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药学、中药保健学物理化学期中考试(2012年12月7日)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1将CuSO 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做封闭体系的是( A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B. 两个铜电极C. 蓄电池和铜电极D. CuSO 4水溶液 2热力学中哪一种变量坐标是不存在的?( C )A. 质量B. 温度C. 时间D. 浓度 3热力学第一定律仅适用于什么途径?( A )A. 同一过程的不同途径B. 同一过程的可逆途径C. 同一过程的不可逆途径D. 不同过程的任何途径4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 )A. 焓是体系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 焓是体系的状态函数D. 焓变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等5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变化过程不知道。
但若A 态与B 态的压力、温度和体积都已确定,那就可以求出( B )A. 气体膨胀所作的功B. 气体内能的变化C. 气体分子的质量D. 热容的大小6 n mol 理想气体由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1)等温可逆(2)绝热可逆两个过程压缩到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 1和H 2分别表示两个过程的焓值,则( B )A. H 1 >H 2B. H 1 <H 2C. H 1 =H 2D.上述三者都对 7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 1 V 1 T 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Ⅰ)、绝热可逆压缩(Ⅱ)到终态时,比较环境对体系所作功的绝对值,有( D )A. W Ⅰ> W ⅡB. W Ⅰ< W ⅡC. W Ⅰ<=W ⅡD. 无确定关系8反应C (石墨)+21O 2(g )=CO (g ),Δr H m Ө(298K) <0,若将此反应放入一个恒容绝热容器中进行,则体系( B )A. ΔT<0, ΔU<0, ΔH<0B. ΔT >0,ΔU=0,ΔH >0C. ΔT >0,ΔU >0,ΔH >0D. ΔT >0,ΔU=0,ΔH =09反应C (金刚石)+21O 2(g )=CO (g )的热效应为Δr H m Ө,此Δr H m Ө值为( D ) A. CO (g )的生成焓 B. C (金刚石)的燃烧焓C. 碳的燃烧焓D.全不是10理想气体在绝热恒外压条件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为( C )A. ΔS 体>0, ΔS 环>0B. ΔS 体<0, ΔS 环<0C. ΔS 体>0, ΔS 环=0D. ΔS 体>0, ΔS 环<011对于1mol 理想气体,其T V S )(∂∂的值等于( C ) A. -V R B. p R C. T p D. RV 12有一个化学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随着温度的升高,自发倾向降低,这反应是( D )A. ΔS>0,ΔU>0B. ΔS>0,ΔU<0C. ΔS<0,ΔH>0D. ΔS<0,ΔH<0 13 下列过程中,当温度升高时ΔG 增加的是( B )A. MgCO 3(s)→MgO(s)+CO 2(g)B. NH 3(g)+HCl(g) →NH 4Cl(s)C. NaOH(s)溶于水D.O 2(g )与N 2(g )的混合14.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的导出中,忽略了液体的体积。
此方程使用时,对体系所处温度的要求是( C )A.大于临界温度B. 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C.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D.小于沸点温度15 压力升高时,单组分体系的熔点将( D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1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 ,压力是610.16PaB.水的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由体系决定,不能任意改变C.水的冰点温度是0℃(273.15K ),压力是101325PaD.水的三相点f=0,而冰点f=117 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组分体系相图,当物系点分别处于C 、E 、G点时(图4-34),所对应的平衡共存的相数是( B )A.C 点1,E 点1,G 点1B. C 点2,E 点3,G 点1C. C 点1,E 点1,G 点3D. C 点2,E 点2,G 点318 图4-35所示是A 与B 两组分在恒压下固态部分互熔的相图,图中的单相区有( C )A.1个B. 2个C.3个D.4个19 液体A 与B 形成蒸气压正偏差很大的溶液,在精馏塔中精馏时,塔釜得到的是( D )A.恒沸混合物B.纯AC.纯BD.纯A 或纯B20 A 与B 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A 的正常沸点是80℃,B 的正常沸点是120℃,将A 与B 混合组成一个体系,则该体系的正常沸点( A )A.小于80℃B.大于120℃C.介于80℃与120℃之间D.无法确定范围二、指出下列公式成立的条件(每题1分,共计10分)1 ΔU=Q- p ΔV 只作体积功的恒压过程。
