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金使用实施方案设计

资金使用实施方案设计

松岗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实施方案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在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开支的费用。

第二: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通讯、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屋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第三:公用经费包括:⑴办公费:反映学校购置的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教辅材料、书报杂志、学具等支出。

⑵印刷费:反映学校印刷费支出。

⑶水费:反映学校支付的水费、污水处理费等支出。

⑷电费:反映学校的电费支出。

⑸邮电费:反映学校开支的邮寄费、电话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

⑹物业管理费:反映学校开支的办公用房、职工宿舍等的物业管理费,包括综合治理、绿化、卫生等方面的支出。

⑺交通费:反映学校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

⑻差旅费:反映学校工作人员出差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及调动人员家属旅费补助等。

⑼维修费:反映学校日常开支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车辆等交通工具)修理和维护费用,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费用,一般办公设备的维修费用及水电路改造费用。

维修费的支出比例一般为公用经费支出数的10%。

⑽租赁费:反映学校租赁办公用房、宿舍、专用通讯网以及其他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⑾会议费:反映学校会议中按规定开支的房租费、伙食补助费以及文件资料的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等。

⑿培训费:反映学校的各类培训支出。

培训费的支出比例为公用经费支出数的10%。

⒀招待费:反映学校按规定开支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各类接待费用。

⒁专用材料费:反映学校购买的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日常专用材料的支出。

具体包括实验室用品,消耗性用品,专用工具和仪器等方面的支出。

⒂劳务费:反映学校支付给其它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如稿费,评审费等。

(16)其他:反映上述科目未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

如学生体检防疫费、春(秋)游活动费、国防教育(军训)费、爱国主义影剧费、饮水费、会员费、广告宣传、其他公用经费等。

第四、因购置按固定资产管理的教育装备及校舍大中维修而发生的支出不在生均定额标准支出范围内,所需经费在年度支出预算中另行安排。

第五、日常维修(护)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安排,用于学校日常开支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车辆等交通工具)修理和维护费用,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费用。

学校要按规定在公用经费中足额安排信息技术费,用于教学资源和软件的购置以及网络信道费用支出。

第六公用经费不得用于发放教职工的津补贴(含班主任津贴)、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学校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第七公用经费不得用于与教学教研无关的外出考察等方面的开支。

严格控制招待费支出,加强交通差旅费的管理,严格控制出租车费用。

第八学校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

第九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制定本校公用经费内部管理办法,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加强实物消耗核算,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管理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

第十一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应实行政府采购,统一纳入中小学预算。

第十二公用经费支出严格实行校长和购物小组负责制下的“一支笔”审批制度,经办人、验收人、保管人应按财务或资金管理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第十三学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校内外公布,接受师生和群众监督。

第十四严格管理,定期开展内部审计,自觉接受审计、监察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对不按规定使用公用经费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五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六本细则由财务小组负责解释。

裕安区罗集乡松岗学校2014年9月1日篇二:扁担沟镇上报专项资金使用实施方案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落实中央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实施方案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人民政府二oo九年元月吴忠市扁担沟镇落实中央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扁担沟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水平,科学合理利用好中央专项以奖代补资金,充分发挥中央专项补贴资金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扁担沟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苹果有机食品生态示范基地项目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扁担沟镇位于吴忠市区南23公里处,属引黄新灌区,区域面积186平方公里。

全镇辖6村1场23个村庄4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8万亩,总人口1.36万人,奶牛、经果林和粮食是全镇主导产业。

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6.7%,人均占有绿地2.32亩。

自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以来,扁担沟镇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工作全局,以集镇建设为核心,以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多形式宣传发动,大投入整治提高,硬措施保障实施,迅速掀起了开展环境整治和庄点改造的热潮,使镇容村貌有了新改观,有力地推进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008年,扁担沟镇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并获得农村环保环保中央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五十万元。

为了巩固和提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成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居民生产生活质量,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我镇决定按照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要求,实施镇区生活污水处理和苹果有机食品生态示范基地项目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二、项目建设任务(一)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镇区现有生活污水处理采取的措施及开展情况:(1)采取的措施:目前镇区生活污水处理主要利用开挖人工氧化塘、移植水生植物和现有自然湿地、水生生物系统,依靠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

