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浅谈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性

浅谈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及重要性一、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20世纪后半期到现在,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及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我们的现代汉语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呈现出多了种发展趋势。

如:新词大量出现;方言词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普通话中;网络用语大量出现;外来词不断增多;现代汉语在走出去,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等。

新词大量出现。

大家都知道每当有新的东西出现,就会有新的名字被赋予,而在这种新的东西出现之前是没有这样的词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全面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事物和新情况纷至沓来,层出不穷。

为描述不断出现的新生事物,满足交流的需要,大量独具特色的新词应运而生。

“对于新词的数量,各类统计不尽相同,最多的估计是一万一千个左右,也有的说比较固定的新词是七千个左右。

这些数以千计的新词从不同角度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

下面列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在政治用词上新出现了“邓小平思想” “一国两制” 、“三通”、“三个代表”、“八荣八耻”、“依法治国”“政治民主”等;经济上出现了“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期货” 、“再就业”等;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超市”、“绿色食品”、“放心肉”、“手机”等。

当然,其他还有很多类,这里暂举这些例子。

方言词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普通话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交流更为频繁。

我们都知道交流就要涉及语言,听得懂听不懂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来自各个地区的很多方言词已为大家所认可,成为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组成部分。

如来自北方方言的“大腕儿”、“大款”、“得瑟”、“托儿”等;来自粤方言的“按揭”、发烧友”、”埋单”、”跳槽”、”物业”、”双赢”、”帅哥”、“靓女”“做秀”等。

这些方言词词越来越频繁地为我们使用,为我们的日常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网络用语大量出现。

互联网的出现大大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人们的交流更为便捷、更为频繁。

随之也兴起了一种所谓的网络文化,这些网络用语不是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是很难看懂的!如:“菜鸟(新手)”、“果酱(过奖)”、“浮云(不重要的东西)”、“干虾米(做什么)”等等。

关于网络文化争议很多,有的人认为这是低俗的、不入流的,给中国文化抹黑了;有的人认为很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很多词很有新意,够时髦;也有的人认为无关紧要,这些听不懂的网络语只是少数,不怎么影响日常交流。

当然,网络文化的流行是好是坏,有待商榷,我不能就此定论。

外来词在不断增多。

从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以后,外国词就开始走入现代汉语了,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速度更在加快。

这些外来词有音译的、也有意译的。

下面举一些简单的例子,直接音译的,“罗曼蒂克(romantic)”、“基因(gene)”、“奔驰(Benz)”、“麦当劳(McDonald's)”等;意译的,“电子邮件(E-mail)”、“网络援助(net aid)”、“微软” (Microsoft)”、“温室(green house)”、“绿色食品(green food)”等。

还有其他语种的外来词也在融入我们的现代汉语。

而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容乐观的,外来的文化在侵蚀我们的文化,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担忧。

现代汉语在快步走向世界。

随着中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中国,想和中国人做生意、做朋友。

近些年,很多外国人热心于学习汉语,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汉语热” 而且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

现代汉语正在向世界各地的热爱它的有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展示着自己的魅力,它正在走向世界。

我们的现代汉语呈现出了多种发展趋势,但大的趋势我们可以肯定,它在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地让更多人知道并喜爱上,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但也不能忽视那些负面的发展趋势,毕竟量变到了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我们应该综合对待这个问题,切不可顾此失彼。

二、现代汉语语用作用的重要性汉语是我国交流、传播、学习及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代言工具,也是文化教育科技,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财富支援。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汉语语用作用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该文从现代汉语的几个层面来研究现代汉语语用作用的重要性。

1 现代汉语词汇静态动态特点:应该说现代汉语词汇是语言中发展变化较大的一部分, 词汇发展的规律有静态和动态两种, 保持稳定的静态规律主要是构词规律,不断变化的动态规律是词库中的新陈代谢。

我们知道汉语的词大多由单音节“语素” 构成的。

单音节“语素” 在构词上有神奇的力量, 单音节“语素” 写出来是一个字,所以计算单音节“语素” 的数量可以以字的数量来计,常用的大概有3000 多个,次常用的也有3000 多个。

6000 多个单音节“语素”以一定的语法结构组合, 可以构成的词有几万个,常用词也有上万个。

因此,当出现了一个新事物或新概念时,需要一个新词表达的时候,可供选择的构词语素有几千个。

当人们创造出将活动景物的图像和声音变成电信号并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出去,使图像和声音重现的过程,就制造出接收图像和声音的电视机,那么就有了“电视” 这个新词来表达上述概念。

而“电” “视” 这两个语素是古代就有的语素。

可见,新词并不一定要创造了新语素才能形成,多半是用库存的语素经过筛选构成新词。

科学的认识,一个单音节语素构词能力强不强,有两个关键条件,一是能否独立成词,二是能否与别的语素构词,且构词时是否灵活。

两者能力兼具的叫自由语素。

只具备第二种条件,即不独立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且组合位置灵活的是半自由语素。

