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

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

多年(2013-2016)连续降雨模拟
蒸发量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降雨量一览表
年径流总量 控制率(%)
60
设计降雨量 (mm)
13.5
65 16.0
70 18.5
75 22.5
80 27.5
85 34.0
2、现状与问题分析
区域分析
所属排水分区 排水片区属镇东圩,为半高田圩区,由庙泾河、娄江、 项头港和思常港等4条外围河道围合而成,圩区内总水 面面积106.7 ha,现状水面率7.41%。
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
主要内容
1
项目概况
2
现状与问题分析
3
建设目标
4
方案设计
5
设计细节
6
相关设计反馈
7
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1、项目概况
区位 位于昆山市祖冲之路西侧与登云路北侧
项目功能 东地块拟用作昆山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西地块拟用作 昆山高新区民营经济总部大楼
1、项目概况
用地构成 总用地面积3.33公顷 建筑密度21.1% 绿地率20%
位 位 位 位
1、项目概况
施工进度 土建主体已经完工,幕墙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饰施工; 市政配套正在施工,在进行开挖雨污水管道; 园林景观工程准备开工。
2、现状与问题分析
气象与降雨
气象条件 昆山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 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降雨量为1133.3mm,年平均蒸发量822.2mm; 年际差异较大,最多年降水量达1522.4mm 昆山降雨呈明显季节性特征,全年暴雨日数(日降雨量 ≥50mm)平均为2.9天,以6-8月出现次数最多 设计降雨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数值
规划总用地
33355.2
建筑基底面积
7034.2
总建筑面积
100693.3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84122.9 16570.4
容积率
2.52
建筑密度
21.1%
停车位
807
其中 地上停车位
316
地下停车位
491
非机动车位
800
绿地率
20%
单位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雨水资源利用 海创大厦作为公共服务性建筑,具有绿色建筑示范作用, 应大力推行雨水资源化利用,同时具有缓解水污染和提 升水安全的作用。
难点
主体建筑已施工完成,工期紧,海绵改造存在一定难度。
3、建设目标
上层规划目标 《昆山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地块设计指标:建筑密度30%,绿化率30%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4%,面源污染削减率为67%
2.56
2.41
2.56
2、现状与问题分析
建设条件分析
原方案景观评价——中心广场
建筑前广场景观格局单一,硬质面积过大
建筑前广场处理方式过于单一,与周边绿地衔接较差,缺乏功能性 及人文特色。
缺乏新技术新理念 可应用海绵技术
中央广场场地面积较大,且地下停车场对场地竖向处理影响不大,有条件进行新技术运用,打破现有的大面积硬质场地,结合 海绵城市技术扩大绿地的生态功能。
海绵技术运用
2、现状与问题分析
建设条件分析
原方案景观评价——周边绿地
绿地要素过于简单 功能性较弱
建筑北侧及东侧绿地功能单一,仅满足简单的游憩功能,其运动场布 置不符合相关规范,与周边水系景观融合度较差。
景观元素单一: 植物组团 缺乏功能设施
设计语言与建筑关系
建筑周边设计语言以曲线为主,与建筑本体形态差异较大,场地空间、景观元素未能突出强化建筑主体,整体协调感较差。
2、现状与问题分析
建设条件分析
下垫面分析
项目总面积约为3.3ha,其中绿化面积约为0.5ha,屋顶 约为0.7ha,硬质铺装面积约为1.0ha,路面面积约为 0.8ha,停车位面积约为0.4ha。 原方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虽然项目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采用蓄水模块来净化 储存屋面雨水,但对于项目整体而言,由于硬化面积占 比高,径流控制效果较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仅为41%。
屋面 绿地 铺装与路面 停车场
2、现状与问题分析
建设条件分析
地下空间开发 配建地下停车场,地下室面积约16403m2,覆土0.8m;须考虑地下室覆土深度限制下对海绵设施的竖向影响。
地下室轮廓线
2、现状与问题分析
建设条件分析
土壤渗透型 土壤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粘土、粉砂等, 土壤渗透系数约为86.4mm/d,土壤渗透性能较差。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标高0.49~0.94m。(85基准高程)
土层
土质
深度
层1
素填土
0~1.3
层2
粉质粘土 1.3~2.7
2、现状与问题分析
问题需求分析
面源污染控制 随着地块开发建设,下垫面的硬化以及人流活动的加剧, 面源污染对圩区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将逐渐增大加大,如 何净化雨水水质、削减面源污染将是项目需要解决的主 要问题。
设计原则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低影响开发的原则 先绿色后灰色、先地上后地下的原则 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的原则
设计目标
结合项目绿化率20%及项目建设进度,明确本次项目海 绵设计方案目标应达到《昆山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中规划目标: 1、通过雨水系统整体设计,削减面源污染,实现雨水 资源化利用,降低项目开发对水文和水环境的影响,年 径流总量控制率达84%以上。 2、赋予地块内绿地景观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效降 低雨水径流污染,面源污染削减率达67%以上。 3、通过雨水净化及循环处理利用,达到《建筑与小区 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中关于雨 水回用的水质要求,作为绿地浇洒和水景用水。
排水组织关系 镇东圩排水方式为设闸抽排,圩区控制水位内河设计排 涝最高水位取1.6米、最低水位1.2米。(国家85高程)
圩区问题
镇东圩属于城市新开发建设区域,生态本底条件相对较 好,水面率约为7.41%,绿地率约为28.2%,现状综合 径流系数为0.4,现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约为65%; 圈圩设闸,造成圩区内水动力不足、水流速度慢,目前 圩区内水体水质整体不佳; 随着建设强度的逐步增加,面源污染将逐渐加重,圩区 内水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临近饮用水水源地傀儡湖,水质问题较为敏感,区域水 环境保护要求高
本项目雨水系统设计应以水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通过 绿色基础设施实现雨水径流在源头、过程和末端的全过 程处理,削减径流污染。
2、现状与问题分析
建设条件分析
竖向 项目整体地势平坦,竖向变化较小,可进行局部竖向调整优化海绵设施的布局。
2.38 2.44
2.54
2.38
2.54
2.42
2.41 2.4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