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3)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3)

中药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四气和五昧一、A1 型题(1) 中药的作用包括:答案 A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B.药物的副作用C.药物的治疗作用D.药物的不良反应E.以上均不是(2) 确定中药药性的主要依据是:答案 BA.用药部位B.用药后的反应C.药物的加工方法D.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成分E.以上都不是(3) 药性理论的基础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

A.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B.脏象理论C.脏腑、经络学说D.阴阳,脏腑、经络学说E.以上都不是答案 D(4 )能比较完全说明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是:答案 EA.消除病因B.扶正祛邪C.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D.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E.以上都不是(5) 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答案 D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6) 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E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D.性味甘淡的药物E.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7) 五味是指药物的: AA最基本的滋味B五类基本作用一味药不止一类基本作用C.全部味道D.五种不同的滋味E.部分味道(8) 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辛。

甘。

淡属于阳,辛味能芳香化湿;苦酸咸属于阴。

BA.辛、甘、酸B.辛、甘、淡C.甘、淡、苦D.辛、苦、酸E.酸、苦、咸(9) 甘味药可用于痛证,其作用是:CA温中止痛B活血止痛C缓急止痛D祛风止痛E行气止痛(10) 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苦能通泻、降泄,还能坚阴、清热燥湿;咸能软坚、泻下EA行气、活血B软坚、泻下C和中、缓急D收敛、固涩E.通泄、降泄(11) 五味之中,兼有坚阴作用的药味是:BA甘味B苦味C咸味D酸味E辛味(12) 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B:A甘味B苦味C 咸味D. 酸味E.辛味(13) 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A. 甘味B. 苦味C. 咸味D. 酸味E.辛味答案E归经一、A1 型题(1)善治少阴头痛的药是:少阴头痛用细辛,阳明用白芷,厥阴用吴茱萸答案 CA.羌活B.柴胡 C.细辛D.吴茱萸E.白芷(2)善治阳明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EA.独活B.柴胡C.细辛D.吴茱萸E.白芷(3)善治厥阴肝经头痛的药是:答案 DA.独活 B.羌活 C.藁本 D.吴茱萸 E.白芷升降浮沉一、A1 型题(1)下列哪一组药物的性、味,其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C A.甘、辛,凉B.辛、苦,热C.辛、甘,温D.甘、淡,寒E. 酸、咸,热(2) 升降浮沉的理论形成于:金元时期 DA,明朝时代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金元时代E.宋朝时代一、A1 型题(1) 中药配伍中的相畏指的是:答案 BA.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配伍应用B.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C.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或降低的配伍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功效降低或丧失的配伍E.以上都不是。

(2) 中药配伍中的相杀指的是:答案 BA.一种药物和另一种药有某些相同功效的配伍B.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的配伍C.两种性能或功效相似药物的配伍D.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E.以上均不是。

