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 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IAL)。
两种转向系统都针对 F01/F02 的不同配置情 况进行了相应调整。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是 一项全新 BMW 研发成果。
后桥
车轮和轮胎
与 Integral IV 后桥相比,经过后续开发的 F01/F02 Integral V 后桥在不影响舒适性和行 驶安全性的前提下使行驶动力性进一步提高。
行车制动器采用传统结构,但驻车制动器采用 了电动机械式驻车制动器(EMF)。
转向系统
F01/F02 使用两个型号的转向系统:
• 双横臂前桥改善了直线行驶性能。
•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采用这种双横臂前桥设计方案时,其出色的行 驶动力性、良好的行驶舒适性以及稳定的直线 行驶性能极大地提高了驾驶乐趣和安全性,同 时还使车辆具有出色的日常行驶适用性以及长 途行驶舒适性。
由于稳定杆通过稳定杆连杆连接在弹簧减振支 柱上,因此车身侧倾时,车辆从弯道内侧向弯 道外侧运动的整个车轮行程范围内稳定杆始终 随之扭转(在其它设计结构中稳定杆与一个横 摆臂连接在一起,因此只能扭转到其扭转角度 的一部分)。尽管效率很高,但是这种高度扭转 允许采用相对较细的稳定杆结构,从而提高行 驶舒适性和行驶动力性并降低重量。
Integral IV 后桥以独特方式满足了底盘基本功 能和车轮导向功能,因此为提高 BMW 典型的 行驶动力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安全功能通过出色的车辆导向特性体现出来。 路面与动力传动系统的有效隔离确保了出色的 减噪和减振效果。
F01/F02 内后续研发的 Integral V 后桥同样 具有所有这些特性。这种新型后桥针对 F01/F02 的以下新要求进行了调校:
材料 采用框架结构的铝合金 浮钳 60 36 348 17 轻型结构
后桥技术数据:
后桥 制动钳壳体
制动钳 / 活塞直径 制动盘厚度 制动盘直径 尺寸 制动盘类型
单位
[mm] [mm] [mm] [英寸]
材料 采用框架结构的铝合金 浮钳 44 24 345 17 轻型结构
制动钳
制动盘
F01/F02 采用功能和效率经过优化的制动钳。 常用的铆接铝合金固定鼓也可以减轻重量并明
• 与行驶动态操控系统配合使用时,客户能够 察觉到“软特性曲线”和“硬特性曲线”的 明显不同。
垂直动态控制系统。此外还提供以下系统组合: • 为了确保良好的滚动舒适性,系统分别按照
拉伸特性曲线和压缩特性曲线进行独立调
• 使用单车桥空气弹簧的标准底盘
节。
• 使用钢制弹簧和 VDC 减振器的动态驾驶 系统
制动器
• 改善了转弯 / 转向和过渡性能,因此对侧倾 运动特别有利。
• 干扰参数的影响更小,因此舒适性更高。
F01/F02 的制动系统是一种经过后续开发的 高性能制动系统,其尺寸已针对 F01/F02 重 新进行调整且具有不同国家规格。
• 由于减振器几乎不承受横向力,因此车辆舒 适性更好。
• 双横臂前桥的结构设计可在不提高车辆高 度且没有弹簧行程损失的前提下使用垂直 动态控制系统(VDC)和四轮驱动(例如 E70/E71)。
因此可以自由选择转向旋转轴并确定其位置, 以便在重量充分复位时产生的干扰力臂较小。
对路面干扰传递到方向盘上来说,这个干扰力 臂具有决定性影响。现在车轮升降时下部和上 部摆臂面同时移动。
因此可确保弹簧压缩时,车轮相对路面的负外 倾角不像弹簧减振支柱前桥那样减小较多。
4
车轮导向由两个摆臂面承担后,减振器上几乎 由于活塞杆圆周上的摩擦很小,因此减振器可
盘通常也用于车辆后桥。
这种新型(VDC2)调节式减振器的突出特性 是:
前桥和后桥上安装了“浮动”式制动钳(浮钳)。 F01/F02 制动系统同样具有用于 CBS 显示 的制动摩擦片磨损监控装置。
7
前桥技术数据:
前桥 制动钳壳体
制动钳 / 活塞直径 制动盘厚度 制动盘直径 尺寸 制动盘类型
单位
[mm] [mm] [mm] [英寸]
任务
填写完成插图图例。
3 - 带有 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的 Integral V 后桥部件
6
索引 1 2 3 4 5
说明
索引 6 7 8 9
说明
减振器 / 悬架
• 为改善车身稳定性进行提前开启调节。在较
低减振器速度时即开始进行调节。
F01 标准底盘的前桥和后桥使用钢制弹簧。 F02 标准底盘的前桥使用钢制弹簧,后桥标配 单车桥空气悬架(EHC)。 F01/F02 标配带有电子调节式减振器系统的