2 W=RT ㏑21p p 1mol 理想气体的恒温可逆过程。
3 ΔU=n dT C m v T T ,21⎰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4 1+-=*ΦK f 只受温度或压力影响的多相平衡体系5 H=f (T ,p )组成一定的封闭体系的单纯状态变化过程。
6 ΔS= nR ㏑12V V = nR ㏑21p p 理想气体的恒温过程。
图4-34 图4-357 ΔS=nC V ,m ㏑12T T + nR ㏑12V V 理想气体的单纯状态变化过程,且C V ,m 可看成常数。
8 ΔS(T 2)= ΔS(T 1)+ ⎰∆21T T p T dTC 只作体积功的相变过程及化学反应过程。
9 dG=-SdT +Vdp 组成一定。
只作体积功的任何过程。
10 ΔG=ΔH-T ΔS 封闭体系的等温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5分)1、“理想气体在外压一定时绝热膨胀,因为是等压,所以Q p =ΔH ;又因为绝热,所以Q p =0。
因此可得ΔH=Q p =0。
”这个结论对吗?为什么?答 不对。
等压膨胀是指体系始态和终态的压力相同,并等于外压,即p 1=p 2=p e 的过程。
本题中,只是终态的压力与外压相等,即p 2=p e ,但始态的压力并不等于外压,而是大于外压,p 1>p e ,故不能作为等压过程来处理。
此过程的热也就不是等压热,不等于ΔH ,所以该过程虽然绝热,Q=0,但ΔH≠0。
此过程的焓变计算为ΔH=nC p,m (T 2-T 1)。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TdS≥δQ ,可逆过程取等号,不可逆过程取不等号,可否由此得出“可逆过程的dS 大于不可逆过程的d S”这样的结论? 答 不可以。
对于可逆过程,其热量为δQ R ;而不可逆过程其热量为δQ i 。
当体系的始、末态一定时,无论过程是否可逆,状态函数熵的改变值一定,都要用可逆过程的热量来计算:dS=T Q Rδ3、“熵增加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这种说法对吗?举例说明。
答 不对。
熵增加的过程未必都是不可逆过程。
例如,气体的等温可逆膨胀,熵增加了,而过程是可逆的。
又如,在0℃时冰变为水,熵也增加了,过程为等温、等压可逆相变。
只有在孤立体系或绝热体系中,熵增加的过程才是不可逆过程。
4、在孤立体系中,ΔS<0的过程能否发生?答 不能发生。
若能,就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5、(1)323K 、101325Pa 的N 2(g )的化学势比298K 、101325Pa 的N 2(g )的化学势要大,此结论对吗?为什么?(2)298K 、101325Pa 的N 2(g )的化学势比298K 、101325Pa 的O 2(g )的化学势要大,此结论对吗?为什么?答 (1)不对。
因为对纯物质来说,偏摩尔吉布斯能就是摩尔吉布斯能,且有如下关系:m p m S TG -=∂∂)(。
当温度升高时,熵值增大,化学势下降。
(2)不对。
不同物质的化学势不能相互比较。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求下列平衡体系的组分数与自由度。
(1)N 2(g )、H 2(g )、NH 3(g )组成的平衡体系。
(2)CaCO 3(s )分解达平衡,CaCO 3(s )⇔CaO (s )+CO 2(g )。
(3)KCl 与AgNO 3溶于水、形成的平衡体系。
(4)298K 、p Ө下NaCl (s )与其饱和溶液成平衡体系。
解(1)若起始2N x ︰2H x 不是1︰3,则反应N 2(g )+3H 2(g )=2 NH 3(g )的S=3,R=1,R´=0,K=2,Ф=1,f=3,表明T 、p 、3NH x 、2H x 、2N x 中只有3个独立变量。
若起始N 2与H 2的量是1︰3或起始时只有NH 3(g ),则S=3,R=1,R´=1,K=1,f=2。
(2)S=3,R=1,R´=0,K=2,Ф=3,f=1。
这是一个二组分三相平衡体系。
不能认为CaO (s ),CO 2(g )是由CaCO 3(s )分解产生且为1︰1,故R´=1。
(3)存在化学平衡KCl (aq )+AgNO 3(aq )=KNO 3(aq )+AgCl (s ),其中S=5(不要漏掉H 2O ),R=1,K=4,Ф=2,f=4。
(4) S=2,R=0,R´=0,K=2,Ф=2,T 、p 固定,所以f *=K-Ф=0。
2、滑冰鞋下面的冰刀与冰接触面的长为7.62cm ,宽为0.00245cm 。
(1)若滑冰人的体重为60kg ,试问施加于冰上的压力为多少?(2)在该压力下冰的熔点是多少?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09.8 J·mol -1,冰的密度为0.92×103kg·m -3。
解(1)人施加于冰上的压力为 p=W/A=00245.062.7260⨯⨯ kg·cm -2=1607kg·cm -2=157486kPa (2)由克拉珀龙方程V T H dt dp m ∆∆=,在假定ΔH m 为常数的情况下积分得p 2-p 1=)ln (ln 12T T VH m -∆∆ lnT 2=m H V p ∆∆∆+lnT 1=2.273ln 8.600910)92.002.1802.18(10)325.101157486(63+⨯-⨯⨯-- =5.5691T 2=262.2K 即t 2≈-11℃所以冰刀下的冰不会熔化。
3、1kmol 空气自25℃、6×101325Pa 恒温膨胀到101325Pa ,求ΔS 体、ΔS 环、 ΔS 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