二、B1型题A.性能功效相似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B.性能功效有部分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C.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D.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毒性的配伍E.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功效降低或消失的配伍(1) 相恶的定义是:E (2) 相须的意义是:AA.生南星与生姜配伍B.黄芪与茯苓配伍C.石膏与知母配伍D.黄芩与生姜配伍E.以上都不是(3) 相使配伍是:B (4) 相恶配伍是:DA.黄芪配知母B.当归配桂枝C.乌头配半夏D.干姜配细辛E.丁香配郁金(5) 属相反配伍的是:C (6) 属十九畏内容的是:EA.石膏配知母B.当归配桂枝C.乌头配半夏D.干姜配细辛E.黄芪配茯苓(7) 属相须配伍的是:A (8) 属相使配伍的是:E中药禁忌一、A1 型题(3)为配伍禁忌的是:答案AA.甘草与芫花B.大戟与海藻C.贝母与半夏D.大戟与芫花E.白及(4)中药配伍禁忌包括:答案 BA.相畏B.十九畏C.相须D.相杀E.相使(5)与乌头相反的药:乌头反瓜蒌答案 EA.白及B.天南星C.大戟D.甘草E.瓜蒌二、B1型题A.川乌、草乌、三棱、莪术B.黄连、桂枝、党参、山药C.肉桂、附子、枳实、枳壳D.木香、香附、柴胡、前胡E.麦冬、玉竹、阿胶、杜仲(1) 妊娠慎用药是:C (2) 妊娠禁用药是:AA.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B.生冷食物C.肥肉、脂肪、动物内脏等D.鱼、虾、蟹、辛辣刺激性食物E.不易消化的食物(3) 胸痹患者最应忌食的是:C (4) 皮肤病患者应忌食的是:D中药的用法一、A1型题(1) 需先煎的药是:川乌、附子、磁石、牡蛎需先煎DA.薄荷、大黄、番泻叶B.蒲黄、海金沙C.人参、阿胶D.川乌、附子E.以上均不是(2) 需后下的药是: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需后下答案BA.磁石、牡蛎B.薄荷、白豆蔻、大黄、番泻叶C.蒲黄、海金沙D.人参、鹿茸E.芒硝、阿胶(3) 宜饭后服用的药是:答案 BA.功能峻下逐水者B.对胃有刺激性者,作为消食者C.用于驱虫者D.用于安神者E.以上均不是(4) 宜饭前服用的药是:驱虫药、攻下药要饭前服用答案 CA.矿物类药品B.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C.用于驱虫的药物D.用于安神的药物E.以上均不是(5)胶类药应当胶类药应当烊化答案 DA.先煎B.后下C.包煎D.烊化E.另煎解表药一、A1 型题(1) 细辛的性味是:答案 CA. 辛,微温B.辛、甘,微温C.辛,温,有小毒D.辛,温E.辛、苦,温(2) 细辛的功效是:答案 C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C.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3) 具有通关开窍醒神作用的药是:细辛可以通关开窍醒神,内服量很少答案 DA.苍耳子B.辛夷 C.白芷D.细辛E.以上均不是(4) 用治水肿兼表者当用:麻黄用来治水肿兼表者答案 CA.黄芪B.木通.C.麻黄D.茯苓 E.白术(5) 桂枝治“胸痹疼痛”是因为:答案 CA 温通经络B.温经散寒C.