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规程流程评审
程序文件变更后
目前管理措施
1、增加定义: 3.3 低频次-高风险作业是指:很少执行的 任务(E值≤3)并有潜在的严重危险因素 或危险行为的作业(C值≥7) 2、3.2修订高风险作业范畴
4.3由车间(区域)安全工程师负责审核 4.4 由车间(区域)维修/生产经理负责审 批。
记录(表单等)
是否符合
高风险作业任务包括以下范例
GMAS-HS
• 在1.8米或以上高度作业 • 进入限制性区域 • 需要使用呼吸器的作业 • 涉及可燃或危险物质的作业 • 索具、吊钩和使用起重机、提升装置和其它起吊机 械的操作 • 涉及动力配送系统的作业 • 不经常进行的作业,如果不按照预先安排的程序执 行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或死亡。 • 任何的需要在作业时需要保持动力系统处于开启状 态的作业(一般不包括工人不处于危险位置的故障检 修)
4 4 职责
4.1 车间(区域)高级经理负责在整个区域内有效实施SOP。 4.2 由车间(区域)设备操作员工、班组长和工段长来编制SOP。 4.3 由车间(区域)工程师负责审核。 4.4 由车间(区域)维修经理负责审批。 4.5 各车间(区域)负责SOP更新维护和按时评审; 4.6 SOP要得到车间(区域)管理层要正式批准。 4.7 作业人员在每次执行SOP前都需回顾SOP。
5
5 工作程 序
5.1 涵盖所有包含明显风险而用其他方法不能消除和控制的作业任务。 5.2 涵盖所有低频次、高风险作业任务。 5.3 SOP 标准要素包含: 5.3.1 机器或设备名; 5.3.2 个人防护设备要求; 5.3.3 安全操作规程,包含严禁的要求; 5.3.4 SOP 发布或修订日期; 5.3.5 SOP 的编号; 5.3.6 其他:确定的任务、危险、内容-照片、图表、草图; 5.4 所有安全操作规程SOP应由最熟悉此设备的作业任务、运营、作业的设 备操作员工、班组长和工段长来建立。 5.5 要识别作业任务的所有要素。 5.6 要识别在执行作业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 5.7 遵循“层次控制法”来建立降低潜在危险的解决方法,直至将危害降到 最低程度。 5.8 个人安全防护装备的需求。 5.9 包含安全方法和/或安全地执行工作、操作或任务的步骤。 5.10 安全操作规程要目视化(包括彩色照片或图片),并张贴在工作、操作 或任务所在地点。因工作、操作或任务的性质而无法张贴的,要提供一个能 被操作人员自由获取的集中地点来存放这些安全操作方法。 5.11 各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文件要在部门中受控,现场张贴的安全操作规程 需要加盖生产使用章。 5.12 要建立SOP的清单。
2
2 编制和 适用范围
2.1 本程序文件由OHS推进组编制,适用于北盛所属各车间及所属部门。
3 3 定义
3.1 安全操作规程是一种目视化管理工具,是以尽可能的最安全的步骤完成 一项工序操作。 3.2 高风险的范畴: 3.2.1 工作在高于1.8m的登高作业――坠落风险; 3.2.2 在受限空间作业――环境和空气风险、吞没风险、结构风险、机械和其它 风险; 3.2.3 电气作业――高电压、电弧; 3.2.4 动火作业;
8 相关支
7 持性文件
无
9.1 SOP 编号原则B-01
9.2 SOP 格式B-02
8 9附件
9.3 SOP评审报告-B03 9录-B05
9 #
法规名称 法规条款
低频次高风 险:
低频次-高风险作业是指:很少执行的任务(E值≤ 3)并有潜在的严重危险因素或危险行为的作业(C值 ≥7)
改进措施 备注
序 号
条款序号
程序文件条款
1 1 目的
1.1 建立书面的有关设备操作的健康安全标准化工作,指导员工实施有风险 的作业。 1.2 对有关设备的低频次、高风险类的工作,建立一个安全的操作规范 1.3 以统一的格式建立书面的安全操作规程(SOP) 1.4 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明确的、详细的指导,以避免实施具有安全风险工作 中的猜测性和模糊性。
6 培训
6.1 与SOP作业相关人员在初次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所描述的作业、操作或任 务前,必须得到此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 6.2 所有各阶层的培训都要有书面记录。 6.3 在SOP发生任何变更后相关人员要得到重新培训。
7.1 当作业、操作或任务内容发生变更时,要对SOP进行更新。 7 安全操 7.2 当出现任何相关新的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时,要对SOP进行更新。 6 作规程更 7.3 每年要回顾一次,并形成文件评审报告。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