技术培训 学员工作手册 F01/F02 底盘 /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BMW 售后服务
本工作手册中所包含的信息仅适用于技术培训班的学员。
有关技术数据方面的更改 / 补充情况请参见 BMW 售后服务的最新相关信息。
信息状态:2008 年 6 月
联系方式:conceptinfo@bmw.de
© 2008 BMW AG 慕尼黑,德国 未经 BMW AG(慕尼黑)的书面许可不得翻印本手册的任何部分 VH-23,国际技术培训
浮钳的框架结构可使车轮内的安装空间得到最 显减小紧急制动时可能因材料受热膨胀而导致
佳利用。
的制动盘变形。前桥和后桥上始终安装内通风
型制动盘。
这样可与高效制动冷却系统配合确保制动系统
达到较高散热效率。浮钳的铝合金壳体不仅减
轻了重量而且确保了最高操纵舒适性。
8
转向系统
F01/F02 的转向柱或转向管柱设计符合人机 工程学、舒适性和被动乘员安全方面的最高要 求,同时体现了 BMW 特有的转向性能。
该系统由 RSC 轮胎、带有 EH2+ 轮廓的轮 辋和电子轮胎压力监控系统 RPA(美规为 RDC 或 TPMS)组成,使用该系统时可以取 消备用车轮或应急车轮、轮胎应急维修套件或 千斤顶,同时可扩大行李箱的装载空间并减轻 重量。
为使车辆外形更具运动感并改善整体设计造 型,F01/F02 在 E65/E66 基础上加宽了轮距 并使车轮罩突出尺寸降至最低。
1
前桥
减振器 / 悬架
F01/F02 使用与 E70 和 E71 相同的双横 臂前桥。
与 E65 中使用的双铰接弹簧减振支柱前桥相 比,这种前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 由于可以达到更高的横向加速度,因此车辆 更敏捷。
F01/F02 可提供的弹簧 / 减振器单元从带有 标配垂直动态控制系统(VDC)的钢制弹簧直 至电子调节式减振器,后者还可与单车桥空气 弹簧一起在后桥上组合使用。在 12 缸发动机 F01 上以及 F02 上这种单车桥空气弹簧是 标准配置。
F01/F02
1611 -0° 12’ ± 15’ 0° ± 30’ 16’ ± 6’ 12.15 0.5 12° 20’ 7° 0’
5
后桥
• 更大的车辆尺寸
Integral V 后桥是在目前众多 BMW 车型所 用 Integral-IV 后桥基础上进行革新的后续研 发产品。
• 更高的总重量 • 更高的驱动功率 • 更大的驱动力矩
制动器
• 使用两个钢制弹簧、单车桥空气弹簧和 VDC 减振器的动态驾驶系统。
F01/F02 采用了功能经过优化的轻型结构制 动器。
作为第一家制造商,BMW 率先以标配方式提 在所有发动机型号的车辆上前桥都采用带有铆
供拉伸 / 压缩阶段彼此独立的连续调节式减 接铝合金固定鼓的轻型结构制动盘,这种制动
振器系统。
4 - F01/F02 转向管柱
索引 1 2 3
说明 波纹管 万向节盘 左侧伺服电机
索引 4 5 6
说明 碰撞吸能管 右侧伺服电机 转向器
F01/F02 始终标配电动无级水平和垂直调节 式转向柱。
• 通过方向盘位置的最佳调节范围确保出色 的人机工程学: − 水平 ± 30 mm − 垂直 ± 20 mm
与上一代车型 E65/E66 相比,现在防爆轮胎 安全套件已成为 F01/F02 的标准配置。
此外,为了实现作为 Integral 主动转向系统组 成部件的 HSR 后桥侧偏控制系统)功能,还 需要“分布式”Integral-V 后桥。
2
任务
在表中填写 F01/F02 相关名称。
前桥 前悬架 / 减振系统 前稳定杆 后桥 后悬架 / 减振系统 后稳定杆 前制动器 后制动器 驻车制动器
其它信息来源 有关各主题的其它信息请参见: - 用户手册 - 综合服务技术应用。
目录
F01/F02 底盘 / 行驶动态管理系统
目录 F01/F02 底盘
培训
1
底盘概述
1
底盘组件
4
培训 F01/F02 底盘
底盘概述
1 - F01/F02 底盘组件
索引 1 2 3
说明
任务
索引 4 5 6
说明
填写完成插图图例。
3
底盘组件
前桥
索引 1 2
说明 转向旋转轴 车轮中心平面
索引 说明
3
干扰力臂
2 – 干扰力臂
由于采用了布置在车轮上方的第二个车轮导向 摆臂面,因此与其它结构(例如弹簧减振支柱 前桥)相比,在前桥运动学以及悬架 / 减振系 统方面增加了自由度。
车轮悬架的转向旋转轴现在通过上部三角摆臂 上的一个铰接点和来自弹簧减振支柱前桥的下 部摆臂面虚拟支点构成。
此外,在 F01/F02 上所有规格的车轮都通过 调整车轮偏置距变得外部齐平,从而确保除轮 辋尺寸不同外,从车轮罩外观来看不会出现轮 胎尺寸不同。
下表列出了 F01/F02 的标准车轮(ECE)。
车轮 / 轮胎 转向系统
E65/E66
F01/F02
双摆臂弹簧减振支柱前桥
钢制弹簧 / EDC
被动或主动(ARS)
Integral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