温经通阳D.温通血脉E.行气化痰(6) 经寒瘀滞之痛经、经闭当首选:桂枝可以治痛经、经闭答案 DA.益母草B.丹参 C.赤芍D. 桂枝E.郁金(7) 风寒表证兼脾胃气滞者,当选用:紫苏可以发表行气,安胎答案 DA.生姜 B.厚朴C.砂仁D.紫苏E.香薷(8)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答案 DA,麻黄B.桂枝C.荆芥D.紫苏 E.防风(9) 感受暑湿,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当用何药最宜?香藿治暑湿/表证有呕吐泄泻A.荆芥B.紫苏C.生姜D.香薷E.白芷答案:D(10) 当风寒、风热表证难辨时,当选用:答案 EA.桂枝B.紫苏C.羌活 D.麻黄 E.荆芥(11)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荆芥治风热之咽喉肿痛答案 EA.细辛B.羌活C.桂枝D.白芷 E.荆芥(12) 风湿侵犯上半身,当选用:羌活治风湿上半身答案 DA.白芷B.防风 C.荆芥D.羌活E.紫苏(13) 风寒挟湿所致太阳头痛,当选用:羌活治太阳头痛答案 DA.白芷 B.细辛 C.柴胡 D.羌活 E.麻黄(14) “风家润剂”指何药?答案 EA.麻黄B.桂枝C.紫苏 D.羌活E.防风(15) 风寒所致巅顶头痛,当用:藁本治巅顶头痛答案 EA.羌活 B.白芷C.荆芥D.苍耳子 E.藁本(16) 可用于破伤风的药是:答案 CA.羌活 B.独活C.防风 D.麻黄E.桂枝(17) 风寒阳明头痛,宜用:阳明头痛用白芷答案 DA.苍术B.柴胡C.羌活 D.白芷E.防风(18) 风寒侵袭,鼻塞不通,当用:答案 EA.香薷 B.羌活C.防风D.麻黄E.白芷(19) 具有消肿排脓作用的药物是:答案 DA.桂枝B.羌活C.防风D.白芷E.辛夷(20) 具有祛风止痛,燥湿止带的药物是:答案 DA.荆芥 B.防风C.羌活D.白芷 E.苍术(21) 风寒感冒,时作呕吐,当用:答案 CA.白芷B.防风 C.生姜D.荆芥 E.羌活(22) 散风寒,通鼻窍宜用:答案 CA.紫苏B.生姜C.辛夷D.羌活E.防风(23) 祛风湿,通鼻窍常用:答案 DA.羌活B.防风C.独活D.苍耳子E.紫苏(24)发汗解表兼有化湿和中的药是:答案 EA.荆芥 B.羌活C.防风 D.独活 E.香薷(25) 发散风热药的主要作用是答案 AA.散风热 B.清头目C.利咽喉D.透麻疹E.宣肺气(26) 疏散风热,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可以疏肝解郁,风热头痛目赤咽痛答案:DA. 桑叶B. 菊花 C.牛蒡子D.薄荷E.蝉衣(27) 风热上攻发热恶风、头痛、目赤、咽痛,宜用:答案 DA.桑叶 B.菊花 C.牛蒡子D.薄荷 E.蝉衣(28)风热犯肺,痰黄,咳嗽,当首选:桑叶治风热犯肺咳黄痰答案 B A.菊花 B.桑叶C.薄荷 D.防风 E.淡豆豉(29)具有疏散风热及平肝作用的药是: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治目赤肿痛答案 DA.牛蒡子B.蔓荆子 C.淡豆豉 D.菊花 E.升麻(30) 外感风热,目赤肿痛,应选何药?答案 EA.牛蒡子 B.淡豆豉C.升麻 D.葛根E.菊花(31) 功能明目退翳的药是:蝉衣可以明目退翳答案 EA. 牛蒡子 B.淡豆豉C.升麻D.葛根E.蝉衣(32) 功能息风止痉,用治破伤风的药物为:蝉蜕可以息风止痉、治破伤风答案EA.桑叶B.菊花C.升麻D.葛根 E.蝉蜕(33) 具清热解毒的疏散风热药是:除了疏散风热,还可清热解毒的是升麻答案 EA.葛根B.浮萍 C.木贼 D。