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且位置不灵活的叫不自由语素。

单音节语素中大量的是自由和半自由的语素。

自由语素很多,单音词也就很多,使得汉语词库中极易增添新的生命。

比如“冰释”冰是自由的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一块,“冰”也可以和其它语素组成合成词,如冰棒、冰雹、冰河、旱冰、滑冰。

“释” 作为消除义,只能成为半自由语素,如:释疑、释然、焕然冰释。

不自由语素称词的前缀、后缀,多半是虚化的语素。

双音节和多音节语素在数量上始终是少数,而且没有发展的趋势。

从古代汉语遗留的“联绵字”来看,数量比先秦西汉只少不多。

外来词多数由双音节和多音节语素构成如:咖啡、巧克力、普罗列达里亚,总数量是比古代、近代时多,但仍然有限,这是受汉语言文字本身规律之约束造成的。

词汇的不断变化主要说明词库中新陈代谢的规律。

且“动态” 一词是和“静态” 相比较而言,以词库内的贮存看,词语是在流动中的。

有死亡的,有新生的,又有起死回生的,还有保持长久的生命力生存了几千年的,所以总体来看,它是动态的。

静态的特点也是十分广泛的, 就拿现代汉语标准普通话来说,现代汉语标准语普通话,语音有规范《汉语拼音方案,准确地描写了这个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规范。

教学语法也描写了这个规范。

但词汇的规范则就不同了, 以北方方言为词汇规范的标准,不太科学,北方方言分支很多,就一个名称常有多种叫法,且以方言词汇为规范标准,就忽略了社区词汇。

“以现代汉语的典范作品使用的词语为现代汉语的词汇规范”这是基于认为书面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的文学加工的规范化形式。

就是口语色彩极浓的词语,在文学作品中一般都会反映出来,就形成词汇的不断变化的动态规律。

其中,有些是静态的表现在现代汉语语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2 现代汉语体的范畴:我们在《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词典》里就可以看到,体是对动词作语法描述的一个范畴,主要指语法标志动词表示持续或表示活动类型的方式。

在现代汉语中,部分形容词也有体的分别,所以《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有这样的肯定“体的范畴是表示动作的过程”。

现代汉语中存在某些虚词,它们表示体的意义,几乎是共识。

然而,在此基础上要承认现代汉语中存在体的语法范畴,还存在分歧。

《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的“汉语语法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有不少讨论的特点是大多把体当作一个语法范畴、语法概念看待,其实对体应该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平面来看待和研究。

3现代汉语语义场:通过语义场的分析,有助于全面地观察义位,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意思不同的义位,必然处于不同的语义场,如“走” “落” 等即是。

意思相近或相类的义位,则处于同一语义场中,如“轻捷” “麻利” “快速”等即是。

义位处于同一个语义场,是由它们之间的共性决定的,而个性又使它们相互区别开来。

所以,在进行语义结构分析时,不能脱离语义系统对任何一个义位作孤立的研究,而应该首先明确义位在语义场的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并以此为出发点作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义场是语义结构分析的基础,分析语义场的结构模式。

语义场是由互相联系的义位组成的。

义位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和状态,就是语义场的结构模式。

对于义位之间的联系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词义制约的观点,一是词义联想的观点。

就语义场本身的性质来分析,它主要是由义位间的共性联系联结起来的,这是语义场形成的前提,而义位各自所具有的个性,则是语义场得以存在的基础。

根据这一看法,从组成义位的义素的角度,我们把语义场的结构描述为由“义素节” “义素链” 和所组成的树状结构。

在这一结构中,义素节是语义范畴的标志,是语义特征的集中表现。

通过义素链的传递, 某一义素节从另一高层次的义素节那里接受了语义信息,进行聚合形成义位,又以此为基点,通过义素链从不同的角度向低层次发出信息,继续形成其他义位。

4汉语短语的分类:现代汉语语义场是由语义系统中的一组有关联的义位组成的、具有一定共同语义特征的聚合体。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义现象尽管极为复杂,但它仍是成系统的,是一个与语音和语法相并列的同属于语言系统的子系统。

同其它系统一样, 语义系统也是由若干成分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性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我们分析语义场的性质。

语义既是一个系统,包含着整体性原则和关联性原则,那么, 它无疑是可以进行结构分析的。

结构是系统内成分间内在有机联系形式,或者说是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层次间依照一定的共同性所形成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总和以及其表现形式。

在语义系统中,语义的众多成分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隶属, 又相互制约,从而成为一个有序的聚合体。

这个聚合体具有层次化和网络化等特点,因而能从结构成分、结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

要分析语义系统的结构关系,就得必须先确定结构成分。

把组成语义系统的基本结构成分称为“义位”。

义位是语义系统中能独立存在的基本语义单位, 它是以词义中的指称意义为基础,辅之以附加意义而形成的。

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和短语结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独词句外,句子只不过是独立的短语而已。

相关主题