(2)工作进展情况:已开挖氧化塘10万平方米,正在实展开区居民污水沉淀池砌护及污水收集管网铺设建设。

2、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主要用途:镇区现有住户579户,1797人,今年新规划建设居民集中连片居住新庄点500户,已建成100户,为满足今后5~10年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特争取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二)苹果有机食品生态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包括:有机高酸苹果生产基地建设、有机苹果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有机高酸苹果登记管理系统建立。

1、采取的措施和已开展的工作:(1)划定项目区5000亩;(2)项目区土壤的转换;(3)项目区周边污染源的清理;(4)项目区基层设施的改善;(5)项目区标示牌及档案资料的建立;(6)果农的前期培训;(7)项目区果品的绿色认证。

2、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主要用途:(1)有机高酸苹果生产基地设施建设;(2)有机高酸苹果生产基地技术管理体系建设;(3)有机高酸苹果生产基地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三)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了切实做到全镇居民生活生产垃圾有处倒,长期保持面源清洁,实施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该工程主要在全镇6村1场增设垃圾池132座。

三、中央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使用估算该项目中央安排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共50万元,使用具体估算为: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投入专项资金24.6万元,苹果有机食品生态示范基地建设投入专项资金15万元,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入专项资金10.4万元。

具体资金使用情况概算如下:(一) 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新开挖氧化塘6万平方米 7.8万元(2)砌护污水沉淀池53座 5.3万元(3)沉淀池安全盖子53个 2.2万元(4)铺设排水管网3.1公里 9.3万元合计: 24.6万元(二)苹果有机食品生态示范基地建设:(1)项目区农户卫生厕所改造 5万元(2)项目区果树养分的分析 2.5万元(3)项目区水质的检验 2万元(4)项目区土壤的检验 2万元(5)项目区果品品质的分析 1.5万元(6)果农培训及专家技术指导费 2万元合计: 15万元(三)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统一标准垃圾池130座 10.4万元总计 50万元四、效益分析(一)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全镇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环境的状况,有效提高扁担沟果品品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项目社会效益是长期而明显的。

(二)环境影响。

通过实施该项目,镇区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污染环境的现象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通过苹果有机食品生态示范基地的建设,扁担沟群众来源于优质果品销售收入将进一步提高。

该项目的实施是实现我镇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级优环境美篇三:专项资金监管实施方案专项资金监管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办事处在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了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特制定以下方案:一、建立科学的项目立项程序。

根据上级的要求,严格立项程序、立项条件。

由农业业务部门严格把关上报的项目单位和项目建设的内容,经财政和相关单位的有关人员实地勘察后,对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才具文联合上报,要求立项和给予资金补助。

二、健全审批和支付管理制度。

对上级下达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严格按照上级资金预算文件要求、通过规范的审批程序后拨付。

较大的支农资金项目,区财政会同农业部门实地察看后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

还切实加大财政直接支付的范围,对建设安装工程、大宗物资、材料和设备等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严格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基本实现“一本通”支付,确保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兑现给农民。

三、健全各级报账制管理。

对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造福工程等支农项目,实行区级财政报账制管理,严格按规定履行报账职责并实行专账核算。

同时严格审核各种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予报账或拨付资金。

并按规定完整保存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资料,确保相关账簿、记账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完整。

四、实行资金动态监管。

建立大额资金支付动态跟踪制度,协同农业部门加强对大额支农专项资金使用跟踪、监控,并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及时对重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开展检查,先后组织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特大防汛抗旱、财政扶贫等专项资金开展检查,并督促整改落实。

牵头成立由纪检、农业、民政等部门为成员的惠民政策督查工作协调小组,采取接受群众举报、进村入户走访群众等方式组织开展惠农资金专项重点检查工作,逐项进行核实。

五、创新支农资金管理机制。

积极整合财政资金支持农村重点项目建设,采取专人、专户、专账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