桑叶 E.升麻(34) 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多用:牛蒡子所治风热上攻的咽喉肿痛答案 BA.桑叶B.牛蒡子C.葛根D.柴胡E.蔓荆子(35) 具有止痛作用的药物是:蔓荆子可以止痛答案 DA.葛根 B.桑叶 C.菊花 D.蔓荆子E.淡豆豉(36) 具有解表除烦功效的药物是:淡豆豉可解表除烦答案 DA.桑叶 B.菊花 C.蝉衣D.淡豆豉E.升麻(37) 具有升阳解毒功效的药物是:升麻答案 CA.柴胡B.葛根C. 升麻 D.桑叶 E. 菊花(38) 具有升阳退热功效的药物是:柴胡答案 BA.升麻B.柴胡C.葛根D.牛蒡子E.蔓荆子(39) 具有升阳生津之功的药物是:葛根答案 BA.升麻B.葛根C.柴胡D.桑叶 E.菊花(40) 麻黄的性味是:答案 EA. 辛、微温 B.辛、甘,微温C.辛、温、有小毒D.辛、温E.辛、微苦,温(41) 羌活的功效是:答案 CA.发散风寒,宣通鼻窍B.散风除湿,通窍,止痛C.散寒祛风,胜湿止痛D.发散风寒,胜湿止痛,止痉,止泻E.解表散风,通窍止痛,消肿排脓(42) 具有通窍止痛作用的药是:答案 AA. 苍耳子 B.藁本C.羌活D.桂枝E.以上均不是(43) 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作用的药是:答案 AA.桂枝B.荆芥 C.防风D.麻黄E.羌活(44)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腹满腹胀者当选用:答案 DA.麻黄 B.桂枝C.防风 D.紫苏E.黄芪(45) 桂枝治痰饮、蓄水证是因为:答案 EA.温通经络作用 B.温经散寒作用 C.温经通阳作用D.温通血脉作用E.助阳化气作用(46)外感风寒,脘腹冷痛者当首选答案 DA.益母草 B.丹参C.赤芍D.桂枝 E.郁金(47) 风寒表证兼水肿者,当选答案 DA.生姜 B.厚朴C.砂仁D.苏叶E.香薷(48) 发汗解表兼以安胎的药物是:答案 DA,麻黄 B.桂枝 C.荆芥D.紫苏 E.防风(49) 风热外感,咽喉肿痛,可选用:答案 EA.葛根 B.羌活 C.柴胡D.白芷 E.薄荷(50) 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当选用:答案 CA.白芷B.防风C.荆芥 D.羌活E.紫苏(51) 感冒头痛,风疹瘙痒,当选用:答案 BA.细辛 B.防风C.白芷 D.羌活 E.紫苏(52) 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者,当选用:答案 EA.白芷B.防风C.荆芥D.羌活E.紫苏(53) 桂枝的性味是:答案 BA. 辛、微温 B.辛、甘,温C.辛、温、有小毒D.辛、温E.辛、微苦,温(54) 紫苏的性味是:答案 DA. 辛、微温B.辛、甘 C.辛、温、有小毒D.辛、温E.辛、微苦,温(55) 防风的性味是:答案 AA. 辛、甘,微温B.辛、甘,温C.辛、温、有小毒D.辛、温E.辛、微苦,温(56) 热泄热痢及脾虚泄泻者可选用:葛根答案 AA.葛根 B.羌活 C.柴胡 D.防风 E.薄荷(57) 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者可选用:答案 CA.葛根B.羌活C.柴胡D.防风 E.薄荷(58) 无论风寒头痛或鼻渊头痛均可选用:答案 CA.麻黄 B.香薷C.辛夷 D.藁本E.桂枝(59) 无论风湿痹痛或风疹瘙痒及疥癣麻风均可选用:苍耳子答案 CA.生姜B.香薷C.苍耳子D.藁本E.桂枝(60) 解表药主要归:答案 CA肺、肝经B肺、膀胱经C肺、肾经 D肺、脾经E肺、大肠经(61)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及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可选用:答案 EA桂枝B麻黄C香薷 D紫苏E荆芥(62) 在下列病证中,不宜使用麻黄的病证是:答案 EA风寒感冒B咳嗽气喘C风水水肿D风寒痹症E阴虚气喘(63) 桂枝用治风寒表实证,常与其相须为用的药是:答案 DA荆芥 B防风C细辛D麻黄E香薷(64) 既能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又能升阳举陷的药物是:答案 DA牛蒡子 B蔓荆子 C桑叶 D柴胡 E薄荷(65) 既能外散风热,又能内解热毒的药物是:答案 BA薄荷 B牛蒡子C蝉蜕D桑叶E柴胡(66)外感风寒而兼喘咳者,宜选用:答案 AA.麻黄B.桂枝C.紫苏D.防风E.荆芥(67)外感风寒而兼胸痛胸闷者,宜选用:答案 BA.麻黄B.桂枝C.紫苏D.防风E.荆芥(68)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的药物是:答案 CA香薷B桂枝C麻黄D紫苏E荆芥(69)具有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作用的药物是:答案 AA香薷B桂枝C麻黄D紫苏E荆芥(70)既可疏散风热又能疏肝解郁还可利咽的药物是:答案 DA 牛蒡子B 桑叶C 蝉蜕D 薄荷二、A2型题(1)患者,男,26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