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息烽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备课人:杨春菊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1课信息就在你身边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兴趣。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是什么?计算机又有哪些作用呢?过程与方法:先采用学生自学、提问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呢,是我们第一次上信息技术课,第一课的课题名称是《信息就在你身边》,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的哪些东西属于信息呢?二、新授这节课课我们就慢慢的了解信息是什么?信息技术是什么呢?它们和计算机有什么联系呢?1、请学生打书开第1课,解决问题1:什么是信息?我们生活中哪些属于信息。

2、学生讨论回答以上问题。

3、师总结: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生活中的信息有:电视播入出来的图像、歌曲、短信、报刊、电话……4、信息技术就是专门研究如何处理信息的科学技术。

5、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

计算机又叫电脑,它能帮助你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维护各种信息,是你用来处理信息的好伙伴。

现在,计算机的应用已遍及社会的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与计算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地认识它们、了解它们。

6、计算机怎样处理信息:输入——处理(分析)——输出三、总结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的社会里,人们每天要处理的信息不计其数,如果没有计算机帮忙,就无法完成,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学习操作使用计算机是信息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的要求。

教学反思:第一课是学生的入门课,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再理解信息技术,明白我们所开设的信息课就是:学习用计算机处理身边的数据、文字、图片、声音、符号等等。

计算机是一门工具,我们学习的是一门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信息技术公民。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态度昂然,教学氛围浓厚,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开展教学,针对学生想打游戏的想法,展开引导,引导学生计算机是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游戏机,要端正想法,认真学习。

第2课神奇的计算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有哪些神奇的功能、计算机的发展。

并认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人类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信息技术公民。

过程与方法: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分析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

教学重点:从生活中了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计算机有什么神奇功能呢。

二、新授:1、计算机机的神奇功能让学生说说计算机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师总结:计算机能进行科学计算、气象预测、实验模拟、辅助设计等等。

主要列举在学校里计算机可以帮助老师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等事例。

2、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计算机有那么多功能,它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说说现在的现在计算机和以后计算机的发展。

让学生发表言论。

3、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4、爱护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高科技产品,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的工具,因此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做到爱护。

(关于怎么爱护,请学生自己说说,师再根据书中的爱护知识进行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想一想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意识。

)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三、总结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以下的知识:1、知道了什么是计算机及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2、了解了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和发展历程。

3、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4、了解了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5、知道了怎样爱护计算机。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神奇功能,明白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高科技产物,进而要爱护计算机。

做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公民。

教学重点是学生爱护计算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强调、巩固,让学生养成不要带食物和水到机房,爱护计算机设备,不要在机房打闹的好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中,P8页的四幅图对教学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四幅图的教学采用让学生小组观察,思考,然后举手回答自己的观点,最后对同学的回答作出补充,说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情绪激昂,发言积极,这样一样,整个教学内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

第二单元初步认识计算机第3课计算机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设备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展示,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分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计算机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靠什么来进行工作的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二、新授1、认识计算机从外表上看,一台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组成。

一般的计算机有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请学生分别认识以上设备,并能记住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提问,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统计算机由很多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

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完成各种工作,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这些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就称为“硬件”。

(2)部分计算机硬件及功能列举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指令输放计算机后,主机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然后输出。

拆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进行比较讲解。

三、总结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和了解。

计算机的硬件的几大部件主要分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等。

主机内部的部件主要让学生介绍主板、内存条、网卡、电源、CPU、数据线、电源线、光盘驱动盘、硬盘、软盘驱动器、优盘接口。

本节课的扩充内容是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的认识,这个知识点主要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

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存储设备。

本节课由于采用了实物展示,学生切身观察了计算机设备,特别是拆开了主机箱内部的部件,揭开了学生对主机的神秘感。

所以整节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对设备的认识掌握得非常牢固。

第二课时计算机的软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仅仅有硬件还是无法工作的,它的工作需要软件的支持,什么是计算机软件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1)软件的的概念支持计算机进行工作的各种指令,就称为计算机的软件。

计算机要靠软件的支持,才能进行正常工作。

(2)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如Windows2000/98/xp应用软件:如Word2000/Powerpoint2000/Frontpage2000、金山打字等。

(打开“金山打字”软件,让学生对软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认识键盘常用的计算机键盘上有101个键,为了方便操作,一般将这些键分为四个区:文字键区:这是键盘最常用的区域,也叫主键盘区。

由英文字母键、数学符号键和一些输入辅助键组成:①空格键②回车键③退格键④上档键编辑键区:一般用于文字的处理和编辑。

其中的上下左右键是用来控制光标的。

功能键区:作用是配合各种软件,执行特定的功能。

小键盘区:按键与文字键区的数学键是一样的,把这些按键集中在一起是为了可以更快地输入数学。

注意:在用键盘输入字符时,手指击键时要轻快、有弹性,就像弹钢琴一样。

三、总结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学的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软件系统他们是比较陌生的。

为了能形象的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打开“金山打字”,让学生有个感性的认识。

在键盘的教学中,不易过于详细,主要让学生了解键盘的各个分区,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对键盘的各个功能键进行讲解。

第4课开机和关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的开关机、认识Windows桌面,对Windows操作系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认识并能够熟练的操作鼠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自主操作+练习巩固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开机和关机。

教学难点:鼠标的四种操作方式的掌握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如果我们想让计算机为我们工作,我们首先要学会开机和关机,以及鼠标的正确使用。

二、新授1、启动计算机先按显示器上的电源开关,再按下主机箱上的电源开关,看看显示器上什么变化。

(检查学生的开机状况,让有困难的学生向周围请教。

)2、认识Windows桌面计算机启动成功后,我们看到的这个画面,称为Windows的桌面。

让学生指出“开始”菜单按钮、任务栏、图标、鼠标指针分别在哪里,并请学生演示。

3、和聪明的“小老鼠”握握手(1)介绍鼠标名字的由来和鼠标的外形、作用。

(2)介绍鼠标工作不同的工作出现不同的形状。

标准选择、帮助选择、后台操作、等待。

(3)介绍鼠标的握法:大拇指和无名指、小指握住两侧,食指自然地放在左键上,中指放在右键上。

(4)鼠标的操作移动:握住鼠标,在操作台面上移动,随着鼠标的移动,指针也在屏幕上跟着移动。

单击:将指针对准目标位置,食指快速按一下鼠标左键,然后迅速按一下鼠标左键,然后迅速放开。

双击:将指针对准目标位置,食指快速连续按两次鼠标左键,然后迅速放开。

拖动:将指针对准目标位置,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移动鼠标到预定位置,再放开左键。

三、练习鼠标的四种操作1、移动鼠标,分别把指针移到屏幕桌面的四个角。

2、单击桌面上的几个图标,然后把指针移到没有图标的地方再单击一下,看看有什么结果。

3、将“我的电脑”图标拖动到屏幕的右上角,然后又拖回来。

4、双击“我的电脑”图标,看看是否有一个新画面出现,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关闭这个画面。

五、关闭计算机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练习:按正确的方法开启、关闭计算机。

六、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习掌握了以下的一些知识:1、认识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