误差和错误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刻度尺的特殊测量方法。
2、难点:刻度尺的读数、时间测量 三、学习过程: 【复习引入】
刻度尺的使用
①选(量程、分度值)、 ②放(刻度尺贴近被测长度) ③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④读(用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数字、单位)、 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长度是 cm
2、如右上图所示A 物体长度 cm. B 物体长度是 cm 一、特殊测量
1、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
铅笔上排绕着20匝金属丝,金属丝的直径是 cm 2、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是 cm
二、时间的测量
单位换算:1h=60min= s 1年=12月=365天 1天=24小时
2、时间的测量工具:实验室使用“ ” 停表的读数:长针指的是 数,短针指的 是 数,两者相加就是所测的时间。
例题1秒表读数为________s.
例题2该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三、误差 1、什么叫误差?
2、产生误差的原因:(1)与测量人有关;(2)与测量工具有关;(3)与环境有关
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②多次测量取 值 ③改进测量方法等
4、误差与错误:
误差是必然存在的,只可以减小,不能消灭。
错误是不应该出现的,是可以避免的。
例题1、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 。
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_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_。
例题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1230A
B 0
321C 14320
D 4320
1
C、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课后作业】
1、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实验中误差不可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
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2、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3、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下图正确的是()
4、
秒表读数是 s 停表读数是 s
5、长度是 cm 木块长 mm
6单位换算2km= m= mm 18m= nm= m
μ
150dm= mm= m= m
μ8cm= m
μ= nm
30min= s = h 6h= min= s
7、如图X4-1-9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mm, 木块长度是 cm= mm.
图X4-1-9
8、李阳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
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
段导线紧密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
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
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
这个导线圈的
长度是__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_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